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仁”“礼”之书
《论语》一书,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孔子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的集中体现。《论语》是我国语录体散文的开创者,是我国汉语文章典范性的发源地。
全书总共20篇,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主要记述了孔子的言论,描述了孔子的风采。书中所记的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论语》善于以神情、语态、举止来展示人物形象,又有关于书中人物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孔子是全书描述的中心人物,南北朝时期刘勰在其著作《文心雕龙》中有言:“夫子风采,溢于格言。”以孔子为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率直鲁莽的子路,温雅贤良的颜回,聪颖善辩的子贡,潇洒脱俗的曾皙等,全都个性鲜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班超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南朝梁萧统所编《文选》中,也引言说:“昔仲尼既没,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可见,“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此外,我们也可由此得知,《论语》的书名自古有之。
《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历经秦始皇焚书坑儒,西汉时期《论语》只有口头传授以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有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有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有21篇。西汉末年,曾为帝师的西汉学者张禹精治《论语》,以《鲁论》为基础,参考《齐论》,合而为一而另成一论,被称为《张侯论》,成为当时的权威读本,并受到了后世的尊崇。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创作《论语注》,即是今天的《论语》版本。《齐论语》《古论语》现已亡佚,现存的《论语》共20篇,492章,记录了孔子与弟子及世人谈论之语约444章,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自汉代以来,便有不少人为《论语》作注解。《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五经”。“四书五经”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必读书目,而《论语》更是多朝学子求学入门的启蒙书,只有读了《论语》,才能进一步学习“五经”,才能进一步追求学问的更高境界。历朝历代都有不错的、影响较大的《论语》注疏,如魏何晏注、宋邢昺疏的《论语注疏》、宋朱熹的《论语集注》,清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以及民国时期程树德的《论语集释》、当代学者杨伯峻的《论语译注》等。这些书目可作为我们阅读《论语》的参考书,但是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汉姆雷特”,《论语》究竟讲述的是怎样的社会、人格理想,我们应该都会在阅读之后各有见解、各有所获。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真实记录和生活表现,内容涉及了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中的许多篇章、许多论断,都对现代人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如何做人的问题,是《论语》谈论的一个重要问题。综合书中的相关篇章,我们应遵循以下原则做人:要正直磊落、要重视“仁德”、要重视个人修养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行为光明磊落,要“克己复礼”“恭、宽、信、敏、惠”,要“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进一步地,若想成为孔子所敬重的“君子”,我们要谨遵君子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要求。首先,“君子不器”,君子应具备多种才能、品德,以道义作为做人的根本,按礼仪来实行,用谦逊来表达它,用忠诚来完成它。再者,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到重义避利,追求道义。君子一要随时注意戒除个人的欲念,二要在处事过程中带有敬畏之心,防止肆无忌惮,三要凡事认真处理,随时严格要求自己。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追求道义是君子精神的真正体现,是君子与小人的本质区别。最后,“君子不党”,君子之间的交往应该做到“周而不比”“和而不同”,即君子之间方方面面都很周全,却不去相互比较,又于和谐的关系之中存在着不尽相同的观点。
《论语》中纪录了大量的孔子的言行举止,这些正是孔子教育理念的最直接体现。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了他之后的世代中国人。《论语》一书中的教育思想,是值得世人借鉴的智慧之言,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孔子秉承着“有教无类”的思想,从30岁起即设立了私学,广授天下学生,同时遵循“因材施教”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不同的个性、才能。如此,才有了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的传奇佳话。关于学习的态度、方法、目的,教育的基本方法、内容、目标,以及教育的指导思想等,孔子都向我们提供了具有十足借鉴意义的良言美句,比如“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等,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句。
孔子拥有一颗积极出仕的心,曾因在鲁国仕途受挫后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思想。然而在他看来,合格的务政者,需要具备多项素质。《论语》中关于务政的思想,是“学以致用”思想的具体体现。孔子看来,只有懂礼、有道、正直,并且具备一定从政才能的人才能务政,从政者若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勤勉忠诚、温良恭俭让,拥有勤奋、忠心、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的美德。此外,务政需要言行一致,举止端庄,“言忠信,行笃敬”,不然一事难成。再者,从政需要将眼光放远放大,依次而进,处理政务不能贪图速度或眼前利益,不然容易欲速不达,贪小失大,同时应当以慎重的态度,深入实际了解实情,以免犯错。
围绕“礼”“仁”的思想,《论语》还向我们阐述了一套治国安邦之道。依《论语》之言,治国的根本,在于恢复“人伦纲常”,人人各在其位,各司其职,是理想社会的和谐秩序。为了达到治国的目的,首先需要统治者严于律己,不能为所欲为,还应重视才智、礼仪、仁德的关系,“选才、富国、育人,立法”,正确处理自己与广大人民的关系,讲究信用、爱护人民,使国家中的社会个体和爱相处,国家长治久安。
“克己复礼”的政治理想
