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虽然进行了颇有成效的视窗宣传大战,但是微软的Windows系统的开发者们却知道在发布会上演示的其实是类似于录像带的东西,他们的产品即使到了1984年也不可能推出。
比尔·盖茨为了能抓住和苹果公司合作的机会,曾经和苹果公司签订过合作协议,为他们开发应用软件。由于苹果公司一边开发自己的硬件产品——麦金托什计算机,一边开发自己的软件产品操纵系统,而当时的微软也在开发操作系统,也就是说,虽然在应用软件上微软和苹果公司当时是合作伙伴关系,但在操作系统上两个公司其实是竞争对手。所以,微软在为苹果公司开发软件时签订了保密协议。协议规定在苹果公司为麦金托什计算机推出操作系统之前,要求微软公司的开发人员对应用程序接口保守秘密。因为微软公司为麦金托什计算机开发应用软件必须要接触到它的应用程序接口。为了遵守微软和苹果公司之间的协议,比尔·盖茨将微软为麦金托什开发应用软件的工程师和开发视窗系统的工程师分开,并且把开发麦金托什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工程师办公室的窗户糊上了纸,锁上了门,以防止工程师之间互相交流。
1984年苹果公司推出了麦金托什计算机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轰动,《纽约时报》称苹果公司的麦金托什计算机是计算机界的一次革命。这时微软和苹果公司的保密协议已经到期,禁令也被取消了。在苹果的麦金托什计算机投入市场后,盖茨马上派人买回来一台,并对麦格雷戈说:“我们已经为苹果公司开发制作了三个应用软件,我需要你们把这些软件都用在Windows上面。”盖茨认为这样微软就不需要分别为麦金托什和Windows分别开发两套应用软件了。显然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经过Windows工程师对麦金托什计算机的检查后发现,尽管微软和苹果都是图像化的操作系统,但是两者的工作原理却是完全不同的——Windows是用操作系统控制一切,应用软件处于从属地位,而麦金托什计算机则是用应用软件控制的,操作系统处于从属地位。如此一来,把为苹果公司开发的应用软件用在Windows上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比尔·盖茨说:“那就把Windows操作系统改成与麦金托什计算机的一样。”
麦格雷戈说:“如果要想把Windows系统改成与麦金托什一样的话,就需要我们重新编写整个Windows系统。”
“那么,这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
“也许需要一年的时间,甚至更长!”
“这不可能,已经等不及了,我们已经向制造商和用户作出保证了,现在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我们产品的问世。”比尔·盖茨认准了苹果公司的麦金托什计算机,要求Windows项目小组务必想办法把Windows改得能与麦金托什兼容,否则他就会毫不犹豫地换人。
后来,盖茨把对麦金托什计算机狂热崇拜的康森调入了Windows项目开发小组。康森加入Windows工作小组后,对小组工作人员已完成的编码给予了全盘否定。为了使Windows能与麦金托什计算机兼容,之前的编码有很多地方都需要重新修改。
在1984年2月众多软硬件公司原以为可以拿到微软视窗资料时,微软宣布视窗要推迟到5月份,而到了5月份微软又说要等到8月份。于是,微软从那次声势浩大的宣传战以后,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微软公司的一再失信,让比尔·盖茨和微软公司的信誉都受到了一定影响。到了8月份,微软依然没能拿出他们保证过的视窗软件。于是,新闻媒体纷纷嘲笑微软公司给人们吹了一个巨大的肥皂泡。有的媒体讽刺说:“如果你想成为比尔·盖茨那样的百万富翁,只需要吹一个像他一样大的肥皂泡就行了。”媒体们甚至还给微软的视窗软件起了个绰号,叫“泡沫软件”,以此来挖苦微软公司不信守承诺。这时很多人对微软的视窗产品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都像在看马戏一样等待着看微软公司如何收场。
由于比尔·盖茨在这段时间一直顶着媒体和各大计算机厂商的巨大压力,所以心理上处于极度焦躁的状态——经常会为一点小事大发雷霆。一次他发现软件上出现了一处错误,就对着鲍尔默大发脾气说:“鲍尔默!这软件怎么又出现了差错,我得警告你们,如果你们到年底还拿不出像样的产品的话,你们都得卷起铺盖滚蛋!”
