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是一个语言天才,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皇帝,为了达到统治各民族的目的,他刻骨学习,努力钻研,居然掌握了5种语言,成为清代掌握语言最多的皇帝。
满语。毫无疑问,清朝以满语为国语,他们把满语作为国家行政语音的正朔。在清代官方建筑的各种文本中,都会以满语为中心,兼顾其他。可是,满洲入关后,八旗子弟渐渐学习汉语,很有被同化的可能。清代,从皇太极时代就已经注意这个问题了。到乾隆时期,乾隆帝更加注意这个倾向。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避免国语丢失。乾隆接见满族王公大臣时,一律说满语;满洲人10岁以上增加满语考试,合格者给予官爵;给前线作战的满族将领批注奏折,尽量用满文,等等。总之,乾隆帝用自己掌握流畅的满语,维护着这个民族的特权和利益。
汉语。乾隆帝被当代人所认识,主要还是他的功绩和诗作,而这些功绩和诗作,都是以汉文的形式被记载,并流传于世。乾隆帝汉语功底很深,从孩提时代开始,就受教于汉族大儒。博大精深的汉族文化深深吸引了他,为此,乾隆帝也成为一位杰出的汉语语言大师,他为诗著文,成为最高产的一位作家皇帝。
蒙古语。乾隆即位,仍然面临着蒙古问题。为了平定准格尔叛乱,乾隆帝利用一切机会,学习蒙古语,以利于了解情况。最终,他能够直接与蒙古人交谈,而不用翻译。他的蒙古语水平甚至超过翻译的水平,他曾这样说过:“凡有谕旨兼蒙古文者,必经朕亲加修改,方可颁发。”也就是说,乾隆帝的蒙古文水平很高,一般翻译人员是骗不了他的。
藏语。乾隆帝认真研习藏语文,最终熟练掌握了这门语言。乾隆自己说,是从乾隆八年,他30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藏语,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乾隆帝崇信和发展了藏传佛教,无论在紫禁城还是在行宫,都有很多藏传佛教的法事活动。乾隆五十七年,乾隆帝创立了金瓶掣签制度,对稳定西藏的统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总结说:“予若不习番经,不能为此言。”尤其是他生前修建的裕陵地宫,雕刻了29464个藏文经咒,被称为是一座庄严肃穆的地下佛堂,表达出乾隆帝高深的藏文修养。
维语。乾隆时期,新疆并不平静,清朝多次用兵新疆。乾隆帝开始学习和研究维吾尔族语言,经过努力,终于掌握了这门语言。乾隆帝有一位美丽的妃子容妃,民间称之为香妃,和乾隆帝感情甚好,乾隆帝多有赏赐。乾隆帝和香妃两个人互相学习对方语言,香妃教乾隆学习维语,乾隆帝给予她特殊的赏赐,已经传为历史佳话。对自己的维语水平,乾隆帝这样自评:“习回语,可以不烦译寄。”可见,乾隆的维语水平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