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的理论渊源
心学是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到孟子。它兴于宋朝理学家程灏,发扬于陆九渊,王守仁集其大成。王守仁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心学”之名,并以“致良知”为心学宗旨,心学开始有了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王守仁心学的形成与理学密不可分。一来,程朱理学造成的社会沉疴是王守仁寻求治世良方的推动力之一。二来,王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朱熹理学思想的纠正和生发。
王守仁生活的明朝社会,政治、经济都在经历空前的动**。正如王守仁自己评说的那样,“天下事势如沉疴积痿”。他认为,政治、经济的动**是由社会道德的沦丧造成的,而道德沦丧的原因,就在于学术不明,而学术不明的原因,又在于朱熹理学的流弊。因此,为了肃清学术流弊,为了解救明王朝的社会危机,王守仁开始潜心探索心学理论。
朱熹思想对王守仁的影响非常重大。
王守仁从早年就开始接触和学习朱熹思想。吴与弼是明初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对朱熹理学有所继承和发展。王守仁曾向吴与弼的弟子,明代著名理学家娄谅问学。娄谅的格物之学在表面上来源于朱熹,事实上,在师父吴与弼的影响之下,娄谅的格物之学已带有心学色彩。因此,朱熹求学于娄谅,实际是在心学的影响下治学。
在读遍朱熹的著作之后,王守仁发现了朱熹思想“物理、吾心终判为二”的矛盾,由此产发了在事事物物上穷理,如何能明吾心之明德的疑问。
王守仁从方法论入手,揭露了朱熹理学思想的矛盾。朱熹提出“格物致知”的根本目的,是要“明吾心中之全体大用”,即“明明德”,但他提出的方法无法达到这个目的。王守仁曾按照朱熹的说法进行格物,结果“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停留的三年,王守仁取得了不错的思想觉悟,“乃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与朱熹一样,王守仁也提出“圣人之学”,其根本目的也是让人们明心中“全体大用”,但王守仁从方法上克服了目的与手段的矛盾。他认为,若按朱熹的“格物穷理”的方法去“格物”,必然“繁难而无效”,只能“劳思致疾”,或者成就记诵词章之学,充其量得个“义袭而取”的功夫,与自己身心无益。基于这种认识,王守仁提出了在自己身心上下工夫的心学方法。
事实上,王守仁思想相较于朱熹思想,两者的分歧除了方法的不同,还有本体思想的不同。
朱熹把为学的内精炼地概括为“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他企图将“心”与“理”合一,提出了“心与理一”的思想。然而,由于把“物理”与“吾心”作了内外之分,朱熹本人并没有完成这个任务。朱熹的失败在于他的哲学思想的理本论的不彻底性。他一方面强调“心与理一”,另一方面又认为理散在万事,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心理为二”的结论。王守仁非常深刻地看到了这一点,他说:“晦庵谓‘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是其一分一合之间,而未免已启学者心理为二之弊。此后所以有专求本心遂遗物理之患,正由不知心即理耳。夫外心以求物理,是以有暗而不达之处。”王守仁认为朱熹虽没有认定“心理为二”,但由于说法不直接明白,因此很容易导致“心理为二”之弊。在王守仁看来,要避免“心理为二”之弊,就要明了“心即理”的道理,就是应从“理本论”转为“心本论”。他提出,“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我说个心即理,要使知心理是一个,便来心上做工夫。”王守仁将朱熹的“理本论”转为“心本论”,也就从根本上克服了朱熹思想体系的矛盾。
