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皇太子奕登基之后,也免不了点三把火。这位年龄只有二十岁的一国之君起初也是胸怀大志,血气方刚。朝中大臣无不担忧——他们无法确定新皇帝的三把火是否会烧到自己?于是,一时间文武百官纷纷猜疑,这三把火究竟会是什么样的火呢?
据历史记载,每当一位新帝即位后都会灭了前朝备受皇恩的重臣,以此来为自己树立威信。当年乾隆驾崩后,随后上任的嘉庆帝便灭了和。现在这穆彰阿就是当初的和呀,他的靠山道光帝已经归西,他会不会就是新帝上任的第一把火呢?因为他有一大群“穆党”,说不好听的,他如果想造反,新帝也压不住。而这件事也让曾国藩头疼,因为作为穆彰阿的得意门生,老师一毁,自己难免要受牵连。而受牵连的后果如何谁也无法料想到,曾国藩更是不敢去想。在这种情况下,他不禁想念起了道光帝。
很快,让曾国藩担心的事情发生了——道光三十年(1850年)十月,咸丰帝开始点了第一把火:他下了一道诏书,随意列了几个罪名便将穆彰阿的官罢了。如此一来,这位曾经是道光帝最信任的领班军机大臣、大学士从此就告别了几十年的官场生涯,开始了平民生活。满朝文武百官在朝堂之上闻听此信,面面相觑,无一人敢发话。但这些人却各有想法:有人庆幸咸丰的妙招,有人暗地里骂咸丰,有人担心自己的官位不保,总之众人各怀想法,等待着咸丰帝的下一把火。
那么,咸丰究竟是以何罪名来扳倒穆彰阿这位重臣的呢?其实无论什么罪名,只要皇帝看不上你,随便给你加一个你也不敢抗旨不遵。
而谈及罪名,其实正是因为那次在鸦片战争中,穆彰阿顺了道光帝的意,主张议和,以此引来了国人的痛骂,被称为另一个秦桧。基于这一点,咸丰帝罢了穆彰阿的官正是顺民意,安民心,从而在群臣及万民心中为自己立起了威信。由此不难看出,咸丰帝颇具计谋。
这对于那些一直以来被穆彰阿压在脚底下的人来说,是非常高兴的事,因为他们终于可以大喘一口气,解脱了。可是对于曾国藩来说,就像天塌陷了一般,一点依靠也没有了。可以说,此时的曾国藩对明天没有一点希望。其实,自从道光帝驾崩的那一刻开始,曾国藩的心就不安起来,他隐约感觉到会有什么事情要发生,而靠山穆彰阿的倒台着实让曾国藩倒吸了一口凉气。如此一来,很让他担心的是自己作为穆彰阿的得意门生,会不会也被烧到?在这种态势之下,他不得不琢磨咸丰帝这第二把火是什么火?
日夜难安的曾国藩曾经有种冲动,那就是跑到咸丰帝的面前问一问接下来拿谁开刀,因为这种等待的滋味太难熬。但他显然不能这样做,于是,此时他只得劝自己忍耐,不浮躁,不冲动。
接下来让曾国藩高兴的事情终于来了——咸丰帝在扳倒了穆彰阿后,便没再拿哪位大臣继续开刀,而是下令广开言路、求贤才。这让日夜担忧自己前程的曾国藩心中大喜,他再也不用为咸丰帝的第二把火波及到自己而担忧了。
其实,换作任何一位这样的担心都不是多余的,更何况,作为备受穆彰阿提拔的曾国藩,还是穆彰阿一生最得意的门生。那么,咸丰帝为何不治曾国藩的罪呢?可能是道光帝临终前的遗言起了作用,也可能咸丰帝看曾国藩确实是个人才,而自己正在求贤才,所以他没对曾国藩怎么样。即便如此,曾国藩在朝中没了依靠,没了朋友,还是成了名副其实的寡人一个。于是,这时的他更加怀念以前和道光帝、穆彰阿在一起的日子,可那些毕竟都是过往云烟,不可能重现,眼前他觉得最应该做的就是要建功立业,造福百姓,报答道光帝对他的赏识、重用之恩。
在咸丰帝的号召和带动下,平庸的清朝政府略见一些新气象,许多大臣为了讨好皇帝,纷纷献计献策。而曾国藩也是一腔热血,因为他更想让大清恢复生机。
曾国藩身兼数职,曾先后兼署了工部、兵部、刑部、吏部侍郎之职。他每天都要扎在成堆的公文中,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尽管如此,他做事还是以认真著称。众所周知,付出和回报的相等才可,如果只有付出没有回报,任谁也会心生怨言。像曾国藩这样一身兼任五部侍郎,每天忙忙碌碌,晕头转向,但他的俸禄却只有一份——由于这仅够他平时的开销,所以他常常还得节衣缩食,而且有时到了年底,身无分文的他还得向朋友借钱过年。相信,在当时这事说出去,谁也不会相信——当时小小的县太爷过得都比曾国藩阔绰好几百倍。
但曾国藩却没有因为俸禄少而懈怠国事,而他也没有因此而嫉恨咸丰帝。为国为民,他依旧全力以赴。在他看来,自己累点、苦点不算什么,只要大清能慢慢好起来,任自己怎样付出都值得。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曾国藩处理完繁忙的国事之后,都会上书给咸丰帝,揭露官场的“委靡因循”、官吏的“畏葸”,希望咸丰帝能来一次大改革,整治大清国。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这样,大清才有希望,否则,长此以往,终将毁于一旦。
其实,不仅曾国藩上书,其他大臣为讨好皇帝,也是三天两头地上书,而他们名为大清着想,实为自己的前程考虑。面对自己御案上群臣们的奏折,刚开始咸丰帝还很用心地看,但后来他一看到这些奏折就头疼。事实上,这结果出乎咸丰的意料,他本想打着广开言路、求贤才的幌子,拉拢一下人心,只不过做给天下人看看而已,没有想到真有这么多的奏折。如果每天都忙着看这些奏折,然后一一答复,不累死才怪呢!有了这种思想之后,年轻的咸丰帝对御案上的奏折是爱答不理,时间长了甚至有些讨厌这些大臣费尽心思写出来的这些奏折,结果自然是群臣们未等到任何音讯。无奈,曾国藩只好再次上书,而结果还是如此。之后,他又多次上书,结果均是石沉大海。这让曾国藩很是难过,他的心情跌入到了冰点。他知道,皇帝虽然换了,可是以前不好的东西都未曾改变,比如官场的腐败、官员的委靡、军队的怠惰……照这个势态发展下去,在他看来大清只有死路一条。因为此时南方的起义不断,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