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能自居为大(1 / 1)

是以圣人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道德经·第三十四章》

【释义】

正由于得“道”的人不自居为大,所以它才是真正的至大。

【智慧解析】

老子认为,做人不能“自居为大”,正是由于其“不自居为大,所以它才是真正的至大。”而要避免“自居为大”,就必须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要多看到自己的不足,多看他人长处,也就是要谦虚做人。

在中国旧时的店铺里,是不陈列贵重的货物的,店主总是把它们收藏起来。只有遇到有钱又识货的人,才告诉他们好东西在里面。倘若随便将上等商品摆放在明面上,岂有贼不惦记之理?不仅是商品,人的才能也是如此。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才华出众而又喜欢自我炫耀的人,必然会招致别人的反感,吃了大亏而不自知。所以,无论才能有多高,都要善于隐匿,即表面上看似没有,实则充满的境界。

这也正符合了道家提出的“意怠”哲学。“意怠”是一种很会鼓动翅膀的鸟,别的方面毫无出众之处。别的鸟飞,它也跟着飞;傍晚归巢,它也跟着归巢。队伍前进时它从不争先,后退时也从不脱队。吃东西时不抢食也不落后,因此很少受到威胁。表面看来,这种生存方式显得有些保守,但是仔细想想,这样做也许是最可取的。凡事预先留条退路,不过分炫耀自己的才能,这种人才不会犯大错。这是现代高度竞争社会里,看似平庸,但是却能很好生存的一种方式。

自谦则人愈服,自夸则人必疑如果。你很谦虚,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那你就会快乐许多。当你尊敬他们的时候,他们自然会乐意将自己的学识、经验传授给你,同时又对你友善,使你不仅获得知识,又得到了温暖。人没有十全十美的,就像尺与寸一样,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所以当你与人相处时,应该学会谦虚,这样,会从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与效果。渐渐地,良好的口碑也就树立起来了。

谦虚做人必须凡事都做到心中有数,自己有本事要在最恰当的时候拿出来,即使成功了也不骄傲。因为你不被重视,你不显山露水,那么,你做什么事情都会没有阻碍,经过一段时期的积累,也就很容易走上成功之路。

从做事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只有具备谦虚的心态,才能谨慎处理各种问题,才能避免因为疏忽大意产生的严重后果。

正所谓“自谦则人愈服,自夸则人必疑”。在现代社会里,人们有了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通道,也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然而保持谦虚的姿态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显得更有必要。

做人不能以大自居,正是由于不以大自居,所以才是真正的至大。谦虚是一种美德,适度地运用谦虚,也是制胜的一个法宝。人类如果失去谦虚,就会变成自大,自大就会导致失败,这是最需要警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