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1 / 1)

努尔哈赤做过导师,一个真正的导师。他指导过专业人员,非常专业,也非常具体,究竟是什么专业的导师呢?两个专业,一个是语言文字专业,另一个则是组织人事专业。

导师无情

我先说语言文字专业。

努尔哈赤之前的女真人,有没有自己的文字呢?没有,为此,当时的金国开国皇帝太祖完颜阿骨打为了交流便利,便做了一回导师,指导专业人士,创制了女真文。

《金史》记载:“天辅三年八月,字书成,太祖大悦,命颁行之。”

其实,创制一种通行的文字谈何容易。发明者完颜希尹是个关键人物,虽有导师金太祖的支持,但是,工作得他来具体操刀。

完颜希尹,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文化名人,就是他任金国宰相时,亲自策划俘虏了北宋俩皇帝——宋徽宗和宋钦宗,可谓足智多谋。

完颜希尹是在契丹文的基础上创制了女真文,而契丹文是方块字,像汉字一样,所以,女真文也是一种方块字。

对于大金国来说,完颜希尹和他创制的女真文功德无量,金太祖为了表彰他的功绩,特别颁赏:马一匹、衣一袭,从天辅三年,即1119年开始颁行金国;而这种女真文经过不断改进,到明万历二十七年创制满文止,在女真族中通行了400多年。

400年的文字流行,绵延几百年,完颜希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可是,希尹却毁于派系斗争。天眷三年(1140年)9月,希尹被人诬陷,遭到诛杀,还牵连到了他的儿子。

历史出现了惊人的巧合,满文的创制与女真文的创制走过了近似的道路。

导师一样。女真文创制的导师是金太祖,满文创制的导师则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看到女真文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明朝人不认识,女真人自己不流行,必须要改革了。

指导的对象近似。金太祖指导的对象完颜希尹,早年追随太祖兴兵,参预攻辽、建国等重大事件,南征北战,功绩卓著。努尔哈赤作为导师,指导的对象是两个大臣,一个是额尔德尼,一个是噶盖。额尔德尼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专家,更是跟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的将领。尤其是噶盖,努尔哈赤赐号“扎尔固齐”,地位仅次于开国五大臣;“扎尔固齐”源自蒙古语,译为“断事官”的意思。可见这两位在努尔哈赤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可是,接到导师的任务,两位居然产生了畏难情绪,认为以自己的能力,无法完成努尔哈赤的任务。二位说道:“蒙古文我们非常熟悉,流传的也很久了,要我们改变,恐怕很难了。”

努尔哈赤一听,并没有动怒,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而是摆出了导师的姿态,循循善诱,道:“你们不要有畏难情绪,你们想想,汉人读汉文的时候,不管有没有文化,都能听懂;蒙古人也是一样;唯独我们女真人,一定要翻译成蒙古语,才可以明白;而那些不懂蒙古语的人,就不行了。这是为什么?一定有解决的办法。”

额尔德尼和噶盖道:“在我们看来,用我们女真人自己的语音,创制文字最好了,但我们耐心启发没想出好办法来,还请您指点迷津。”

努尔哈赤启发道:“也不难。”便耐心地进行了方法讲解。

《请太祖实录》记载:“但以蒙古字,合我国之语音,联缀成句,即可因文见义。”

努尔哈赤一语点破,用蒙古的文字,结合女真的发音,连缀而成满语,实际上,就是用蒙文拼写满语。为了简单明了,努尔哈赤还举了个例子:“阿”字下合“妈”字,就是“阿妈”(父亲);“额”字下合“谟”字,就是“额谟”(母亲)。

听了导师的悉心指导,两位恍然大悟,倾心研究,终于创制成功。满文创制成功后,努尔哈赤下令颁行。

毫无疑问,努尔哈赤这个大导师,对自己的两个学生额尔德尼和噶盖是满意的。但是,只是对创制满文这一方面是满意的。多年后,这两位居然被导师杀害。

万历二十七年,就在噶盖领命研究创制满文的任务之后,努尔哈赤发兵灭掉哈达,哈达首领孟格布禄投降。孟格布禄密谋暗杀努尔哈赤,噶盖了解这件事,却没有及时上报,努尔哈赤大怒,不顾师生之情,将噶盖与孟格布禄同罪论处,并加以杀害。天命八年,额尔德尼及妻子因为囤积积奇并隐藏珍宝,被他的导师努尔哈赤处死。

完颜希尹、额尔德尼和噶盖,三位不同时期的语言大师,居然都死于非命,又是惊人的相似之处。

硬道理

作为一代导师,努尔哈赤指导的第二个专业是组织人事专业。不过这个组织人事有点儿特殊,是与军事有关的组织人事。成为这个专业的大导师,是有一个过程的。

努尔哈赤是在万历十一年,发生了一个念头,发出了一个认识,得到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军事实力”才是硬道理。他怎么会有这个结论呢?

