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要建立帝业,成就一番大事业,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实际上,会遭到来自各方的反对,甚至会遭到周围政权的打击。努尔哈赤审时度势,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区别对待,便是其中之一。
“假象”
万历二十一年,努尔哈赤以少胜多,击败了九国联军。之后,他就立下了一个更大的目标:一定要吞并扈伦四部,要如何实现呢?
扈伦四部,指的是哈达部、辉发部、乌拉部和叶赫部。这四部毗邻建州,就是他们联合了九部,三万余人来攻打建州。
努尔哈赤经过思索,决定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拿下扈伦四部。
《朝鲜李朝实录》记载:“老酋欲‘远交近攻’之计。”
引文中的“老酋”就是努尔哈赤。他分析了一下,这四部中,哈达和辉发最近,攻打他们,先行拿下;乌拉和叶赫远一些,采取和平交往的策略。之所以如此,就是担心建州出兵哈达和辉发的时候,乌拉与叶赫进行干涉。
看来,进攻是真,而远交实际上就是一种权宜之计,带有一定的欺骗性。实际上,不仅对乌拉和叶赫带有欺骗性,就连即将挨打的哈达也对努尔哈赤抱有幻想。
万历二十七年,叶赫部进攻哈达的时候,哈达首领孟格布录就把自己的三个儿子弄到建州做质子,以便向努尔哈赤借兵,讨伐叶赫部。孟格布录的这种做法,正中了努尔哈赤的计策。结果是,努尔哈赤通过“假象”实现了“近攻”的目标,出兵攻下了哈达城,俘获了孟格布录,却假惺惺为孟格布录松绑,赏赐珍物。其目的就是为了掩人耳目,麻痹明朝廷;第二年,努尔哈赤就找了个借口杀了孟格布录。
辉发部的结果几乎和哈达部一样,也有一个质子于建州的过程,请努尔哈赤出兵抵挡叶赫部的进攻,结果,努尔哈赤满口答应。辉发部和它的首领拜音达理的结局就更加凄惨,万历三十五年,辉发城被努尔哈赤攻下,拜音达理父子死于战火之中。
努尔哈赤以“假象”实现了“近攻”的目标,两个最近的部落哈达部和辉发部被建州吞并。
接着,对努尔哈赤抱有幻想的乌拉部,还沉醉在过去的印象中。乌拉部的首领布占泰相信,努尔哈赤永远不会进攻乌拉,他们之间不仅有婚姻关系,更重要的是信任关系,布占泰相信努尔哈赤。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努尔哈赤不会沉浸在过去对布占泰的“友好”中,那一切都是假象,尤其是万历三十五年之前,辉发部还存在着,努尔哈赤需要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而假意友好乌拉部。今天不同了,哈达和辉发都已经灭亡,努尔哈赤撕下了伪装的面纱,开始找茬儿布占泰。
所以,不管布占泰做得有多好,不管他有没有理由,只要挡住了努尔哈赤的统一大业,就必须拿下他。万历四十一年正月,东北还是漫天飞雪的季节里,努尔哈赤就已经迫不及待了,他统三万大军,长途跋涉,入侵乌拉。布占泰抵挡不住努尔哈赤的强大进攻,兵败后,狼狈逃亡叶赫部。
扈伦四部,最后只剩叶赫部。努尔哈赤全力以赴,在征伐叶赫部的时候,努尔哈赤仍然使用了种种“假象”,最终不仅拿下了叶赫部,还采取欺骗的手段诱杀了叶赫部的首领布扬古。这个问题,后面还会详细提到。
