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诱”是销售成交的关键,要如何“**”成功,发挥产品更好的效果呢?销售员要知道如何激发客户的好奇心,吊起对方的胃口。一旦吊起客户的胃口,再加上利益相诱,客户自然不会轻易拒绝。
“利益营销”是吸引客户最稳妥的途径。让客户感受到产品带给自己的利益,就会使得客户主动考虑是否要购买,从而激发客户想要详细了解产品的兴趣。
夏末的时侯,一家服装店积压了一批T恤。在老板一筹莫展时,他在路边一水果摊前看到一个牌子上写着“每人限购1000克”,引得过路的人争相购买。
服装店老板豁然开朗,赶紧回到店里,让店员在门前的广告牌上写“本店售时尚T恤,每人限购一件”,并嘱咐店员,凡购两件以上的,必须让店长批准。
第二天,过路人纷纷进店抢购,好多人都涌进办公室找店长特批超购,没多久,店里积压的T恤销售一空。
在这个案例中,服装店老板运用了客户的逆反与好奇心理:你们的产品越多,越急于让我买,我越不买;你越对产品“遮遮拦拦”,我越好奇,非要弄个清楚明白不可。于是,这个老板成功地将积压的产品销售一空。
原一平说:“我要求自己的谈话要适可而止,就像要给病人动手术的外科医生一样,手术之前打个麻醉针,而我的谈话也是麻醉一下对方,给他留下一个悬念就行了。”设置悬念是吸引客户的好方法。好奇心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心理,如果我们激起了客户的好奇心,客户就会对我们的产品更感兴趣。
刘楠是一位腰带销售员,他多次去拜访一家百货商店的老板,但被老板以该店有固定的腰带供应商的理由拒绝。
一天,刘楠又带着产品去了,这次他首先递给老板一张便笺,上面写着:“您能否给我几分钟时间,让我就本店的经营问题提一点建议?”这张便笺引起了老板的好奇心,刘楠被请进了门。
刘楠拿出一种新式腰带给老板,说道:“这种腰带用了一种特殊的香料,这种香料是昂贵的,而且制作工艺比普通的腰带复杂10倍。它戴起来让人浑身有一种淡淡的香味,令人心情畅快,深受年轻人喜爱。鉴于此,请你报一个公道的价格。”
老板开始仔细地端详这些产品,突然,刘楠说:“不好意思,时间差不多了,我不能耽误您的时间,我得走了。”说完,拎起包就要走。
老板急了,要求再看看那些腰带。最后,按照刘楠所报的价格,老板订购了一大批货。
案例中,刘楠利用老板的好奇心成功地将自己的产品销售了出去。如果他直截了当地去约见老板,可能还会被拒绝;但是通过一张小小的便笺,却引起了老板的好奇心,赢得了老板对产品的关注。可见,在销售过程中,如果我们巧妙地利用客户的好奇心去设置悬念,让客户对我们的下一步行动感到好奇,那么,在揭示悬念的同时,交易也自然就完成了。
要想让客户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我们就要根据产品及自身的特点给客户设置一些悬念,吊起客户的胃口,搞定并留住客户。当然,在设置悬念前,也要考虑客户是否愿意接受,针对不同性格的客户选用不同的方法,否则弄巧成拙,不仅产品卖不出去,还会惹得客户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