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小故事集锦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道光19年已是公元1839年,对于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而言,内忧早起,外患将至。然而,上层统治者还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将知识分子的报国梦想一次次践踏。
这一年,一位出生于南方,在京城旅居多年的官员内心的愤愤不平越来越不可开解。朝廷衰败,人民困苦,统治者既意识不到,也体察不到。既不满朝政,又官职微小而无能无力,他感觉到,离开是唯一的归途。于是,他以父母年事已高,要回老家尽孝为由,踏上了南下的路。途经的路上,他只见满眼田园荒芜,民生不振,他也只得摇头叹息。
一场长途跋涉之后,他总算进入了江苏境内,家乡已不遥远。这一日,他来到了镇江的南郊。他见人群熙熙攘攘,很是热闹,走近一看,才知道原来此地正在举行仪式,要向玉皇大帝和雨神祈降。怪不得这一路过来,见田地里几乎没什么作物,原来是长久不雨,他在心里默默叹息。
人群中间,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握着笔凝思,准备书写祈雨的文章。他也凑进人群去,想看看文字的内容。突然,这个老者把笔一放,双手合十地念道:“阿弥陀佛,大手笔来也!”原来这位老者认识这位辞官归田的官员,想让他来替写这祈文。他心中明白,这世间的灾难多是人为造成的,是由于统治者的昏庸无道、用人不当,祈雨是无济于事的,即使天降甘霖也只能救一时之急,如果国家不改变用人制度,不解决用人问题,整个国家都是没有明天的。
他欣然接受了邀请,接过老者手中的笔,挥毫写下了一首诗篇: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首诗,现早已流传了一个多世纪。这个人,也被国人铭记了一个多世纪,他就是龚自珍。
禁烟义士
龚自珍和林则徐是很好的朋友。1838年底,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派遣他去广州查禁鸦片。
龚自珍对林则徐的禁烟主张非常支持。他当时正在北京做官,两位好友面临分别。林则徐临行之时,龚自珍给了他一封建议书,对他说道:“如今鸦片流毒全国,骗人钱财,害人性命,但凡有爱国心之人谁不痛恨?到广州以后,你一定要对那些吸毒者、贩毒者以及帮助洋人的汉奸严加惩处,毫不留情,一定要彻底禁烟才好!”面对好友的殷殷嘱托,林则徐郑重点头许诺。“依我看,禁烟之后,那些洋人绝不会甘心,定会伺机报复。一定要抓紧练兵,修整武器,加强防卫。如果他们胆敢动武,就迎头痛击,决不妥协。我希望在我们中国能出现物力充实,货价稳定,人心安定的局面。”龚自珍又说道。
在去广州的路上,林则徐反复研读了龚自珍的建议书。他越看越兴奋,他从书中的字里行间看到了一颗火热的爱国心。他给龚自珍回信说:“你的建议非常珍贵。如果没有远见卓识,是写不出来的,如果没有深切的爱国情感,也是不肯写的。你的话,给了我力量,使我禁烟的决心更加坚定。前面就是有刀山火海,我也要闯它一闯!”。
龚自珍名诗名言选录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
药方只贩古时丹。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