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叫得跟火车头似的,”一个管抽水机的小伙子说,“他像蒸汽汽车一样鸣叫,声势很足,却哪儿都去不了。”
这个世界充满了他这样的人,这些人能够高谈阔论,却呆滞一隅,寸步难行。这些人没有明确目标,没有指引,荒唐度日。
◆
拿破仑成功的最大秘诀就是他能够专注做每一件事。在找到敌人的弱点之后,他命令手下的士兵如雪崩一般袭击敌军,直到能够突破防线为止。拿破仑这个例子有力地说明了专注在人生中的强大力量!他是自我的主人,他的控制力如此之强以致他能够专注地治理他的帝国,也能够同样专注在最小的细节上。他如果要说什么,必定正中要害。他不论做什么都有特定的目的,从不磨磨蹭蹭、犹豫不决。他要制订的计划也一样,他只有想做这件事时才去做。就像是取火镜把太阳光聚焦到焦点上一样,他不论做什么都有自己的目标。
◆
四散的太阳光没有力量,但是当阳光通过凹透镜被聚拢时,它就能够融化大理石,甚至是宝石。有很多人能力非凡,如果他们没有能力去聚拢这些能力,就无法运用这些能力来解决一件事。他们不能像取火镜一般有目标,也不能综合利用他们自己的能力。多才多艺的人和全才往往是弱者,因为他们在综合利用能力来专注解决一件问题上显得无能,而只有到他们不论做什么事都能专注、专攻时,他们才能强大起来。一个人是否能够充分调动身上分散的能力来专注做一件事,是胜负的关键。太阳可能一如既往地照射着大地,永远也不会在什么地方烧出一个洞或者烧着什么东西;只有那极少数的光线聚集在一起,透过一块凹透镜,才有可能把坚不可摧的宝石化为乌有。
◆
大多数人都具有足够的能力,但是只有当人们把这些能力都聚拢,用来做一件事、达成一个终极目标时,才能够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
◆
“为了鼓励我培养专注的力量,”约翰·C·卡尔霍恩的一个朋友曾说,“卡尔霍恩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臣服在一个严格的纪律下,并且在目标达成前决不停歇,一点迟疑和踌躇都不能有。现在他已经能够做到无论做什么事,他的专注力的持续时间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延长,一秒钟也不会分心。专注做事成了他的固定习惯,不论是在独自步行或乘车时,还是在思考问题的时候,直到他觉得自己的专注力已经达到他满意的程度为止他都没有分散过注意力。”
◆
“一个朋友总是因为我只有一个想法而嘲笑我,”一个博学的美国化学家说道,“但同时我也知道,如果我想在墙上射出一个洞,我的枪必须持续射击一个点。”
◆
“是他的意志成就了他,”菲利普·D·阿穆尔的密友——一个芝加哥富翁说道,“他把目光聚焦在眼前的这个事情上,不论他目光的左边或者右边出现了什么东西他都不予理会。他只追求眼前这个事物,并最终追梦成功。他对他承诺做到的事情从不放弃。”
◆
“唯一有用的学习,”西德尼·史密斯曾说,“就是能够全心全意地阅读,以至于感觉晚餐时间竟比你预计的早来了两个小时,沉浸在你阅读的书籍中,以至于当有人来敲门时,你都要花两到三秒钟来确定你正待在自己的书房里呢,还是正在伦巴第平原上注视着汉尼拔饱经沧桑的脸庞、钦慕他独目的英姿呢。”
◆
“永远别随便学习些什么东西,”沃特斯说,“这样什么也学不到。拟订一个计划,确定一个目标,然后再努力。学习有关它的一切,这样你一定会成功。我所说的随机学习指的是没目的地学一些将来可能用到的知识的学习,这种没目的的学习就像一个人在拍卖会上买下一个写着‘汤姆森’名字的黄铜门牌,还想着哪天可能会用上它那么愚蠢。”
◆
“当我开始读法律的时候,我就决定了,”爱德华·萨格顿曾说,后来圣雷昂纳多也说了同样的话,“要把我读的书彻底归我所有,这本书没读完,决不读第二本书。我的很多竞争者一天读的书比我一个星期读的还要多。但过了一年,我的知识仍如初学时那般清晰,而他们的知识呢,早已经从他们的记忆中溜走了。”
英国有名的海军上将西德尼·史密斯说:“人们总是说,‘要知道一切!’但我的建议是,鼓起勇气做一个对大多数事情无知的人,这样,就可以避免成为一个对一切都一无所知的人。”
◆
很多人觉得我热衷于追求积极的生活,同时也向往一个我仿佛从未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出现过的世界,他们问我:“你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写书?你写这些书究竟花了多少心思?”爱德华·布尔沃利顿说:“我的答案可能会让你吃惊——我从来不会要求自己一次完成过量的任务。想要把工作做好,就不能让自己过量地完成任务;如果完成了过量的任务,身体就会疲劳,那么第二天便只能完成少量的任务。至今为止,可以说自从离开大学以后,我开始认真地钻研,我阅览过的图书种类和数量几乎等同于同龄人一生阅读的图书种类和数量。我云游四海,见识颇丰;我参与处理过许多政治问题,也经历过生活百态;并且,我已经出版了大约六十本书,有些书甚至需要专门的研究。所以你觉得我过去将多少时间用于学习、阅读或者是写作上了?每天不超过三个小时!当我参与议会讨论的时候,时间可能并没有这么多。但是,在这三个小时中,我对我手头的工作全神贯注。”
◆
