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四年(1854年)一月,太平军攻克了汉阳、汉口等地。然后他们兵分两路,一路攻向四川,一路攻向湖南。石祥祯奉命带队攻向湖南,他率两万多人,一路沿江直上,连续攻克了湘阴、靖港、宁乡,而下一站便是长沙。长沙城内一片惊慌,城内的人们似乎已经预想到当太平军到来之后的场面:人仰马翻,哭声一片,血流成河。
此时的曾国藩深知,是到了自己出马的时候了。如果再不出师,长沙就会落入太平军之手,而长沙的百姓自然也就会遭殃。也就是说,曾国藩为国为民效命的时刻到了。
咸丰四年(1854年)十月二十八日,曾国藩率领他的十七万湘军出山了,准备和太平军力拼到底。在练兵场上,湘军全军着统一服装,什长以上的军官都坐于马背之上,等待着出征的命令。远远望去,高高的旗杆上飘着一面杏黄旗,旗上面是一个大大的“曾”字。练武台上,坐满了湘军的官员及衡州知府、县级官员、土豪乡绅等人。
炮声响过后,曾国藩起身来到点将台。他望着台下这十七万湘军士兵,心里充满着自豪。四十四岁的曾国藩神态凝重,精神抖擞,他双拳抱在胸前,向周围的地方官员及远处的百姓致以深深的谢意。之后曾国藩慢慢地跪向北方,向苍天和皇帝拜了三拜。显然,曾国藩的此举是希望苍天和皇帝保佑他能取得首次出师的胜利。接过部下递来的血酒,他慢慢敬天。这些便是出征前的祭礼,做完这些之后,一些官员纷纷向曾国藩敬酒,嘴里说着一些冠冕堂皇的话,还呈上一面大匾,“国之于城,民之瞩望”八个闪闪发光的大字顿时跃入眼帘。曾国藩心里被这几个字暖热了,于是他马上表示感谢。
接下来,曾国藩站在点将台上,开始阅读他的《讨粤贼檄》。此时的文武百官均各司其位,静听曾国藩操湖南口音的讲话。他的声音虽然有些嘶哑,但却极富有**和力量,而且这种**足以振**人心,这种力量足以穿越千里。曾国藩的一番讲演,让听到的每个人都备受鼓舞,士气大增,士兵们个个都紧握拳头,表示一定要杀敌为国。
曾国藩作为一代儒将,他极看重名分,所以行军打仗一定要师出有名。就像当年陈琳为袁绍讨伐曹操所作的檄文、骆宾王的《讨武檄》一样,曾国藩也亲手写了《讨粤贼檄》,而且写完之后又经过众位湘军大儒润色,可谓是完美至极,无可挑剔。虽没有叱咤风云山崩地裂之气概,但也算是恢弘大气,铿锵有力。之后便让人抄写了数千份,张贴在闹市及主要位置,以便使人人皆知。
写该文之前,曾国藩认真研究了关于太平天国的详细情况,对该《檄文》可谓是绞尽脑汁,颇下了一番工夫。因此,檄文起到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在它强烈的鼓动下,一些不了解太平天国的团体组织也加入到反抗太平军的队伍中来,和曾国藩的湘军共同镇压太平军。
洪秀全的“拜上帝会”根本不被国人认可,曾国藩把他说成是“外夷”的代表,所以作为大清官员的他要阻止像洪秀全这样的外国侵略者,捍卫清政府。这样一来,国人自然会支持曾国藩,敌视太平天国。可以说,曾国藩的这一点抓得相当到位。他知道这一点也是太平天国的弱点,在这方面大做文章,可谓力度深远,眼光高明。
这篇檄文还有一个高明之处,那就是以卫道姿态来争取知识分子对太平天国的仇视。知识分子尊崇孔孟,而太平天国却轻视孔孟,他们曾破坏了各地的孔庙和孔像。不仅如此,他们还焚烧了儒家典籍,这就深深打击了知识分子的自尊心,侮辱了知识分子的尊严。而曾国藩则恰当地抓住了这些,并在檄文中夸大了太平军的恶行,他号召所有的知识分子团结起来“以卫吾道”,共同对付太平军。
针对太平天国发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中“物物归上主”一语,曾国藩又大做文章,他指出太平军使“农不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贾以取息,而谓货皆天王之货”,即攻击洪秀全以天帝之命,把天下所有的田地归洪秀全一人所有,商人的取息权也归洪秀全所有,让农民没有地种,让商人没有买卖做。如此一来,无论是农民还是商人,自然都仇恨太平天国。檄文的推波助澜给太平天国的名声造成了一定影响,也给太平天国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曾国藩在檄文中还指出,太平天国自上到下,全部以兄弟姐妹相称,有违常理。声称这是洪秀权故意不让人有父母兄弟之别,上下没有尊卑之分,无视君臣之礼、父母之德。虽然这是曾国藩的一番故意造势,别有用心,但这却被众人信以为真。
曾国藩的檄文指出太平天国独尊天主上帝,抵制其他一切宗教学说。他称太平天国是“鬼神所共愤怒,欲一雪此憾于冥冥之中”。
檄文读完后,曾国藩便下令出师。在檄文的鼓舞下,人人慷慨激昂,奔赴沙场。曾国藩知道,自己正要做的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业,此举成败关系着整个大清的命运,同时也与数百万百姓的生死息息相关,这使他肩上的担子极为沉重。看着路两旁向他挥手告别的湖南乡亲们,他的心里突然生出一种难言的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