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畜肉、禽肉、鱼肉等都摆到寻常百姓的餐桌上,已经不是什么值得惊讶的事。但是经常吃肉的人们对肉类食物了解多少呢?这却算得上一个让很多人惊讶的问题。您心理肯定在暗想,吃肉还要了解?好吃不就行了嘛!其实不然,吃肉和吃蔬果一样,也有很多学问呢!好学的你准备好听课了吗?

美味自测——看看你会吃肉吗?

肉食是生活中不能缺少的食物,除了基本的新鲜和清洁要求外,你知道如何吃才健康吗?恐怕这个问题大家都很少考虑,那就赶快对比下面的食用方法看看你吃的肉是否营养健康吧!

1.腌腊熏烤肉要少吃

在腌腊熏烤类熟食的制作过程中,煤炭、汽油、柴油等燃料及肉中脂肪在不完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致癌物,所以要少吃。

2.冻肉的营养

冻肉在解冻时会有一些养分流失,影响肉品的营养与滋味,因此处理时可按照“快速冻结,缓慢解冻”的原则进行。

3.吃肉喝汤两兼之

一些人误认为喝汤最能充分摄取肉中养分,实际上炖汤时仍有很大一部分营养物质不能从组织细胞中渗出,因而如果仅是喝汤而不吃肉无疑是本末倒置。

此外还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在家中要备有两套刀案,切瓜果、凉拌菜或无需加热的熟食品与切生肉的刀案要分开,这样可以防止传播肠道传染病。

禁忌提醒——人是“杂食动物”,营养均衡才健康

在我们的饮食生活中,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素都是必不可少的,营养是否均衡,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例如长期不吃动物蛋白会再乘免疫力下降。长时间的纯素食一定会使得人体缺乏维生素B12、钙、铁、锌等微量元素,以至于对人体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

无论少了哪一种营养素对于身体来说,都意味着潜在的危险!营养是人体健康长寿的物质基础。因为人是“杂食动物”,所以保持膳食平衡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食素也好,食肉也好,均衡营养才是最重要的。

坏处一:导致不孕

近年来,吃素的饮食风尚渐为大众接受。尤其是体形较为丰满的女性,甚至把吃素当成了习惯,希望借此达到减肥的目的。不可否认,多吃素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的确对减肥有帮助。不过,女性经常食素,会对体内激素分泌造成破坏性影响,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不孕。假若女性不愿意生育能力受影响,那么在进行素食减肥前一定要三思而行,尤其是年龄超过30岁的女性,生育能力本身已经下降,更要谨慎行事。

坏处二:不利于降压

常听一些身患高血压病的朋友说:“我可不敢吃肉,否则血压更高了。”生活中,他们严格素食,拒绝任何荤腥。实际上,这样既不利于健康,也不利于高血压的控制。相反,吃肉类和蛋类,可以增加血管的营养,保持血管良好的弹性。严格素食,一点肉都不吃,拒绝一切动物蛋白和脂肪的摄入,其结果是血管弹性变差。血液中的血脂如果偏高,是可以用药物驱除的,假如血管弹性变差,就很难恢复了。而血管弹性差的结果会导致血压居高不下。

既然吃肉和吃素同样重要,那我们就得慎重对待肉类食物,可是你知道怎么才能做到健康地食肉吗?一起来看看哪些是你没注意到的吧!

猪肉啊,我该怎样对待你?

猪肉是我们饭桌上的常见肉类,但是恐怕还有好多关于猪肉的注意事项是许多人不知道的,下面这四条你都知道吗?

1.食用猪肉后不宜大量饮茶,因为茶易造成便秘,而且还增加了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的吸收,影响健康。

2.在肉铺中往往有上肉、中肉分别标示,此时只要看肉的颜色,即可看出其柔软度。同样的猪肉,其肉色较红者,表示肉较老,此种肉质既粗又硬,最好不要购买,而颜色呈淡红色者,肉质较柔软,品质也较优良。

3.生猪肉一旦粘上了脏东西,用水冲洗是油腻腻的,反而会越洗越脏。如果用温淘米水洗两遍,再用清水冲洗一下,脏东西就容易除去了;另外,也可拿来一团和好的面粉,在脏肉上来回滚动,很快就能将脏东西粘走。

4.种猪肉质量低劣,煮不烂,味道差。

怎样挑选和食用牛肉

牛肉是一种高蛋白食品,蛋白含量比猪肉、羊肉蛋白质的含量高。牛肉瘦肉较多,脂肪的含量比猪肉、羊肉少。牛肉还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种很有营养价值的食品。

新鲜牛肉,肉质较为坚实,并呈大理石纹状;肌肉呈棕红色,脂肪多为淡黄色,也有深黄色;筋为白色。选购时,牛肉表面有光泽,肉质略紧且有弹性,气味正常,为新鲜牛肉;若牛肉为深紫色并发暗,表面有粘性物质粘手,或发霉,有异常味,则表明牛肉不新鲜。牛肉既不易煮熟也不易煮烂。可在煮牛肉时,将已去掉茶汁的浸泡茶叶(少量),用纱布包裹好放入锅中同煮,牛肉则会很快煮熟和煮烂,又不致影响牛肉的鲜香味。

你会正确食用鸡肉吗?

