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政变”发生的时候,小载淳6岁,他当时的认识和两位母后的观点是一致的,坚决打到八大臣,他们是大坏蛋,欺负我们孤儿寡母。
而且,慈禧和慈安在小皇帝面前讨论的时候,也都是这些飞扬跋扈的大臣侵害了皇权,侵蚀了小皇帝的权利。我们看看慈禧身边的女官德龄在《御香缥缈录》中的说法:
“就为着要使伊的儿子保持穿这一龙衣的资格起见,在咸丰死去不久,太后确曾冒着绝大的危险,和四周的恶环境奋斗过,也就亏这一奋斗,竟使伊老人家得以大权独揽…伊当日原是为一件小龙袍奋斗的目标,后来却成就了伊自己。”
德龄的说法是,慈禧发动政变,最初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载淳。真是这样吗?
同治皇帝回忆了一下,往事历历在目。
咸丰帝在世的时候,母后对于政治表现出了莫大的兴趣。帮助父皇分拣奏章,筹谋画册,甚至于公然与父皇讨论政务。
还有,母后一次次与权臣肃顺之间发生冲突,以至于在北逃承德的时候,多次遭到肃顺冷漠的待遇;以至于在咸丰帝临终之际,险些被肃顺怂恿,行汉武帝“钩弋故事”;以至于在咸丰帝病逝之初,两个人公然在庙堂之上大吵大闹。
最让同治帝大彻大悟的是他10岁那年,也就是同治四年,发生了一件让他心惊胆战的事件,这就是母后“罢免恭亲王事件”。
恭亲王奕訢在“辛酉政变”中立下大功,慈禧给了他极大的荣誉和权利,从同治元年到同治四年,恭亲王已经集中了清王朝的军权、政权、财权、族权等于一身,大权在握,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还会听从慈禧的摆布吗?关键是慈禧不想与恭亲王平分秋色了。怎么办呢?
把放出去的权利收回来。《祺祥故事》这样记录:
“它日,诏王曰:有人劾汝,示以奏。王不谢,固问何人。孝钦言:蔡寿祺。王失声曰:蔡寿祺非好人!于是,后积前事,遂发怒,罪状恭亲王。”
这段描述,简短精辟,作者王闿运把这个事件的因果过程却概括得淋漓尽致。
恭亲王心里非常清楚,以蔡寿祺这样的小官,怎么敢于弹劾权势煊赫的恭亲王呢?一定是慈禧太后的暗箱操作。
其实,恭亲王与慈禧的矛盾早就开始升级,慈禧多次与之发生冲突,甚至于公然放话,要将奕訢革职拿办。奕訢也不服气:“臣是先皇第六子,你能革我职,不能革我皇子!”两个人谁也不服谁,以慈禧的个性,她能够容忍下去吗?恭亲王的地位必然是岌岌可危了。
可是,慈禧要罢免恭亲王,把他清理出去,谈何容易呢?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她绞尽了脑汁。三月初四日接到蔡寿祺的举报,三月初七日,她居然不用军机处,自己亲自执笔,草拟了一篇白字连篇的谕旨。在这道谕旨最后,慈禧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恭亲王著毋庸在军机处议政,革去一切差使,不准干预公事!”
这道谕旨,不管慈禧写得有多少蹩脚,白字有多少,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后亮明了慈禧的观点和目的:让恭亲王回家去。
这样的结局几乎让所有人震惊。
同治皇帝震惊,难道母后要第二次发动政变吗?王公惶恐,奕訢的五哥惇亲王奕誴慌忙上书称:“传闻中外议论纷然”企图阻止慈禧罢免奕訢;奕訢的七弟醇郡王奕譞慌忙上书,称此事为“骇人听闻”,力图阻止罢免恭亲王;大臣不知所措,大学士倭仁、周祖培等,惊慌之间,不知所措,与太后召对之时,不知所云。
最终的结局当然是慈禧胜利了,不可一世的恭亲王不得不低头认错。四月十四日,他给两宫太后上了一个《请安折》,然后,他跪在慈禧面前哭了,也认输了,《祺祥故事》记载:“双膝跪地,痛哭谢罪”。慈禧乘胜拿下了奕訢的议政王头衔,拿下了他的总管内务府大臣一职。至此,经过前后长达39天的较量,慈禧和恭亲王之间的权利纷争告一段落。
就是这件事,同治皇帝后来明白了,亲生母亲当年发动的政变,完全不是为了维护皇权,而是为了垂帘听政,为了自己揽权,他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