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六名举人(1 / 1)

曾国藩在岳麓书院学习还未满一年,由于乡试的时间到了,他便收拾行李告别了岳麓书院,参加乡试。而这一次,他金榜题名,位列举人的第三十六位。

这次乡试的试题对曾国藩来说可谓是小菜一碟,当他看到考题之后,马上胸有成竹地提笔书写,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中了举人的曾国藩心中也感到欣喜,但远不如曾家长辈们的那股喜悦之情。曾国藩两年连中两级,对于世代务农的曾家来说,真是来之不易。他们仿佛看到了曾国藩功成名就的那一天,不久的将来,曾家便成为尽人皆知的名门。

道光十四年(1834年),也就是曾国藩中举之后,曾麟书再次带着妻儿去看望岳丈江沛霖,同时也将曾国藩的试文拿给他看。此时的江沛霖已有八十五岁,但眼不花耳不聋。他仔细阅读曾国藩中举时的试文后,便哈哈大笑,赞扬不已。拍着女婿曾麟书的肩膀说:“我过去就知道你的后代会学有大成,现在应验了,不过,这刚刚只是一个开始。”

“中举只是一个开始”,既包含对曾国藩的肯定,又包含着对曾国藩的鼓励,同时寄予更高的期望。江沛霖说的这一番颇有意味的话,让曾麟书父子一生难忘。江沛霖对曾国藩的鼓励和厚望,时时刻刻都推动着曾国藩前进。当江沛霖去世后,曾麟书为其刻写墓碑,他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叙述此事,他说:“享年已八十五矣,其志之不衰如此。”

曾国藩考中举人时,已二十四岁,与那些三四十岁只中了个秀才的人相比,他算是少有所成。所以曾家大摆酒席,庆祝此事。

全家人的兴奋劲儿尚未散去,曾国藩便整装待发,远赴京城,参加来年的进士会试。临行前,祖父曾玉屏把他叫到面前,问他:“乖孙子,我问你,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长大之后又想做什么?”

曾国藩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想做官,而且要做大官。”

曾玉屏又问:“那你告诉爷爷为什么要做官?”

曾国藩说:“当了官,就能光宗耀祖。”

曾玉屏笑着说:“说得好,你要记住你的这番话,一定要为我们曾家争这口气。”

紧接着,曾玉屏又语重心长地说:“你一定要记住:满招损,谦受益,在官场上要谦虚、谨慎。”正是这句话,影响了曾国藩的一生。

此时,院子里的那棵老藤正缠绕在白果树上,随风摇曳着枝条,仿佛在和曾国藩招手。此时的曾国藩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他要大步向前,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向着成功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