正如孔子的弟子子贡所言,“礼失则昏”是孔子一生所恪守的格言。“礼”是孔子一生努力的方向,“复礼”是孔子一生各种努力的目标。
春秋时代,社会经历着大动**,周王室衰微,大权旁落,众诸侯国逐鹿中原,战争频发,百姓苦不堪言。面对动**不安的社会,孔子大叹“天下无道”,他抱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救世情怀,奔走于列国之间,全力倡导“礼治”,提出“为国以礼”,以达到“仁”的境界。“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孔子“礼”的思想,为当时混乱的社会提供了一剂治世的良方。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实际上就是孔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理想。
《史记·孔子世家》以“礼”为线索,以简洁而生动的笔调,描述了孔子一生的活动轨迹。幼年时,孔子“年少好礼”,“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在游戏中演习礼仪之事。他还和鲁人南宫敬叔“适周问礼”,到礼仪的中心周都去学习“礼”。周游列国途中,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提出了著名的八字治国方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行君道,臣行臣道,父行父道,子行子道,每个人都以与自己身份相符的方式生活,社会即是“礼”的美丽世界。鲁定公与齐候夹谷会盟,鲁国大胜,是因为孔子“以会通之礼”,即以“礼”相挟。孔子删编《诗经》,准则是“取可施于礼义”者。对己,孔子言礼、守礼、行礼以身作则,一丝不苟;对弟子,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导弟子,“与弟子习礼大树下”。
周礼,是周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传统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的总称。它以氏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具体详尽地反映了社会成员之间、社会成员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准则,它奠定了成员间权利与义务面的统一性、平等性,并对社会成员具有共同的约束性。周礼是周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素质等方面特征的具体表现,是这个氏族区别于其他氏族的外在标志。
作为奴隶王朝一整套运行制度的集合,周礼是周朝奴隶制上层建筑的集中表现,是用以维护奴隶制上下、尊卑等级关系的工具。孔子崇尚周礼,主张恢复周礼,却又不是原搬照抄,而是对周朝的礼治思想加以继承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礼”论。
《论语》一书中,谈到“礼”的有74处之多,主要是赞美和弘扬周公所奠定的周礼。孔子认为,“礼”作为规范社会结构和人们行为的基本制度,能够在很久以前就存在于一个繁荣的王朝,未来也将永远地存在、发展下去——礼治是永恒的。《论语·为政》中孔子说道:“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他纵观夏、商、周三代,认为殷礼以夏礼为基础,而有所损益,周礼以殷礼为基础,而又有所损益,如此推算,周的后继朝代也将以周礼为基础,而有所损益。如此下推,即使是百世之礼,也是可以预知的。因此,孔子对统治秩序顺畅井然的西周社会表现出了极强的向往之情,赞叹“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要想做到“恭”“慎”“勇”“直”,“礼”是一门必修课,足见“礼”之重要性与必要性也!
“周室衰,礼法隳”(《汉书·货殖传序》)的社会状况下,王室衰微,诸侯贵族世卿专权,邪说暴行大作,有弑君者、弑父者,社会礼治秩序已是孔子严重的“礼崩乐坏”。以周朝的有序社会为鉴,这样的社会现实实属野蛮、不堪。对此,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所谓“复礼”,就是向着“礼”回归,回归于“礼”。孔子认为,不论是处在社会下层的人民,还是处于上层的统治阶层,他们之所以不依“礼”行事,或“犯上作乱”,或鱼肉百姓,皆是因为他们都愿意满足自己的欲求,照着自己的欲望行事。所以,要实现“复礼”,必须首先“克己”。“克”,即是战胜,“克己”,就是要用“礼”的强大武器,战胜自己的欲求。“克己”“复礼”,前者是后者的实现途径,后者是前者的最终目标,两者可谓和而统一。
“复礼”的要求贯彻于家庭关系,就是要维护西周的宗法制度。而对于习惯了“家国”思想的国人而言,“国”在很大意义上是“家”的集合,是“大家”,国家关系是家庭关系在更广阔的主体上的沿用。“尊尊”和“亲亲”是西周宗法制度的主要特点。“尊尊”即尊贵,规定人民需要服从贵族特权,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原则。孔子“礼”思想的实质,就是依据嫡庶、长幼、亲疏等关系,确定贵贱、大小、上下的等级区别,以形成各种名分,然后按照名分,确定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借以制定有关社会政治的礼法制度。所有人都按照礼治规定,等差有序,贵贱有等,各处其位,各奉其事,恪守自己的社会角色和政治角色,遵循“礼”的角色规范,规范言行,履行义务,做到“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礼记·大传》)。“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礼记·哀公问》),这正是“礼”在家庭、社会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为了贯彻“亲亲”“尊尊”的原则,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论语·子路》有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行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正名”是护“礼”的重要手段。在孔子看来,礼治制度产生的原因,就是为了确定各人与其名分相符的思想和行为。“正名”即是其名与实相符,就是对某些与其人身份不符的言论和行动加以修正,所以“名之必可行也,言之必可行也”。刑罚,则是对违反礼治者应有的惩罚。如果礼治遭到破坏,“名不正”,就会致使“礼乐不兴”“刑罚不中”,造成“民无所措手足”。
“仁者爱人”的社会理想
孔子对待“仁”,是一种宽容、开放的态度。在孔子眼中,每一个社会个体,无论上下贵贱,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都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如此才会有可能得“仁”。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不在于他人的督促或推动,而在于自己如何去做。只有个体意识上的主动追求,才有实现“仁”的理想境界的可能。孔子认为,“为仁”是人的某种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任何他人对这种行为的推动都是无力的,只有自己态度端正,才会有实现“仁”的强烈要求,才能自觉地为了求“仁”而不懈努力。孔子强调,对于“仁”的追求,我们首先要在内心的价值观念上明确对“仁”的态度。这种内心深处对“仁”的价值追求的思想,被稍后的儒学大家孟子引申为“四端说”理论,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对“仁”思想的重视,充分表明了孔子对“仁”思想的推崇,以及“仁”思想、学说在孔子整个思想体系中的核心价值地位。