这个锦心绣口的努尔哈赤,在与群雄的较量中,多次使用“假象”的政治手段,击败对方。
对症下药
努尔哈赤要统一女真各部,遇到了来自蒙古的各种阻力,尤其是漠南蒙古,同叶赫部关系密切,直接影响了努尔哈赤对扈伦四部的统一大业;还有就是漠南蒙古的林丹汗,与明朝联合起来,达成抵御努尔哈赤的政治联盟。所有这一切,都让努尔哈赤感到,对于蒙古必须要采取非常措施,否则会非常被动。
可是,蒙古地域辽阔,各部之间发展不平衡,军事实力也有很大差异,他们对待建州的态度又各不相同。该如何办呢?努尔哈赤决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
对于科尔沁部,要着意示好。
科尔沁部对于努尔哈赤曾经做过两次大错事,让努尔哈赤非常恼怒。但他每次都能够瞧准时机,化解矛盾。
第一次是万历二十一年,科尔沁部明安贝勒纠结近万名蒙古兵,参与了九部联军,攻打建州。可惜,此次九国兵大败而回。明安贝勒倍感尴尬。
努尔哈赤敏锐地看到,科尔沁蒙古有悔改之心,可以适当争取。于是,下令挑选20名蒙古兵俘虏,让他们穿上锦衣,骑上骏马,送他们返回科尔沁。
大家不明白,反对努尔哈赤的做法:“不行,这不等于放虎归山吗?将来一定威胁到我们。”
努尔哈赤道:“从长远看,争取科尔沁非常重要。如果他的起兵加入我们的队伍,那可就厉害了。”
果然,这20人回去之后,大加赞赏努尔哈赤和建州,很多科尔沁人向往着有一天也要到建州走走。于是,两部之间交往密切,互通有无。
第二次则是万历三十六年三月,努尔哈赤发兵攻打哈达。这是让努尔哈赤意想不到的事情。
《满文老档》记载:“科尔沁蒙古翁阿代贝勒与乌拉布占泰合兵。”
努尔哈赤没想到,从万历二十一年到三十六年,15年的友好交往化为乌有,当时就气愤异常。可是,努尔哈赤并没有失去理智,四年后,万历四十年,努尔哈赤和科尔沁的明安贝勒结成姻亲关系,越走越近,结成了牢不可破的政治联盟。
对于喀尔喀部,要主动争取。
喀尔喀五部对建州的态度各部一样,甚至很对立:以恩哥德尔为首的一部,主动投奔建州,要求与建州结盟。努尔哈赤顺水推舟,不仅把公主嫁给了他,还允许他留住在建州,给予优裕的生活。
相反,以介赛为首的一部居然与建州为敌,勾结明朝,打击努尔哈赤。万历四十七年,介赛纠集近万名蒙古军,配合明军,打击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决定给介赛点儿颜色看看,于是,派出精兵强将攻击介赛军,蒙古军大败,介赛及其亲信二十余人被俘获。
但是,努尔哈赤高瞻远瞩,没有杀掉介赛,而是释放了他。介赛很感动,便决定不再与建州为敌。不仅如此,他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决定与建州合作,打击明朝。
努尔哈赤的蒙古政策再次取得成功。
对于察哈尔蒙古,努尔哈赤决定重点打击。有两点主要原因:
一是察哈尔部首领林丹汗野心勃勃。他人多势众,自称有“四十万众”,梦想有一天统一蒙古,回复成吉思汗的大元基业。这就与努尔哈赤的宏大梦想发生了冲突。
二是明朝利用林丹汗的“雄心”,有意扶持林丹汗,提高对其的财力支持,由每年的4000两增加到40000两,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求林丹汗和明朝合作,共同夹击建州。