由于鲍尔默知道比尔·盖茨承受着来自于外界的巨大压力,所以非常理解比尔·盖茨此时的心情,并没有计较,仍然全力帮助盖茨做着视窗产品的开发工作。这时Windows项目开发小组的研发人员已经增加到30名,进入了疯狂的工作状态,有的程序员甚至把睡袋都搬进了办公室。总之,所有人都在全力以赴地开发Windows产品。
在所有人的努力下,“视窗”的开发终于取得了成功,共花费了11万工时的开发时间。1985年5月,比尔·盖茨在春季计算机展销会上演示了Windows1.0操作系统,并宣布最初售价为100美元。
Microsoft Windows 1. 0是微软公司Windows系列的第一个产品,是微软公司第一次尝试开发图形界面的个人电脑操作平台。它的主要特点有:用户可以通过鼠标点击来完成计算机的大部分操作。视窗系统还附带了日历、记事本、计算器等一些简单的应用程序。相比DOS系统来说,Windows可以允许用户同时进行多个程序操作,并且各个程序之间还可以相互切换,窗口可以随意缩放和最小化,而且还加入了控制面板这一重要程序。虽说Windows 1.0在功能方面还非常有限,但是从操作系统上来说,Windows 1.0从本质上宣告了MS-DOS操作系统的终结。也就是说,Windows系统时代到来了。而且视窗软件还带动了计算机图形操作系统的发展。
1985年11月,微软视窗软件正式上市。微软公司为此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大会,许多当初对比尔·盖茨冷嘲热讽的记者也应邀来到了庆祝大会的现场。而曾经讽刺过微软公司的视窗软件为“泡沫软件”的《信息世界》杂志,还向比尔·盖茨颁发了“金泡沫软件奖”。
从微软开发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看出,比尔·盖茨有着非常精明的商业头脑和卓越的商业眼光,他不仅能够十分准确地分析和判断软件市场的发展方向,还能够在这场计算机革命中洞察先机,就像当初人们对个人计算机还没有什么概念的时候,比尔·盖茨通过英特尔的芯片就能预测到个人电脑时代将要到来一样。可以说,正是盖茨对计算机发展的前景和未来有着准确的把握和理解,才使他能够提前为微软制订好发展的方向和策略。其实,这也是微软在技术方面能够领先于对手的原因。此外,当盖茨看到对手的产品比自己公司的产品更具有优势的时候,他并不气馁,而是能够迅速地调整公司的方向,抓住一切机会来超越对手,在必要的情况下他甚至不惜利用一些手段来打压对手。从比尔·盖茨同Visicorp公司展开的反击战中就可以看出,他有着惊人的市场应变能力。
比尔·盖茨的宣传策略使得微软一方面在舆论上抢占了市场,吸引了大众的眼球,转移了人们对竞争公司产品的关注度,使得自己的产品在还未推出市场前就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做了非常有效的广告;另一方面盖茨在本公司员工能力还不足的时候能够不断地给公司注入新鲜血液——当盖茨听到哪里有适合公司发展的人才后,就会不惜一切代价地请他们加入微软,即使最初这些人才对微软并不感兴趣,比尔·盖茨也能放下身段亲自出马恳求对方加入公司。有人曾开玩笑说,不论比尔·盖茨需要的人才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他都可找到他,并且能够不惜一切代价地把这个人才弄进微软公司来为他服务。
比尔·盖茨能够成功,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对员工非常信任——他对每一个员工都能充分授权,对他们的工作不作任何限定,而且员工们有权对自己的工作作任何决定,同时有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去发展自己的才能。
微软对员工强调的通常是对结果负责,即微软会给每个员工都制定订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而员工只需要为自己的目标负责即可。由于微软会根据员工最终能否完成目标来对员工进行奖励或惩罚,所以员工对工作有足够的热情和动力,能够不知疲倦地为公司工作。而且他们从不满足于现状,总是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这也是微软的产品能够始终保持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时,盖茨还非常注重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及时与企业各部门的员工交换意见,进而使微软能够及时地掌握市场的变化,不断改善不足之处,让微软的产品更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在公司进行重大的策略调整时,比尔·盖茨除了征求管理层的意见外,还会通过电子邮件和公司员工进行沟通。在微软公司,无论身处什么职位的员工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可以通过邮件的方式发给比尔·盖茨或者公司的其他高层。这让微软上下层之间形成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沟通方式,使得公司高层能够知道员工真实的想法和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因此,在微软形成了一个个高效率的团队,为微软的发展服务,进而使得微软能够出色地战胜对手。
比尔·盖茨就是凭借着自身的优势,通过先发制人的营销手段对竞争对手进行了致命的打击,使自己的产品获得最终的胜利,逐渐确立微软公司在软件行业的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