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重拾信心,终获功名(1 / 1)

道光十八年(1838年),对考取功名的学子们来说,又是改变命运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又有会试。

许多学子在年前就已经作好进京的准备,当然曾国藩也不例外。道光十七年(1837年)十二月份,父亲就让曾国藩作好进京考试的准备。曾家原本就以种地为生,以前家业还算富裕,但是这十几年来,为了供曾国藩读书已把钱财花得所剩无几,除去偿还易知县的一百两银子,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钱给曾国藩进京赶考。无奈之下曾家只好向亲戚朋友借钱。此时,曾国藩的一个堂舅得知此事后,马上给曾国藩送来了十二吊钱,曾国藩的父亲又从朋友那里借了二十吊钱,曾国藩拿着这沉甸甸的三十二吊钱,那种滋味难以言表。他知道,这些年家里为了供他读书耗费了太多钱财,这一次一定不能再让家人失望。

在进京的路上,曾国藩省吃俭用,一路上吃的全是素菜。即便如此,当他到达京城时,口袋里也只剩下三吊钱。所有参加应试的举人中,数曾国藩最寒酸,从他穿的那身早已掉了颜色的土布衣衫就能看出来。

每位成功人士都要历经磨难,只有这样才能让意志更加坚强。曾国藩也是如此,他的祖父曾经对他说过:“凡是亲自经过千辛万苦而成功的人,享受成功的果实才能心安理得。”曾国藩没有因为困难而退缩,也没有因为自身的穷困而妄自菲薄,此时此刻,他比谁都坚强。想起祖父的谆谆教导和父亲的鼓励、支持,曾国藩昂首阔步走向考场。

这一次会试题目是由皇帝拟定的,相比此前的几次会试有一定的难度。但这对于曾国藩来说算不上什么。他一看题目,马上提笔写来,内容充分,思路清晰。

很快成绩便出来了,曾国藩以第三十八名中考,殿试又取三甲第四十二名,他终于入围了,被赐同进士出身。曾国藩对于这样的结果并不满意,甚至有些灰心丧气。“同进士出身”不是真正的进士,所以对于这样一个名声,一向心高气傲的曾国藩不能忍受。起初他认为这是一种羞辱,想一走了知,但最终还是被众人劝住了。后来又进行了朝考,而朝考的成绩比会试与殿试的成绩要好,竟取得一等第三名,这让曾国藩心情大悦。

道光十八年(1838年)五月初二,对曾国藩来说这是个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在礼部堂官引见下,曾国藩第一次见到了道光帝。起初道光帝对曾国藩的印象一般,后因曾国藩在回答道光帝问题时,都能对答如流,且思路明晰,加之曾国藩朴素的衣着,让道光帝对眼前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

道光帝问曾国藩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参加科举?曾国藩当即回答:“为了天下黎民百姓能过上好日子。”道光帝问曾国藩第二个问题是:做官的第一要义是什么?曾国藩马上回答:“做官第一要义讲的是一个‘廉’字。”因为当时的官员大都贪污成性,所以道光帝特别需要像曾国藩这样朴素节俭之人为官。从此以后,曾国藩便深得道光帝的赏识。

由于曾国藩出色的回答深得道光帝喜爱,所以曾国藩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清朝开国以来,很少有人有能享受到这种待遇,只有曾国藩一人被破格钦点。

进入翰林,就意味着到了科举仕途的顶峰。朝中大部分官员、各地方封疆大吏等,多数都来自翰林院。只要进了翰林,就说明成功近在咫尺,更何况当时的曾国藩只有二十八岁,可谓年轻有为。一般进入翰林的学士,少说也得四五十岁。有的人从青丝考到白发,才得了个举人而已。相比之下,曾国藩真可谓是平步青云。

曾国藩的祖父和父亲听到曾国藩进了翰林这一消息后,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曾家又是张灯结彩,宴请亲朋庆贺了一番。一时间,曾国藩入翰林的消息传遍了小小的白杨坪。

曾国藩从此告别了多年的科举考试,开始踏上仕途。这条路究竟该如何才能走好,曾国藩心中有数,因为他时刻铭记祖父的教诲,也决不辜负所有曾家人对他的厚望。

从此以后,曾国藩开始了另一种生活,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