开发心地 实践下化众生(1 / 1)

至于贫僧的发心,没有出家之前,只知道我有家庭、我有父母,我需要发挥自我内心的力量,为我的家庭造福:扫地、洗碗、种菜、浇花,甚至捡拾破烂等,我发心要改善贫苦家庭的经济。

及至出家以后,我发心苦行,煮饭、担水、行堂、劳动,或是礼拜、诵经、参禅、念佛等,都不求待遇或好处。但那时候还年幼,并不太懂得真正发心的意义,只想,做人要成功,必须先要学习践行这段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更何况,诸佛菩萨中,哪一位不是发心立愿才成就佛道的呢?

回忆起来,贫僧学习发心立愿的过程,应该先从宜兰弘道开始说起。我发心要跟人结缘,看到有人进入佛殿,我就跟他微笑合掌、礼貌赞叹;我发心要接引青年,我就热心招呼他们,为他们讲授文学,鼓励他们唱颂佛歌;为了发心度化儿童,我在办幼儿园之外,也成立儿童班、儿童星期学校,启发儿童立志的因缘,让他们以学习为乐。

后来宜兰念佛会逐渐发展,信徒愈来愈多了。主要的原因是,要肯给他欢喜,给他招呼,给他热情接待。不过,这个时候的发心,自觉自己虽有能量、有作为、能施舍、我能服务,但也才感觉到自己并不是真发心,因为察觉到自己一点谦卑的心性都没有,真正对人的敬意也不够。我想,这还不算是真正的发菩提心,也才知道,发菩提心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上求佛道”,有过去修行的历程,现在要“下化众生”,才是一个重要的实践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