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平概述
出生儒学世家 涉猎各家学说
朱熹生于宋高宗建炎4年,即公元1130年,卒于宋宁宗庆元6年,即公元1200年。朱熹祖籍徽州婺源,即今天的江西婺源县,出生于福建南剑龙溪县,即今天的福建南坪。朱家祖辈世代为官,是“婺源著姓”,“以儒传家”,可谓名家望族、书香门第。
朱熹的父亲朱松不到20岁就中了进士,担任建州政和尉,后来改迁秘书省校书郎。朱松师从宋代著名理学家罗从彦,是一位出色的理学家,拥有不少著作。朱熹出生的这一年,父亲朱松丢了官职,只得以教学为生,家境日渐困难。朱熹14岁时,朱松不幸辞世,朱熹遵照父亲遗嘱,投靠父亲生前好友刘子羽。
父亲从小就对朱熹的教育十分认真。据《宋史》记载,朱熹从小聪颖、有悟性,而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父亲是在程颢、程颐理学思想的教育下成长、成才的儒生,朱熹也自幼树立了按照儒家学做圣贤的目标。《朱子年谱》记载,10岁的朱熹就“厉志圣贤之学”,每天如痴如醉地攻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他的勤奋换来了他学习上的飞速进步。朱熹18岁时就考上了乡贡,19岁又考中了进士,之后更是加倍地勤奋读书。24岁时,朱熹徒步数百里,求学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程颐再传弟子罗从彦的高才弟子李侗。朱熹拜师李侗之后,便潜心于理学的研读,很快成为李侗的得意门生。李侗对朱熹赞誉有加,说他:“颖悟绝人,力行可畏,其所诧难,体人切至,自是从游累年,精思实体,而学之所造亦深矣。
朱熹是宋代的儒学大家,被当世之人和后人尊称为朱子,但朱熹的学识远不止儒学一家。朱熹是一位知识非常广博的大学问家,他的读书涉猎十分广博,除了“四书”“五经”之外,对先儒作品,乃至诸子百家、禅、道、《楚辞》、兵书和史书等无不涉猎,并且还吸取了许多自然科学知识。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读书、讲学和注释儒家经籍,学术上的成就卓然。
仕途不畅 为官亲民
朱熹从20来岁开始自己的仕途生涯,直至71岁去世,共被授官20余。由于朝廷权臣当道,朱熹为官多遭排挤,他或辞而不就,或出任地方小官,总计也只在朝做官40天,在地方上做官不过10年。由此可见他仕途的坎坷、不顺。
在各地做官期间,朱熹表现出了过人的卓识远见。他不畏强暴,极富魄力,敢于与邪恶势力作斗争,为人民争取安稳的生存环境。朱熹还提出了一些补救时弊的正确主张,这虽然出发于巩固宋朝统治的基础,却也显示了朱熹的正直和远见卓识。
公元1167年秋,福建发生大水灾,朱熹奉朝廷之命前去视察灾情。他遍访当地山川,发现“肉食者漠然无意于民,直难与图事”。由于灾情严重,粮食无收,地方官员又不认真救济,因此每到次年青黄不接之时,就会发生饥民暴动。朱熹和知县共同要求地方豪富用藏粟救济灾民,朱熹又请求朝廷以“六百斛赈济”,饥民暴动才得以平息。朱熹由这次事件想出了建立“社仓”的办法,并建议朝廷广为推行,作为解决青黄不接之时农民口粮问题的机构。设立“社仓”可以防止农民暴动,朱熹对此也进行了积极的试点,但这一做法有损官僚地主和高利贷者的利益,因此无法广为推行。
朱熹做官善于体察民情,了解民间疾苦。作为朝廷官员,维护封建剥削制度是他的任务所在,但他又竭力反对那种“竭泽而渔”的政策。公元1178年,他就任南康。这年恰逢灾荒,朱熹发布了《劝谕救荒文》,劝导富裕之家要同情和救济他们的佃客,将余粮以公平的价格和足够的斤两开卖给农民,不使有“流移饥饿之患”。同时,他要求农民“各依本分,凡事循理”,不要离乡流亡。若有不轨,“定当追捉”。他又上奏朝廷,恳请免征灾区的税钱,并要求上级拨下钱粮修复长江堤防,缓解口粮问题。朱熹由此得出经验:要安抚百姓,就要必须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