“仁”思想是《论语》论述的一个基本思想,书中有对“仁”的多种解释。从《论语》中论“仁”的部分来看,“仁”的价值内涵主要是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从某种方面而言,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自身发展的学问。个体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达到理想的人格,这是孔子所提倡和关注的大问题。“已立立人,已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是“仁”精神价值的重要体现。
“仁者爱人”。在孔子看来,“仁”即是“爱人”。我们爱已,因为不会采取损伤自己的行为,我们若也爱其他人,那么自然也不会去损害他人。孔子“爱人”观点的理论来源,可追溯到周朝初期的“保民”“敬民”思想。民为国家之本,保民、存民、敬民、爱民,可以换得国家的长治久安。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爱人”思想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我们由“爱人”,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的范围内推导的一系列内容。这些内容都深刻地体现出了孔子对于社会民众的普遍关注,对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间和谐发展的关切。乃至在几年后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相关思想,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永恒的价值,是现代人可以获益良多的至理名言。这一切,正是奠定了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思想家地位的原因所在。
“仁”的一种表现方式,是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即“泛爱众而亲仁”。这一点,首先是自我认知上的一种升华,是自我精神状况的一种内在反映。作为价值主体内在精神状态的反映,“仁”是实现理想人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品质。在内心深处,我们要以“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严肃考察自己的思想,这是达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条件。“仁”的另一表现方式,体现在时时处处以人为主,以人为本,围绕“人”的思想行为的发展状况,将个体的人作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一个本质上有问题、思想上有邪念的人,在孔子看来是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的。
孔子的“仁”是具有很强实践性特征的思想。孔子将关注的焦点投向现实与社会,他时刻关注着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而是结合具体的行为方式来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这又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体现,而是对一般人民人格升华、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至上崇高的“仁”的境界,有志之士绝不能够做有违最高道德准则的事情,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要以惜牺牲自己性命的代价,来成就这一伟大的事业。孔子“杀身成仁”的理念,成为了很多后世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前仆后继的“仁人志士”们在它的指引下,为了国家、民族的大事业奋不顾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从事教育,开创了我国古代教育的新局面,培养了许多卓有成就的学生,取得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孔子的教育理念、求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经久不衰的影响。
在孔子看来,学习的内容要博广,不能偏颇、单一。“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些是学习纲要。要学好这些,爱学、乐学是必需的学习态度,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种态度是取得学习成就的关键,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深受孔子赞赏。其实,正确的学习态度还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即要脚踏实地,牢记所学知识,并且不因学到的知识而感觉满足。同时,学习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并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学无常师,学子要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正是孔子所提倡和赞扬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在学习方法上,孔子又提倡“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与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在学到知识之后,就要履行学习的目的了,那就是“学以致用”。孔子办私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政治人才,在孔子看来,对道义、真理的追求是学习的目的之一。
本着“有教无类”的指导思想,从30岁而设私学开始,孔子收徒不分贵贱、贤愚,人人机会均等。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孔子“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不同的个性、才干。孔子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意为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对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则不可以。为了贯彻“因材施教”的思想,孔子很注意观察、了解学生,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冉求办事畏怯,因此要鼓励他,子路胆大过人、自以为是,因此要抑制他。孔子还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学生死读书,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颜渊听老师讲学后“闻一以知十”,孔子因此特别称赞他聪明好学。在孔子看来,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固然是教育的目的,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为当时的社会服务是更加重要的目的。这也是孔子“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反映。孔子72位得意门生中,就有不少的从政者。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相统一的,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