一般认为,王守仁的心学思想来自陆九渊,故称陆王学派。然而从理学至心学的演变过程来看,它还同朱熹哲学有直接关系。他克服了朱学本身的矛盾,又继承了朱熹哲学中的心学思想。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王阳明继承了陆学,但他的心学比陆学精致得多;克服了朱学的矛盾,其心学比朱熹彻底得多。他把陆学的简易工夫和朱学的精致论证融合一体,兼取其长。这样,就形成了他的心学既有简易的工夫,又有精密的论证的特点。
王守仁的心学思想还受到佛教禅宗的影响。他“幼笃志二氏”,认为“二氏之学,其妙与圣人只有毫厘之间”。佛教的“明心见性”之说和“机锋”之类在他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随处可见。
王学的发展分化及现代心学
王守仁的心学主张由其学生继承和发扬,并以讲会的形式传播于民间。王守仁之后,有王学七派。从学术宗旨来说,王门各派后学均以阐发阳明学说为己任,尤其以发挥“致良知”说为重点,对“良知”本体的性质特点及“致良知”的途径,都作了具体的探讨。
右派又称江右学派,指的是明代中后期江西一带的王门后学,代表人物有聂豹、徐阶、邹守益等。江右学派是当时最有影响的王门学派之一,享有“王学正宗”的称誉。
南中王门学派是广布于“南方”的王守仁门人的一派,代表人物有戚贤、朱得之、薛甲等。该学派认为“心”即“良知”,是世界的本体,“万物皆具于心”,“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地万象,吾心之糟粕也,所谓心者,非今一团血肉之具也,乃指其至灵至明能作能知,此所谓良知也”。他们认为良知与知识不同,“良知是天命之性,至善者也。知识是良知之用,有善有恶者也。”又认为天命之性,能生万物,天命之性却又不与万物匹比,所以叫做“独”,这就是“心之灵”。“此心之灵,天理人欲,毫忽莫掩,又谓之独知”。又认为循“天理”,去“习气所蔽”即“致良知”。说:“慎独即是良知”。时时不忘遵循“天理”,使“念虑觉识”和“视、听、言、动”,“不为习气所蔽,即是致良知”。该学派认为“感物为格”。说:“格物之为感物,彰彰明矣”。“夫不能感物者,必其知有未致”。该学派主要著作有米得之《语录》,薛应脐之《薛方山纪述》,恭甲之《文集》《心学渊源》等。
粤闽王门学派代表人物有方献夫、薛侃,主要学者还有杨骥、周坦等。该学派认为,“心”是世界的本体。所谓“天由心明,地由心察,物由心造”。又提出认识人应从“可见可闻”入手。说:“学不明,世儒只在可见可闻、有思有为上寻学,舍之,便昏债无用力处”。“道本家常茶饭,无甚奇异”,“世人好怪,忽近就远,舍易就难,故君子之道鲜矣”。在社会伦理观方面,提倡舍生取义。说:“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忘躯求道之意”,“重生是养口、体者也,成仁取义是养大体者也”。儒家这种“舍生无欲”与佛老不同。佛老“二氏之敝,在遗伦”。即儒家舍生是不借以最大代价履行社会义务,而佛老的空无是逃避社会责任。该学派主要著作有薛侃之《语录》,薛侃门人之《研几录》等。
北方王门学派的主力军是洛阳王学。此派学者在学宗阳明的基础上多有发明,为阳明心学北移做出了巨大贡献,一时蔚为北方大宗。它即是阳明心学在北方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学派,也是传承“洛学”的重要学派。
楚中王门学派是流行于湖南一方的王守仁门人学派,代表人物有蒋信、冀元亨等。
该学派主张“心”是世界的本体,心产生“气”,即“太”,“气一分殊”产生世界万物。它认为“人除却血肉,只有这一片精灵唤做心”。“命之曰心,本取主宰之意,心之活泼泼处是性。”“宇宙浑是一块气”,亦称“太和”,源自于“穆”,即无或默,源自于“命”,源自于“道”,源自于“诚”,源自于“太极”,穆、命、道、诚、太极皆同义,总之是“一个神理”。从“心”来看,便看到“心”产生“气”,“心”活泼拨的性质便是“天性之命”。事物同出于一个“太和”,所以形形色色,原因是“气一分殊”。又认为释学为“空”,儒学为“空处见实”。说:“要之,圣学与释氏,智原是不同,释氏只要见一个空,圣人却是于空处见万物一体。自身与万物一例,所以此心便无所不贯,人伦日用,何处容增减一毫?”该学派主要著作有蒋信著《桃冈日录》。
