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理内心秩序,做好接纳不幸的准备(1 / 1)

为了获得幸福,我们必须先做好接纳不幸的准备;为了过得自由,我们必须先考虑身心被束缚时的滋味。只有对烦恼有所承担,心才能够安静下来。当我们不去和自己对抗,心灵就会轻松鲜活、强大无比。

一般来说,人们认为生活是一种挣扎,而挣扎的结果要么是“一切都完蛋了”,要么就是“这样不错”。全盘的否定、完全的肯定,都不是契合禅意的生活方式。禅的生活方式,是肯定之中有否定的。比如,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但并不是说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生活方式里,从而忽略了外面的世界。

同样是奋斗和挣扎,有人从中感受到的是生命的力量以及创造生活的快乐,有人感受到的却只有痛苦、失败、挫折等灰色经验。那些感受到生命力量和创造性快乐的人,就一定没有受挫的时候吗?当然不可能!只是他们选择把目光放在肯定、积极、正向的事物上,选择让自己的心情保持在从容、喜悦上。

如果你自己选择郁闷、惆怅、痛苦,那么谁也无法拯救你,即便你锦衣玉食,生活美满,也依然觉得人生无聊。所以,人生真的不是生来就无聊,而是被无聊的人过成了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他们把生活视作痛苦的根源,其实是他们自已心内的毒草尚未拔去而已。

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体验到“突破性”的生命感受。举一个最常见的事例:当你带着感情地完成了一天的工作,终于看到了自己期望中的成果,那时候你身心上再多的疲累也会瞬间消失。这就是一种突破性的感受,平常到我们几乎可以忽略掉了。虽然这并不是最强烈的突破性感受,但它依然让我们感觉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所以说,为何那些带着情感去生活、工作的人,更容易发现人生中的喜悦。

人的身心柔软之后,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你可以这样想:当你见到了自己钟爱的人,你的心都被温柔笼罩着;当你得到了自己中意许久的某件艺术品,你把它捧在手里都特别轻柔。对待生活,就应该用这样的心。虽然生活把我们摔摔打打,直到鼻青脸肿,但这并不是生活的本意。生活需要我们用柔软的心来对待,同时,我们也要用柔软的心来对待自己。

我们碰到生命本身的问题,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当问题出现时,任何遮遮掩掩的念头和行为都将导致问题重复出现。这就好比身体的某处出现肿瘤,如果只是服用药物止痛,那么一旦停止服用,病痛就又出现了。最干脆的方法就是切除掉它。我们生命本身存在的问题,也应如此对待。

当我们遭受挫折、打击时,首先要做的倒不是如何建立起乐观精神,而是不去指责他人、指责自己。受挫时,人们最先做的就是混乱指责,在指责中发泄自己的不满。但当他冷静下来之后就会发现,这种无端指责除了给他人带来心灵伤害、给自己增添心理压力之外,什么作用都起不到。所以你看,做一个心境从容、柔软的人,是多么重要。

我们总是在心底信誓旦旦地说要清除生活里的障碍,要排除万难迈向目标。可是,当真的面对问题时,我们要么是绕道而行,要么是以压抑、忽略的方式去看待。这两种心态都很容易把我们带到更为可怕的境地:身处险境而不自知。我们就好比温水中的青蛙,身在险境却被久已养成的无视险境的心态给毁了生活。

通常来说,我们在享受安逸生活时很少想到如何保持柔性的身心。只有当我们遇到了重大的失败、经济上的问题、某种很痛苦的疾病、亲人的突然离世等问题时,我们才想起要如何与这些痛苦和平相处,如何保持内心的柔软。其实这是因为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些痛苦和问题,如果没有过这种经历,我们依然还是沉溺在享乐之中而空虚度日。适当地经历痛苦,这对身心的磨炼是有益处的。

内心的秩序比外界的秩序更难以维持。毕竟内心的秩序无人可以看到,也就无人能够监管。唯有内心世界有了秩序,外部世界才能秩序井然。一个内心杂乱、整日昏昏沉沉的人,他的生活不可能清楚明白。他没有目的性地生活着,稍一遇到风浪就畏缩不前,如果有人告诉他,要用清楚明白的心来过生活,恐怕他还不以为然呢。

有些人对他人的帮助、关怀,并不是出于真正的慈悲或者善意,而是从对他人的关怀中找到自我存在的安全感。虽然这种人也在行善,也在做好事,但他们的内心是缺少力量的,他们依然很难从善意中体会到快乐。内心的快乐感受,必然是一个心灵充满力量的人才能感受得到的。这种快乐,不具有依赖性,但却具有传染性。

根植于我们内心的局限性东西,比如恐惧、焦虑、愤怒、困惑等,这些都不是不可清除掉的。要清除掉它们,不是说要强行忘记,或者压抑着它们,不使它们产生,而是应该多多地感受生命,不论是悲、是喜我们都要去感受。通过这种感受,我们会明白,再不幸的人生也会有甜蜜的片刻,再光明的生活中也能看到阴影。但如果因此就全盘否定生命,那真是太愚痴了。

元琏禅师早年追随首山禅师修学时曾说:“我从此再也不会怀疑禅师您说的道理了,但是,我也有自己的舌头,我愿讲出自己的体悟来。”首山禅师很高兴:“好啊,这说明你再也不会被他人的言行影响了。”一句“我也有舌头”,就表明他已经认识了自己。只有认识到自己,才能真正地坚持自己。

——摘选自铃木大拙《铃木大拙禅论集:历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