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对眼睛的第一个要求:面对孩子的时候,眼睛一定要很专注,眼神也一定要有内容。
可以说,要在与孩子交谈的大多数过程中“不看眼睛不说话”。
与孩子谈话的时候,眼睛是比嘴巴更重要的交流工具。其实早有心理学实验证明,我们观察他人,总是先从眼睛看起。五官当中,眼睛也是传递真实信息最多的部位。只不过,一般来说,孩子们更相信眼神,大人嘛,更信任“利益关系”。
专注的眼神对孩子有很强的吸引力,他的好奇心会驱使他以同样的专注来看这双眼睛,他会不由自主地想:“这双眼睛里有什么意思呢?”
专注的眼神也会使孩子感受到庄重和严谨,使孩子下意识地聚拢心思,专心聆听。
专注的眼神其实也是一个交流的邀约——“我很认真哦,请你也认真看着我!”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因为自己内心美好的公平原则而回报以专注。
当然,交流的前提就是专注,很难想象,家长说话心不在焉,孩子爱答不理,这样的交流怎么会起到作用?但就是这样一个基本前提,很多家长都做不到。大家往往不重视与孩子的眼神交流,对孩子说话有很大的随意性,似乎觉得:“话说了,责任就尽到了,就该起作用了;没听进去,多说两次;还听不进去,那就是孩子自己不听话,该打屁股,怪不得家长了!”一次次毫无眼神交流的信口批评,又一次次地埋怨孩子“把大人的话当耳旁风”——如果自己都不看重自己的话,不要求自己在孩子最认真聆听的状态下说话,不有意识地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这里,又怎么能怪孩子不当回事呢?
父母很重视教育,无意中却表现出“完成任务”的态度,孩子当然也就不买账了!
跟孩子说话时,要尽量营造出适当的环境和氛围,让孩子看着家长,家长也能注视他的眼睛。排除所有打搅交流氛围的事物,让孩子除了听和说,没有别的选择。这样,孩子才能从家长的眼神中了解到家长对事情的重视程度和情绪感受,从而决定他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应对家长所说的话。
比如,吃饭的时候,可以开开玩笑,谈谈见闻,但这个时间段绝不适合用来跟孩子讲道理——看着饭碗,就听不进去;看着你,就吃不下去,两者对孩子都不好。让他吃饭吧,何必跟饭碗争孩子呢!
再比如,当着孩子的朋友,也不适合批评孩子——孩子眼睛看着家长,心里想的都是朋友们的失望、自己的面子,根本无法认真考虑家长的建议。没人会在失去尊严的时候听话,除非是奴隶。
至于有的家长试图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在看电视的时候,甚至在逛街的时候教育孩子,能有多大效果呢?
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专注地看着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意识到,孩子此刻正在家长的眼神当中搜寻蛛丝马迹!家长的心理状态,很容易被孩子探测到。所以,自己事先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胸有成竹地和孩子交流。如果自己考虑还不周全,还不能自圆其说就仓促地说出来,对孩子而言,就会感觉不过是些唠叨话,是家长发泄了一下情绪罢了,不会有多少教育意义。一旦孩子觉察到这一点,他立刻就会有这样的想法——“咳!别当真,妈妈只是心里不痛快随便说说而已。”
有的父母为了给孩子营造神秘感、树立权威形象,故意不看孩子的眼睛,也回避孩子的注视,让孩子总是处于一种捉摸不透、心里没底的状态中。在成人的世界里,这看起来似乎是个行之有效的策略,以此拉开与谈话对象的距离,使对方一直处于忐忑不安的猜测中而让自己占据交谈的上风。但是,正所谓当着真人不说假话。一旦面对重要的人时,我们不也一样得想尽办法增加接触,尽可能创造单聊的机会,创造眼神交流的机会吗?孩子,当然是重要的人,绝不能用对付泛泛之交的办法来应付。所以,从这点来看,回避眼神接触所创造的权威感并不是赢得孩子内心尊重的有效方法。在大部分情况下,长时间的“背对背”交往,只会让孩子产生一种对等的冷漠——“你不理我,我还不理你呢!埋着头听两句,算是给你面子吧!”
当然,交流也并非自始至终都要看着孩子,因为眼神并非唯一可以用来强化沟通的渠道,但在听孩子说话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尽可能专注地看着他;在自己说到重要内容时,不一定用重语气和重复来强调,但一定要用专注的眼神来强调。
可以说,在与孩子交谈的大多数时候,父母要做到“不看眼睛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