努尔哈赤做出了对察哈尔林丹汗的决策,坚决、彻底、干净地消灭这个敌人。
小心
努尔哈赤对于朝鲜的态度,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开始的时候,由于朝鲜距离建州遥远,对这个异国之邦并不了解,甚至会做出错误的判断。比如,努尔哈赤曾经对蒙古兵和朝鲜兵进行过一个对比。
《圣武记》:“故得朝鲜人十,不若得蒙古人一。”
《满文老档》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努尔哈赤之所以得此结论,还是他觉得蒙古人骑马射箭,与传统习俗有关;加之蒙古和女真之间,服饰近似,比较了解。但是不管怎么说,十比一的关系,是努尔哈赤对朝鲜知之甚少的结果。
可是,接下来,发生了两件事情,就使得努尔哈赤不得不倍加关注朝鲜了。
一件事是渭源事件。
万历二十三年,有一部分建州人,越过渭源到朝鲜境内采参,并进行掠夺。与朝鲜人发生冲突,结果朝鲜杀死了建州四十多人。这件事被报到努尔哈赤那里。
努尔哈赤极为震怒:“岂有此理,我们与朝鲜素无仇怨,为什么如此戕害我国人民?此仇一定要报!”于是,努尔哈赤调兵遣将,准备发兵报复。朝鲜方面闻听消息,感到了事态被扩大化了,国王也是不知所措。
正当努尔哈赤准备兴兵的时候,没想到明朝廷出面干涉。努尔哈赤起初不以为然,可当他闻听明朝派遣大员余希元前来调节此事的时候,便大惊失色了。
关键是,明朝的此次调停,是受到了朝鲜的鼓动。万历二十四年,余希元带领大批随行人员,在两位朝鲜官员的陪同下,出使建州。
努尔哈赤思虑再三,有明朝出面,那就一定要小心了。于是,他做出了决定:隆重迎接余希元一行。
首先,倾巢出动,迎接余希元。先派出300人去中途问安,再派出10000多骑兵沿途护送,快到费阿拉城的时候,又有10000名步兵列队相迎。其次是高规格接待,努尔哈赤的五虎上将额亦都等前往出迎,努尔哈赤与舒尔哈齐亲自出面,使得余希元一行倍儿有面子。努尔哈赤还安排隆重的宴席美酒,款待他们。
看到朝鲜使臣,努尔哈赤起就不打一处来,先行控诉了渭源事件中,朝鲜的是非:“他们杀死了我们四十多人,还请皇上为我们做主。”说完,向余希元拱手示意。
余希元传达了明朝皇帝的谕旨:“建州与朝鲜都是大明的附属,不可乱起衅端。”努尔哈赤一听,知道是朝鲜先入为主了,也知道朝廷的态度,是偏袒朝鲜一方的。
努尔哈赤何等精明,此时如果硬顶,没什么好处。于是,他立即表达了对大明的忠心:“我一定照办,我没什么企图,我要为大明保卫边疆的一草一木。”不仅如此,努尔哈赤还赠给了朝鲜使臣一匹高头大马。
努尔哈赤看清楚了,此时此刻,一定要学乖点儿,不然,一旦明朝翻脸,自己就前功尽弃了。余希元并不了解努尔哈赤的心理变化,所以,对努尔哈赤的前倨后恭甚为不解,甚至有些惊讶了。
第二件事是遭到拒绝事件。
万历三十五年,努尔哈赤得到一个消息:乌拉部首领布占泰得到了朝鲜的支持,朝鲜国王给布占泰一个职务封赠。
努尔哈赤感到了不安,他认为,一旦朝鲜支持乌拉,乌拉将如虎添翼,对建州来讲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为此,努尔哈赤决定,派人前往朝鲜,向朝鲜国王讨取职务封赠,借以试探朝鲜对建州的态度。
结果,让努尔哈赤大惊失色,朝鲜方面居然拒绝了建州的请求。态度很明显了,朝鲜支持乌拉部布占泰。
努尔哈赤感觉非常不爽,不仅失去了颜面,而且带来了威胁。如何是好呢?