人们对他的态度。

我们都说社会上的人势利眼居多,努尔哈赤认识最深刻了。万历十一年二月,努尔哈赤父祖被乱军杀死,努尔哈赤把仇人锁定在尼堪外兰身上。按说,明朝廷应该主持正义,协助努尔哈赤,将尼堪外兰缉拿归案。可是,由于尼堪外兰为一城之主,并拥有一定的军事实力,明朝便不顾事实,支持尼堪外兰。所以,尽管努尔哈赤找明朝官员理论,也是无济于事。

不仅如此,连努尔哈赤的亲人都不支持他,多次暗杀他。

可是,到万历十四年,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努尔哈赤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拥有了一只自己的队伍,把尼堪外兰追得到处逃命。在这种情况之下,明朝就不再支持尼堪外兰了,把他交出来,努尔哈赤得以杀仇雪耻。

至此,努尔哈赤的结论是,必须建立一支自己的队伍,这才是硬道理。于是,努尔哈赤开启了八旗军创立的艰难之路。终于到万历四十三年正式确定了规范的八旗制度,努尔哈赤成为这个军事制度创立的大导师。

这个八旗制度的产生有一个过程。万历二十四年的时候,是五色旗,即青色、黄色、赤色、白色、黑色。经过几年的历练,到万历二十九年的时候,就变成了四色旗,即黄色、白色、红色、蓝色,去掉了黑色旗。万历四十三年,进一步发展,四旗增加至八旗。

《清太祖实录》记载:“初设有四旗,旗以纯色为别,曰黄,曰红,曰蓝,曰白。至是添设四旗,参用其色镶之,共为八旗。”

用黄、白、红、蓝四种颜色作旗帜,形成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四旗;增添的四旗,是将原来旗帜周围镶上一条边,黄、白、蓝三色旗帜镶红边,红色旗帜镶白边,成为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至此,四个正旗加上四个镶旗,八旗制度形成。

分析八旗制度,具有鲜明的特点:

1、一个军政合一的制度。

这个制度,首先是一个军事组织,被编入旗的人,要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答案告诉你,是用来打仗的。跟随你的旗帜,打击对手,捍卫旗帜不倒。

八旗兵的军纪极为严明,举个例子说,就是战场之上,只许前进,不许后退;只许胜利,不许失败。所以,一旦敌我交锋,八旗兵会拼命冲锋;否则,那些临阵脱逃之人,就会遭到严酷的刑罚,像穿鼻、贯耳、抄家,甚至杀戮。

其次,八旗又是一个行政制度。有一句话概括八旗,叫做“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和平年代,这些编入旗籍的人就是农民或牧民,从事生产和渔猎活动;一旦战争来临,要迅速进入角色,骑上马就出征了。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代,八旗中,这两个制度,军事和民事之间,逐步发生了偏移。随着战争的频繁发生,民事中农耕、渔猎的事物越来越淡化,军事职能加强。而到清朝中晚期,随着战事的减少,民事部分加强,军事的职能逐步弱化。

不仅如此,八旗中的行政职能,还包含有经济、婚姻、身份等方方面面,对一个旗人来讲,这个旗籍的标签几乎无处不在,包罗万象,非常重要。

2、一个极具战斗力的组织。

努尔哈赤创立的八旗军无往而不胜,什么原因?

首先是纪律严明,赏罚分明。努尔哈赤规定,八旗兵一旦接到指令,必须服从;服从的人赏给酒喝,否则,就要被杀头。一句话就是赏罚分明,有军功重赏,甚至不惜把自己的女儿赏给军功之人。

其次是训练有素。努尔哈赤注重训练八旗军,训练什么,最主要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勇敢的精神。这非常重要。努尔哈赤自己就很勇敢,两军对垒,勇者胜,努尔哈赤往往是一马当先,率先冲入敌阵。还有就是作战技巧,也很重要。

努尔哈赤创立的这种八旗制度,在皇太极时期,又进行了完善,不仅有满八旗、蒙八旗,还增加了汉八旗。八旗制度与清王朝相始终,为清王朝的建立、发展、强盛做出了重大贡献。

努尔哈赤不愧是八旗制度的创立大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