鸡肉鲜香花嫩,较红肉(如牛肉、猪肉)更有营养,但是对于鸡肉的食用,我们常常存在着不同的误解,以下几种则是最为常见的。

1.鸡皮很油,含脂肪多,应在烹饪前去掉。

这样做不仅会破坏鸡肉的美味,同时,在鸡皮和鸡肉之间有一层薄膜,在保持肉质水分的同时也防止脂肪的外溢。所以,在烹制后去皮才是正确的。

2.鸡胸肉的脂肪含量要比鸡腿肉低,所以鸡胸肉比鸡腿肉更健康。

其实只要把鸡皮去掉,鸡腿肉的脂肪含量还是相对较低的,而且鸡腿肉含铁比胸肉多,味道也要比胸肉好。

3.黄皮鸡要比浅色皮鸡的脂肪含量来得低。

事实上,鸡皮的颜色是由饲料决定的,跟营养价值、味道、鲜嫩度及脂肪的含量都无关。

4.烹制好的鸡肉,如果一旦鸡骨周围发黑,就说明熟鸡肉变质了。

在烹饪鸡肉时,黑色的营养色素会从骨头中渗出,它含铁,可以安全食用。因此鸡骨周围发黑并不意味着熟鸡肉变质。

海鲜,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

你知道吗?来自大海的新鲜美味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大快朵颐的。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应适当多吃海鲜,最好是保证每周两三次,每次100克左右。因为海鱼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减少老年人患冠心病、高血压和中风的几率。由于海鲜中的汞含量随着污染越来越高,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如果常吃海鲜,会影响胎儿和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最好不要吃金枪鱼、剑鱼等含汞量高的海鱼。患有痛风、关节炎和高尿酸血症的病人也应少吃海鲜。因为海鲜中嘌呤含量较高,病人吃了以后会加重病情。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人也应少吃海鲜,因为海鲜含碘量较高,过高的碘更对健康不利。过敏体质的人应慎食海鲜,因为除了避免食用特定的过敏源之外,海鲜过敏并没有很好的预防方法。

健康吃海鲜的3个细节

1.海鲜不能与寒凉食物同食

海鲜本性寒凉,最好在食用时避免与一些寒凉的食物共同食用,比如空心菜、黄瓜等蔬菜,饭后也不应该马上饮用汽水、冰水、雪糕这一类的冰镇饮品,还要注意少吃或者不吃西瓜、梨等性寒水果,以免导致身体不适。

2.吃海鲜不宜喝啤酒

海鲜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含有嘌呤和苷酸两种成分;而啤酒则含有维生素B1,它是嘌呤和苷酸分解代谢的催化剂。边吃海鲜边喝啤酒,容易造成嘌呤、苷酸与维生素B1混合在一起,发生化学作用,会导致人体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增加,破坏原来的平衡。尿酸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以钠盐的形式沉淀下来,容易形成结石或引发中风。

3.海鲜忌与某些水果同食

鱼虾含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物质,如果与某些水果,如柿子、葡萄、石榴、山楂等同吃,就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而且水果的某些化学成分容易与海鲜中的钙质结合,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不易消化物质,这种物质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海鲜与这些水果同吃,至少应间隔2小时。

膳食营养——合理烹调鱼蛋肉

鱼蛋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但是如果烹饪方法不当,营养物质极易在烹饪过程中被破坏。

鱼类和其他水产动物常采用的烹调方法有煮、蒸、烧、炒、熘等。煮对蛋白质起部分水解作用,对脂肪影响不大,但会使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溶于水中,因此汤汁不宜丢弃。蒸时食物与水接触比煮要少,所以可溶性营养素的损失也比较少。烧有红烧、白烧、干烧等,对营养素的影响与水煮相似。

经常采用的蛋类烹调方法是煮、炒、蒸等。在加工过程中,蛋类的营养素损失得不多。但是蛋类不宜过度加热,否则会使蛋白质过分凝固,甚至变硬变韧,影响口感及消化吸收。

畜、禽肉的烹调方法较多,如炒、烧、爆、炖、蒸、熘、焖、炸、熏、煨等。炒的方法使用最广泛。其中滑炒和爆炒一般要在炒前挂糊上浆,对营养素有保护作用。炖的方法是用慢火对某些老、韧、硬的原料进行长时间加热,使食物酥烂脱骨、醇浓肥香。焖的方法也是用小火长时间加热,使原料松软成熟。在炖和焖的加工过程中,蛋白质会发生轻微变性,纤维软化,胶原蛋白变为可溶性白明胶,更易使人体消化吸收。但由于加工过程中加热时间较长,也破坏一些对热不稳定的维生素,如维生素C、B1、B2等。

食物在烹调时遭到营养损失是不能完全避免的,但如果采取一些保护性措施,则能使菜肴保存更多的营养素。如用淀粉或鸡蛋上浆挂糊,就可以使原料中的水分和营养素不致大量溢出而减少损失,而且不会因高温使蛋白质过度变性、维生素大量分解破坏。又如加醋。有的维生素有耐酸不耐碱的特性,因此在菜肴中放些醋,也可起到保护维生素的作用。醋还能使原料中的钙溶出,增加人体对钙的吸收。在食物制作中应尽量避免油炸和烟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