恰在此时,给努尔哈赤带来了一个转圆的契机。临近朝鲜的斐优城居民向努尔哈赤求援,乞求摆脱乌拉部的控制,来建州居住。
机会来了。努尔哈赤决定马上出兵斐优城,可以收到一石二鸟的效果:震惊了乌拉;朝鲜也得到警告:“进入朝鲜的建州人,必须要归还建州。”看看朝鲜的反应如何。
结果,朝鲜表示了认同。
努尔哈赤舒了一口气,对于朝鲜这个陌生的王国,他的印象越来越清晰,必须小心行事;否则,来自朝鲜的牵制力量会影响他的统一大业的。
两手
努尔哈赤自己感到很奇怪,明朝对他的态度几乎是首尾一致的,凡是反对努尔哈赤的人,明朝都会支持他。
尼堪外兰是努尔哈赤起兵时的头号敌人,努尔哈赤就认定了是他害死了自己的父祖。明朝没有帮助努尔哈赤擒拿尼堪外兰,相反,却支持尼堪外兰,一再充当他的保护伞,以至于努尔哈赤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除掉这个仇敌。
努尔哈赤灭掉哈达部的时候,明朝极为不满,便进行干涉。努尔哈赤一面敷衍明朝的质问,不敢杀害哈达部首领孟格布禄;一面又借口孟格布禄图谋不轨,出尔反尔,很快处死了他。这让明朝廷极为恼怒,又给他记了一笔。
在建州与叶赫的较量中,明朝同样支持叶赫部,以牵制建州的崛起。
《明神宗实录》记载:“有北关在,可牵制奴酋,之后辽沈或可恃以无恙。”
“北关”就是叶赫部。从神宗实录中可以看出明朝的目的,确实为了牵制努尔哈赤,以确保辽沈一代安然无恙。所以,即使努尔哈赤欲把亲子阿巴泰作为质子,交给明朝,明朝还是派出一千余名官兵,携带火器,炮轰努尔哈赤的军队。
明朝对于朝鲜的支持,同样出于牵制努尔哈赤崛起的考量。当然,努尔哈赤与朝鲜关系时好时坏,并不完全取决于明朝的关系,也有朝鲜朝野对建州政权的认知程度。朝鲜一直以来,尊明朝廷为正统,向其称臣纳贡;对于刚刚崛起的建州,则不太认可。这样,一旦朝鲜与建州之间发生冲突,明朝就会毫不犹豫地站在朝鲜一边,压制建州让步。比如“渭源事件”,明朝就主动出面调停,使得努尔哈赤不得不对朝鲜让步妥协。
面对明朝的态度,努尔哈赤会采取怎样的策略呢?
两面的策略,一面应付明朝,麻痹明朝,不使明朝怀疑努尔哈赤的忠心;一面必须发展壮大自己,缺一不可。
单讲努尔哈赤应付和麻痹明朝,看看他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一是表忠心。对于明朝,努尔哈赤坚定了一个信念,绝对不能得罪,否则,会招来灭顶之灾。所以,清史大家孟森先生这样写到:“忠于大明,心若金石”。明朝让他干什么,他必须干什么。明朝说,有个叫克五十的人,杀了大明的官员,隐藏在建州。努尔哈赤赶紧将克五十缉拿归案,并且斩杀了克五十,把他的脑袋砍下来,献给明朝廷。努尔哈赤曾经多次表示,我没有任何野心,我一定为大明守住950里边防江山。
而明朝廷,也感念努尔哈赤的忠心,不断给他升官发财。
《明神宗实录》记载:“奏入,上从其请,准与都督佥事,此奴贼受我殊恩之始也。”
到万历二十年,努尔哈赤已经被明朝封赠为龙虎将军,官至正二品了。
二是不断向明朝朝贡。对于明朝的封赠,努尔哈赤心领神会,一定要做出姿态,使得明朝充分信任他,给他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的空间。于是,他不断向朝廷进贡。
据统计,努尔哈赤每隔三年就要进京朝贡一次,倍显虔诚。
万历二十一年、万历二十五年、万历二十六年、万历二十九年、万历三十六年、万历三十九年、万历四十三年等等年份,努尔哈赤都会亲自赴京朝贡明朝皇帝,明朝皇帝会在北京布置盛大宴会,欢迎感谢努尔哈赤的“忠心”。
三是使用两面派的手法。毫无疑问,明朝给予努尔哈赤封赏,是为了笼络他。可是,努尔哈赤不会一味恭顺,他积极发展壮大自己,一旦时机成熟,就会称王称霸。他一生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费阿拉城建都,自立称王;又迁都赫图阿拉,再迁都新京,最后定都沈阳,攻击明朝,都说明努尔哈赤野心勃勃,绝非只有恭顺那么简单。
可惜,明朝的皇帝和臣子们没能及时看出来,几十年都没有出兵遏止努尔哈赤的发展,直到他公然誓师伐明,才如梦方醒,不过已经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