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孔子智慧拾珠(1 / 1)

十大思想家 秋至乐 1517 字 5天前

孔子小故事

颜回失冠

颜回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勤奋好学、品德优秀,深得孔子的喜爱。

一天,颜回上街办事,看见一家布店门口被围得水泄不通。他满腹狐疑,于是过去打听,原来是买布的与卖布的发生了纠纷,两人正在那里争吵。

颜回听见买布的大叫道:“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什么要我二十四个钱?”他于是走到那买布人跟前,先向他施了一礼,然后劝说道:“这位大哥,三八二十四,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请不要吵啦。”

这买布的却不服气,说要找孔子去评理。颜回胜券在握,问他说,如果先生也说是买布的错了,要怎么办。那买布人说如果错了,就把自己头上的帽子输给他。颜回同意了,并说如果是他错了,就把自己的帽子输给这买布人。

两人打着赌找到了孔子。孔子问明了情况,微笑着对颜回说道:“三八就是二十三呐!你输啦,把帽子取下来给人家吧!”

颜回听了,又是不解,又是不服,但他一向尊师,从来不跟孔子争辩,于是只能老老实实地摘下了帽子。那买布人拿着帽子得意地走了,颜回的面色却不甚好看。

颜回虽然表面上服从孔子,心里却以为他老糊涂了,不想再跟着他学习了。第二天,他借故说家中有事要回,孔子也准了他的假。临走,孔子向他嘱咐道:“千年古树莫存身,杀人不明勿动手。”颜回依旧恭敬地应说:“记住了。”

颜回行到半路,突然风起云涌、雷鸣电闪,眼看着大雨将至。他正想要钻到路边大树的空树干里避雨,却猛然记起了先生的“千年古树莫存身”。他心想道:师徒一场,再听他一次吧。于是,他又从空树干中猫着腰跑了出来。结果刚走开不远,那棵古树就被一个炸雷劈了个粉碎。颜回大吃一惊:先生的第一句话应验了,难道我还会杀人?

他一身狼狈地赶到家中,已是深夜时分。为了不惊动家人,颜回用随身的宝剑拨开了妻子住室的门闩。他轻手轻脚地走到床前一摸,结果**睡着两个人。他顿时心生无名之火,正举剑待砍,又猛然想起了先生的“杀人不明勿动手”。于是,颜回压抑着愤怒,点起灯一看,原来**睡的是妻子和妹妹。

天一亮,颜回就一刻不停地回到了孔子的住处。他“扑通”一声下跪,感激地说道:“先生,您的两句话救了我,我的妻子和妹妹呐!您怎么会知道要发生这些事呢?”

先生过来将他亲切地扶起,微笑着解释道:“昨天天气燥热,估计会有雷雨,于是提醒你‘千年古树莫存身’。你负气而走,还随着带剑,于是告诫你‘杀人不明勿动手’。”颜回听了,佩服万分,又为自己负气离开而感到羞愧。

孔子见状,开导说:“我知道你回家是假,以为我老糊涂了,不愿再跟我学习是真。你想一想,我说三八二十三对,你输了,不过输个帽子。但如果是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啊!你说是帽子重要还是人命重要?”

颜回恍然大悟,又一次跪倒在先生面前,动情地说道:“先生重大义而轻小是小非,学生还以为老师是因年事已高而糊涂了呢。学生惭愧万分!”

从此,无论先生去到哪里,颜回再也没有离开过先生。

夫子问志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弟子陪侍着先生闲坐。

孔子发问道:“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你们就不敢说话了。你们平时闲居时总说:‘没人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打算做些什么呢?”

子路急忙抢先答道:“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国家,夹在大国之间,会有他国的军队来侵略它,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它,三年之后,我就可以使国中之人勇敢善战,而且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又问道:“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去治它,可以使百姓富足。至于礼乐教化,我只能等待修养更高的君子来推行了。”

“公西华,你呢?”夫子又问道。

“我不敢说能够胜任,只能说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司仪。”

孔子听了,又问道:“曾点,你怎么样?”

曾点正在弹琴助兴,听了先生的发问,他弹琴的声音渐渐稀疏了,最后“铿”地一声舍琴起身,谨慎地回答道:“我和他们三位所说的不一样。”

孔子笑着说:“这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于是说道:“暮春时节,穿上已经做好的春服,我愿和几位成年人,以及几个少年,在沂水河里洗澡,然后在舞雩台上吹风,再一路歌唱着回来。”

孔子闻言,点着头长叹道:“我赞成曾点啊!”

等到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都出去了,曾皙趁机问夫子道:“他们三人的话怎么样?”孔子答说:“也就是各自谈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不解道:“那您为什么笑子路呢?”

孔子答说:“治理国家要用礼,可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我因此笑他。难道冉求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怎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了?难道公西华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国的大事又是什么?如果公西华给诸侯做小相是小事,那么谁能够做成大事呢?”

孔子名言选录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坦****,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巧言令色,鲜矣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