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释义】
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才能成为人们的尊长。
【智慧解析】
老子说,他掌握并保存着三件法宝,其中之一就是“不敢为天下先”,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不敢为天下先”并非不为,而是为而不争,谦让处后。老子认为,柔弱能够战胜刚强,不敢为天下先,反而能够达到成为天下先的目的。
春秋时期,齐景公手下有三位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然而,这三位勇士都居功自傲,越来越飞扬跋扈,甚至连齐景公都不放在眼里。相国晏婴担心他们闹事,于是向齐景公建议除掉他们。齐景公为难地说:“他们三人武艺高强,要除掉他们很难。”晏婴说他自有办法。
一天,晏婴叫人为三位勇士送去两个桃子,并告诉他们:“主公赏赐予最勇敢的人,谁的功劳最大,谁就有资格吃一个。”
公孙接说:“我曾陪主公外出打猎,制服过野猪与猛虎,我理当吃一个。”田开疆说:“我曾为齐国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理应也有我的一个。”古冶子见两只桃子已经被他们二人分了,十分气恼,愤愤不平地说:“我曾救过主公的命,可如今却吃不上一个桃子,我怎能受如此羞辱?”说完,拔剑自刎。
公孙接、田开疆大惊,羞愧万分说:“我们的功劳不如你,却先给自己分了桃子,实在太贪婪了。今天我们不死,是无勇的表现。”说罢,二人也拔剑自刎。
晏婴用两个桃子轻而易举地除掉了三个勇士。
争强好胜之心容易挑起争端,卷起巨澜,招来祸端。这三位勇士如果懂得“不敢为天下先”的道理,哪里会不明不白地命丧黄泉呢?越是争强越不可能强,真正的强者反而不争。做人要在低调中修炼自己,凡是能成就大事者,没有一个不是先静观其变,只有在水到渠成之时才果敢地行动的。
低调做人就是不要把自己的心理能量浪费在无谓的人际斗争中。即使你认为自己满腹才华,即使你认为自己的能力比别人要强,也要学会藏拙,这是一种能量的内敛,也是保护自己的有效手段。不卷入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忌,沉默地不动声色地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这才是最重要的。
曾国藩是湘军主要将领之一,当攻破太平军的天京城以后,曾国藩兄弟的威望达到极盛。曾国藩不但头衔众多,而且还指挥着 30多万人的湘军,节制着李鸿章麾下的淮军和左宗棠麾下的楚军,除直接统治两江的辖地,即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外,还节制浙江、河南、湖北、福建,以至广东、广西、四川等省。湘军水师游弋于长江上下,控制了整个长江水面。满清王朝的半壁江山已落入他的手中。
曾国藩还控制着赣、皖等省的厘金和几省的协饷。当时湘军将领已有十人位至督抚,凡是曾国藩所举荐的人,朝廷无不如奏除授。此时的曾国藩真可谓,权倾朝野,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山摇地动。
清政府为控制曾国藩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一方面迅速提拔和积极扶植曾国藩部下的湘军将领,使之与曾国藩地位相当,感情疏远,渐渐打破其从属关系;另一方面对曾国藩的部下将领和幕僚都实行拉拢和扶植政策,使他们渐渐与曾国藩分庭抗礼,甚至互相不和,以便于控制和利用。
在此情形下,曾国藩采取了积极的应对策略。主动向朝廷请旨裁减湘军,以此来向皇帝和朝廷表示忠心。他还奏请停解广东、江西、湖南等省的部分厘金至金陵大营,减少自己的权力。曾国藩的主动请求,正合统治者心意,于是朝廷顺水推舟同意遣散大部分湘军。又由于这个问题是曾国藩主动提出来的,因此仍然委任他为握有实权的两江总督。其实,也正是曾国藩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
让权减职之举,的确在相当程度上解除了朝廷对他的猜忌,而曾国藩最终也得以善终。曾国藩与清廷之间在政治上的这种交易与默契,当时朝野上下,没有几个人能够深刻地领会其意。
低调做人,并不是什么事情都退在后面,不是自己的利益被别人剥夺强占也不发任何声音,自己的人格被别人侮辱也不反抗,这不是低调,而是懦弱。低调做人,是不要太招摇,不要有点小本事就拿出来显摆,不要有事没事就往领导跟前凑,然后做出一副领导面前红人的模样,什么事情自己心中都要有数,要清楚,自己有本事慢慢拿出来用,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用,要乐于帮助别人,为别人服务。
人生在世,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险境,骄傲自大可能是最可怕的一种。处境卑微自然不幸,但却没有太大的危险,趴在地上的人是不会被摔死的。最可怕的情境是身处险峰而高视阔步,只谓天风爽,不见峡谷深。这正是人们骄傲时的典型情境。人一旦骄傲起来,纵有天大的本领,也不会有好下场。
《三国演义》里关羽勇猛威武,温酒斩华雄,匹马斩颜良,偏师擒于禁,擂鼓三通斩蔡阳,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清人毛宗岗称:“历稽载籍,名将如云,而绝伦超群者,莫如云长。”毛宗岗说关羽是古往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然而,这位叱咤风云、威震三军的一世之雄,下场却很悲惨,居然被东吴大将吕蒙一个奇袭,在仓皇中兵败失地,被人割下脑袋。
罗贯中说关羽是“龙游沟壑遭虾戏,凤入牢笼被鸟欺。”其实,追根溯源,是骄傲自大导致了他的失败。当诸葛亮提拔马超时,他却非常不满意,说马超算什么?怎能与我老关并列。孙权向他攀亲家,他出口便骂道:“犬子怎配虎女。”骄傲的关羽,一是结怨,二是轻敌,这是致命的缺点,可惜他直到被俘杀头时仍不醒悟。
一般说来,骄傲的人或多或少都拥有某方面的特长,总觉得自己有值得骄傲的资本。然而,每个人都有优点与缺点,倘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那长处就可能变成短处,就会成为羁绊自己脚步的绳索。
一个人的能力再大,终究还是有限的,缺乏众人的支持与协助,任何英雄人物都将一事无成。有一次,拿破仑过阿尔卑斯山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这是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边跟着许多士兵。倘若没有这些士兵,他只有被山那面的敌人捉住或赶回,那么,他的举动、言语也就都离开了英雄的界限了。
骄傲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小至个人,大至军队、国家,都千万骄傲不得。但凡在历史上有所作为的人,无一例外都是谦逊的。他们不以自己有所作为而忘乎所以,而是把自己摆在一个较低的位置,谦虚地请教他人,吸收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真正有才华的人是值得骄傲的,但他们大都很谦虚低调,而那些看上去不可一世的人,却只懂得做表面文章,就内在而言,不过是徒有其表。
谦虚是一种美德。为了赢得谦虚的名声而“谦虚”,就是虚伪;为了讨好他人而谦虚,就是卑下。我们不需要卑下的谦虚,也不需要虚伪的谦虚,只需要真实的谦虚。
不敢为天下先,反而能够达到成为天下先的目的。越是争强越不可能强,反而真正的强者都不喜爱争。做人要在低调中修炼自己,为而不争,谦让有礼,这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处世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