左派又称浙中王门学派,代表人物有钱德洪、王畿等。该学派认为“良知”说是当世学术的精髓。认为,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以唤醒人心,求“仁”就是孔氏学说的精髓;战国时期,孟子又提出“义”,没有“义”,“仁”无由达到,“义”便是孟子学说的精髓;晋梁以来,佛老泛滥,宋儒遣复古礼,执“礼”便是宋儒学说的精髓;王守仁提出“良知”,以“良知”启迪天下,使知物理不外于吾心,“致知”便是今日学术的精髓。(黄宗羲:《明儒学案·浙中王门学案》,本文下同)学术精髓都是因时而立,该派固守师说,坚持以先天统后天。主张“和而不倡”,说:“吾人之学,切忌起炉作灶,唯知和而不倡,应机而动。故曰‘乃见天则,有凶有咎,皆起于倡’。”认为“正心为先天之学,诚意为后天之学”,“心”即“良知”,是框定世界万物的规矩或标准,一言蔽之,是“先天统后天”。还说:“谨独(慎独)即是良知”,“良知不由学虑而能,天然自有之知也”。该学派著作有王畿《论学书》《语录》《致知议辨》;钱德洪《会语》《论学书》。
泰州学派由明代学者王艮开创,又称“左派王学”,该派学说简单易行,易于启发市井小民、贩夫走卒,极具平民色彩,故流传甚远。泰州学派以“百姓日用即道”为标揭,阐述“满街都是圣人”,“人人君子”,“尧舜与途人一,圣人与凡人一”,“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庶人非下,侯王非高”。虽被斥为异端,却道出了小市民的心声。其门下有朱恕、颜钧、王襞、罗汝芳、何心隐、李贽、焦竑、周汝登等人。
这个近当代心学,主要有贺麟的“新心学”和陈复的“盘古心学”。
贺麟是中国近当代著名哲学家,是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新心学”于20世纪40年代由贺麟建立。“新心学”融通了中西文化,是中国陆王心学与西方新黑格尔主义相结合的产物。贺麟新心学思想体系的特点之一,就是调解两个对立面,使之融和合一。新黑格尔主义以主观唯心主义来代替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以形而上学来修正黑格尔的辩证法。他的“儒家思想的新开展”的论述、知行合一新论与直觉论、‘心即理’的唯心论,构成了他哲学思想的主要部分。代表贺麟新心学的著作有《文化与人生》和《近代唯心论简释》等。
中国传统儒家的学脉自清末已经全然中断,西学东渐的过程里,中国的圣人学问开始“哲学化”,因而有新儒家的诞生;然而,回归成圣的本来面目,才是儒家能对混乱的世局与世人能张开的贡献。因此,陈复重新提倡心学,继承阳明学的道统,再开“盘古心学”,创办书院讲学,教育弟子,并组织“心学联合论坛”,透过网路论学来从事生命教育。
盘古心学的创生使得心学开始有新的动能,这种心学包容儒释道传统三教思想,兼容新世纪思潮,分析心理学、海德格存在哲学以及各大宗教思想,大力著墨儒学深刻的灵性层面,而蕴生出极其特殊而新颖的儒学面目。盘古心学的特征,其思想要点在于对“内圣外王”的路径有清晰诠释,与孔子、孟子、阳明子一脉相承,认为“本体”即所谓的仁、性善及良知,并凝练出一套本体工夫论,透过观念工夫和实践工夫臻至天人合一的冥契道境,进而开展出以心性为基础的外王事业。陈复重新诠释《大学》,作《子曰大学》及《盘古心经》及传;更聚焦于“自性”与“自我”的辩异,以弭阳明后学狂禅之弊。欲以呈现儒学于当代崭新的灵性风貌。
陈复生著有《狂飙的思想》《申子的思想》《慎子的思想》《生命的学问:陈复心学书札》《大道的眼泪:心学工夫论》与《心灵的学校:书院精神与中华文化》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