“拥挤在我们生活之外的东西,是对我们的考验。那些不是我们喜欢的,而是我们拼尽全力所追求和争取的东西。”
“年轻人在生意上容易失败的最重要原因,”卡耐基说,“就是缺乏专注力。他们倾向于寻找外部的投资。许多令人大跌眼镜的失败都是如此。每一元钱,每一分贷款,每个商业想法,都应该只用在他唯一做的生意上。他也不应该一次次地转移目标。一个不能赚取持续增长利润的生意,即便它吸引了外部投资,也只能被认为是差劲的。‘别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个规则不适用于工作生涯。把你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目不转睛地关注它,这才是真理——世界上最宝贵的真理。”
◆
“一个人一定不能只渴望去做对的事情,”比彻说,“他应该直接去做。比如说,有只狮子要吃掉你,这时你不能只是渴望上帝施法弄死狮子,但事实上上帝不会那么做的,你必须自己做。如果你不做,那你就只能等死。”
◆
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的人生准则和他的精神的来源就是他要写出一篇伟大诗篇的坚定信念。这个灵感不是他一个人独有的,任何希望成功的诗人都可能有此想法。而把弥尔顿和一大群年轻的文学野心家区分开来的,正是他的决心和毅力。他不仅在青年时坚持他少年的理想,中年时能抵御住追求豪宅、金钱和荣誉的本能的急切,而且他在老年时也笔耕不辍,为他的坚持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是他自己——没有其他人的帮助——成就了他的人生。
◆
俾斯麦认为他生活的目标就是“将德国从奥地利的压迫下解救出来,然后把普鲁士人民聚集起来,再把北德联盟里所有思考方式、宗教、行为和利益都与‘普鲁士和谐一致’的国家联合起来。”“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他在一次讲话中说道,“我将勇敢面对一切险境——放逐,或是上绞刑架。只要拿来绞死我的那根绳子能把新德国和普鲁士王位牢牢绑在一起,上个绞刑架又何妨?”
库珀学院是皮特·库珀在久远的1810年的某天——当他四处寻找作为一个学徒可以在晚上上课的学校时——决心要建立起来的夜校。他虽然一直在做不同行业的生意,但是他自始至终从未忘记过这个最初的目标。并且,当他的财富渐渐积累起来时,他高兴地发现他的梦想正离他越来越近。
◆
“在一个罪行看似确凿的案件中,曾看到鲁弗斯·齐奥特这样一个出色的律师。”斯托尔斯博士说,“之前,当他扫视法庭时,他发觉只有五个人同情那个犯人。当他继续游说,人数增加到了七个,然后又增加到十个,只剩下两个他认为是尚未被说服和掌控的。对于剩下的这两个人,他集中力量,总结事实,他整个人的力量就像是打铁的锤子,在铁板被敲碎之前不停不休,直到把最后一个人的心灵撞击得‘粉碎’,并且接受上诉人所希望达成的目的的上诉为止。人们事后说,‘他超越了自我。’其实没这么夸张,这只是因为他始终如一的目标使他的心变得统一而强大,并拥有压倒性的力量罢了。”“而那个陪审团主席,”惠普尔说道,“却是一个心志坚定的、实在的人,是一个具有智慧和尊严的典型代表,同时他不能够理解任何与他自己的智慧和价值观相异的行为。齐奥特先生那由事实和法律所组成的辩词,足足持续了几个小时。一个又一个小时过去了,然而他却越战越勇,没有凭借任何他之前陈述过的事实证据、推理和论点,只是不断地在重复、强调和总结。我渐渐知道了事实是他正沉浸在一个手把手的——或者说是大脑对大脑、心智对心智的碰撞,而他决心要使对手垮掉,但是对方三个小时内对他的每一个热忱阐述都嗤之以鼻。‘你这个无赖!’清晰地浮现在陪审主席官充满怀疑的脸上。但是最终,主席官脸上的表情开始松动了,脸上坚硬的线条融化成对齐奥特观点的默许,之前这个人对主席官的心智和良知进行了长达五个小时的狂风暴雨般的冲击,而现在他终于胜利了。最后主席官裁定‘无罪释放’。”
◆
“一个人若想在短暂的生命中有所作为,他必须要将十足的专注力投注在这项事业上,专注到周围的人都已厌倦,而他自己却时时刻刻乐在其中,就如疯癫了一般。”
大家普遍认为,当一个人被说成沉迷在某种习惯中,那这个人肯定是一个醉鬼、赌鬼、浪**小子或者三者兼备了。但是沉迷其实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粗俗下流的沉迷;另一种则是高雅精致的。一个人可以全身心地同时沉迷在不同种类的事物中,就像是恶劣、贪婪的天性能轻易做到的那样。财富和对财富的追求困住了一些人,其他的人则因为有过多的朋友而走上错的道路。所谓的“社会团体”,这些上流社交圈组织打球、聚会、招待会,还有各式各样的娱乐活动,这些活动是最浪费时间的一种了。另外的人呢,把时间和经历都花在争论政治、论战和八卦中,还有些人在音乐和什么高雅艺术中闲散度日,剩下一些人要么大吃大喝、要么节食,只因为他们的心情在走下坡路。然而,一个有坚定目标的人从不会沉迷于什么东西,不论那东西是好的还是坏的。他没有时间花在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上,他的时间都花在为实现他的绝妙目标而努力工作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