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心,有发增上心、发出离心、发菩提心;所谓发增上心,就是你要修行入道,要发心布施、发心持戒、发心慈悲、发心服务……所谓发心,必须要身体力行,好比发心苦行,发心修持礼拜,发心救苦救难等等。佛陀在往昔生中,发心为众生牺牲奉献;地藏菩萨发心“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中国有名的沩山灵佑禅师,发心要在沩山下做一头老牯牛,为人服务。
自古以来,多少人发心舍宅为寺、发心印行经典、发心修桥铺路、发心兴办义学,但所谓“人天路上,作福为先”,这些都还是属于发心求福,获得好报的法门。这就叫发增上心。
出世的发心,就是发出离心,远离名利、远离爱染、远离权势、远离欲乐;希望在空无之中,修行办道。要想超脱六道轮回,你必须“难舍能舍,难忍能忍”,你要能放弃世间,你才拥有世间;你要放弃亲情,你才更有道情。发出离心,但如果不能放下,当然就不能提起。
至于发菩提心,就是调和世间和出世间,只要令世间增上,令社会美好,令人民幸福,自己不退转、不灰心丧志,所谓“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这就是菩提心了。在人间佛教的修行上,只要发心,不论是发增上心、出离心、菩提心,虽有次第,但都是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