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擦肩而过的功名——名落孙山(1 / 1)

世事难料,曾国藩信心满满地赶到京城参加了进士会试,但他却名落孙山。然而老天总是眷顾像他那样刻苦用功之人。道光十六年(1836年),这一年是皇太后的六十大寿。这一年对于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们来说,可谓天上掉馅儿饼,因为皇太后过大寿有个惯例,会增加一次乡试、会试的恩科考试,为的是再给那些没考中的学子一次中第的机会。

得知此消息的曾国藩很是兴奋,激动得一晚没睡。那一夜曾国藩想了许多:想起爷爷的嘱托,想起父亲那满是渴望的眼神,又想起自己从四五岁开始读书,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考取功名为曾家争光。曾国藩心想,一定不能辜负家人的期望,一定要为曾家争光。想起这些,曾国藩心中充满了信心,他摩拳擦掌,时刻准备着下一次的恩科考试。

从湖南湘乡到京城,可谓千里迢迢。在等待恩科会试的这一年里,曾国藩没有再回家,一是路途过于遥远,二是路上的花销太大。曾国藩的家境本来还算富裕,但这些年为了供他读书,已所剩无几。曾国藩写信给家里人,大体意思就是想暂留京城读书,等待明年的恩科会试,其父回信也表示同意。

接下来的日子,曾国藩和其他几位举子一起住在了北京的“长沙会馆”,因为相比之下,这里的费用较低,所以正适合那些家境一般的子弟住宿,其中大部分都是湖南的举子。大家在一起也志趣相投,白天的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除此之外,就是去京城走走。这段时间对曾国藩这个农家子弟来说,是那么充实,他目睹了京城的文物和名胜古迹,开拓了自己的眼界。他也在这时喜欢上了韩愈的文章,每日读数遍方能入睡。曾国藩做文章的基础就是从此时开始的。他觉得古文与八股文相比更有生气,更有意义,因为古文可以随意发挥见解,而八股文却不能。在京城居住一年后,曾国藩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湖南乡下的小儒生了。

时间在渐渐流逝,转眼间,一年过去了。

当满怀信心的曾国藩进入考场后,结果却再一次出人意料,他又失败了。

这两次的失败对曾国藩打击很大,更何况在此之前他一直都是胸怀大志,信心百倍。这使曾国藩不得不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与功名无缘,他不能为曾家争光,不能实现祖父和父亲的愿望。两次名落孙山的曾国藩对京城再没有留恋。何去何从,曾国藩心中已有了答案。

此时的曾国藩在京城已住了两年,身上已无分文。他知道:京城再大,也没有属于他的落脚之处,京城再繁华也没有属于他的一点一滴,属于他的只有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

只有湖南老家,才是自己永远的归处。于是,曾国藩便打好行李,准备打道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