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1日晚,一架印有顺丰Logo的全货运飞机掠过深圳的天空,与漆黑的夜色融为一体。2010年1月1日凌晨4点20分,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货机坪迎来了这架跨年飞行的全货机,这标志着顺丰航空公司的首条货运航线—深圳至杭州开通,而国内第一家拥有飞机的民营快递公司也成功首航。
其实顺丰在2007年就已经开始筹备航空公司的建立事宜,早在“上海部分民营快递企业‘3·15’座谈会”上,顺丰就表现出了买飞机的意向。当时王卫准备买下两架波音公司的737飞机和757飞机,均为飞行十五年左右的货机,大概需要花费1000万美元。2009年2月9日,顺丰航空得到了民航局的大力支持,并颁发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证。斥资一亿元的顺丰航空批准获建,其中深圳市泰海投资有限公司出资7500万元,占75%的股份,而顺丰则掌握了剩下25%的股份。而顺丰航空公司的大股东—泰海投资99%的股权都由王卫掌控。
或许很多人都会感到疑惑,顺丰不是已经和扬子江快运、东海航空、中货航等航空公司合作,租赁旗下的全货机进行运输了吗?难道230多条的航空线路腹舱不够用吗?
王卫有着自己的考虑。虽然与航空公司合作极大提高了顺丰速运的快件运送速度和服务质量,也增加了航空公司自身的收入,使双方的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但与航空公司的合作也在制约着顺丰服务质量的提高。
不可否认,和航空公司合作有着极大的优势,但顾客究竟想要的是什么的服务呢?电子商务的兴起带动了快递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的市场规模也以每年35%~40%的速度增长。可见由电子商务引起的快递需求市场巨大,但目前民航货运量并没有随着电子商务与快递的崛起而突飞猛进。从市场角度看,电商的成交价在500元以上,才有可能承担得起航空物流的服务,而目前大部分成交单价都在350元以下,虽有增加趋势,但很大一部分客户仍会选择普通快递。
而很多采用航空物流的客户看中的是稳定性与时效性,但顺丰与这么多航线合作,算得上是稳定的供应链了,但为什么还是有很多高价值的商品喜欢走陆运呢?
这就与航线的时间限制有关了。许多客户在选择航空物流时,看中的不仅是快速、稳定、安全,“次晨达”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但之前顺丰并非所有时候都能做到这个要求,要赶上次晨达,就必须赶上合作伙伴的晚航班。但据统计,很多快递需求都是下午四点后产生的,尤其南方地区一些地区近七成的快件业务都是在四点后,快递员上门取件后,没有办法保证一定能赶上当天的晚航班。虽然顺丰已经包用了国内近四成晚航班,但航班毕竟以客运为主,起飞时间并不会因为快件延迟而更改,因此次晨达的要求就显得难办了。若再乘次日的早航班,大部分快件都得到下午才能完成到收件人手里的派送。同样,在国际业务上,次晨达也显得极为难办,四点后产生的国际快件必须在海关等政府机构下班前送达并完成手续,才有可能实现“次晨达”,若延误了,则最快也只能完成次日下午派送。
大多数客户对此较为敏感,若无法完成次晨达,他们会选择次日达,而这普通的陆运就可以做到,而且成本相对较低,更有竞争优势。因此,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拥有自己的航空公司显得极为重要,不受时间限制,可以随时为顾客完成快件运送。
2010年3月22日,一架波音757-200型飞机在国航西南分公司完成最后一次客运任务后,由西南飞行部李明作机组驾驶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起飞,历经2个多小时,飞越1700多公里后,到达厦门高崎国际机场,顺利按销售合同交付给顺丰航空公司。波音757是波音公司设计,用于替换波音727,有着较为新颖的设计,如双引擎和双人操作的驾驶室。顺丰将原来的客机改造成了全货机,保持了最大起飞重量和最大着陆重量等指标。
2013年11月1日,顺丰第13架自有货机飞抵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将正式加入顺丰航空机队,为顺丰的航空物流业发光发热。仅仅三四年的时间,顺丰凭借着充裕的货源支撑,已拥有了13架自有货机。
顺丰作为航空物流领域的竞争对手,他的合作伙伴们是如何看待这个快递巨头的呢?本来由各个航空公司运送的快件都给自己人—顺丰航空运输了,国内的航空公司业务是否被大大削弱了呢?事实并非如此,国内四大航除海航的扬子江快运外,都不经营国内的货机路线,而本来应是竞争对手的扬子江快运却因为顺丰充裕的货源支持而十分走俏。
而在货舱方面,其他航空公司的网络与航班时刻是顺丰航空能力所无法企及的,顺丰并无意去争夺,仍然借用腹舱的合作方式,实现全国航空派送。可见,顺丰将合作与竞争做了极好的平衡,真正实现了“双赢”。
在顺丰忙着建立自己的航空公司,并积极和国内航空公司合作时,拥有自己庞大机队的国际快递巨头联邦快递也透露,要把一些低端货物从自己的货舱中剥离出来,交给航空公司腹舱进行运输,目前美国达美航空公司近四成的业务来自联邦快递和联合包裹服务公司的2日件和3日件。
顺丰航空公司的成立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摆脱了航班的时间局限性,顺丰可以带给客户们更贴心的服务。同时,自建与合作的平衡也是一种资源的优化,使得双方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