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至圣先师孔子(1 / 1)

十大思想家 秋至乐 1672 字 5天前

第一节 生平概述

没落贵族 周王室后裔

公元前551年正值春秋后期,这一年的农历8月27日,鲁国的一户人家喜得贵子,主人叔梁纥喜不自禁。这位顺利为家中增添男丁的女子,已经是叔梁纥的第三位妻子了。他的第一位妻子生了九个女儿而无一子,第二位妻子则生了一个腿部有疾的儿子,这第三位妻子总算为他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儿子。叔梁纥看着怀抱中的新生儿,心情既欣喜又激动。他回想自己曾向附近的尼丘山祈拜求子,眼见应验,于是决定将儿子取名为“丘”。这个孩子,就是儒家大师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陬邑,即今天的山东曲阜。你或许会好奇:孔子的父亲名叫叔梁纥,貌似并不姓“孔”,那么孔子又为何姓“孔”?待我们一起来理一理孔子的家族、出身,自然就会知晓了。

《史记·宋世家》有云:“乃命微子开(启)代殷后,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以申之,国于宋。”说的是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的忠正名臣微子启于宋地。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成为宋国的第二代国君。微仲死后,儿子宋公稽即位;宋公稽死后,儿子丁公申即位;丁公申死后,儿子泯公共即位;泯公共死后,他的兄弟炀公熙即位。泯公共的次子鲋祀杀害了炀公熙,想要扶立太子弗父何即位。结果弗父何不愿接受,鲋祀于是自立为厉公,弗父何则成为宋国的上卿,受封于栗地,即现在的商丘市。弗父何定居栗地后,生宋父周,后宋父周生世子胜,世子胜生正考父,王考父生孔父嘉。从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以“孔”为氏。周殇公30年,即公元前730年,宋国内乱爆发,孔父嘉的曾孙孔防叔避乱鲁国,孔氏家族开始在鲁地生根繁衍。孔防叔生伯夏,伯夏又生叔梁纥,叔梁纥再生孔丘。

可见,孔子是实实在在的周王室后裔,可是在孔子出生之时,孔家早已是没落的贵族。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身前曾是宋国大司马,于宋国内乱爆发前的20年被同僚所杀,后孔子的三世祖孔防叔避走鲁国,孔氏家族渐渐由王室嫡亲沦为鲁地贵族。至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孔家贵族的光芒渐渐湮没在时代动**的尘埃之中。叔梁纥曾是鲁国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因屡立战功而封为陬邑大夫。孔子出生之时,父亲叔梁纥已经年近古稀,退休在家,曾经的沙场风光已是往昔。

勤奋好学 积极游说

孔子长到3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原本生长于殷实之家的孔子,从此开始了长期的贫苦的生活。

孔子父亲逝世,家族大权落到叔梁纥第一任妻子施氏的手中。施氏是个生性狠毒、欲望膨胀的女人,在叔梁纥尚在人世之时,就设计逼死了他的第二任妻子。如今,叔梁纥的第三任妻子自然就成了她的眼中钉、肉中刺。孔子的母亲颜徵为人聪明、善良,她知道自己母子二人必不为施氏所容,于是带着孔子和孔子父亲与第二任妻子所生的孟皮,从鲁国的陬邑逃到了曲阜。一个妇人和两个孩子在曲阜举目无亲,颜徵只能做各种杂役粗活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但是,艰苦的成长环境并没有磨灭孔子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知识的渴求。

母亲颜徵是孔子的启蒙老师。在她的良好教育下,孔子从小“志于学”,勤奋好学。孔子尤其好“礼”,常在和伙伴嬉戏时演习礼仪。为了给孔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颜徵在孔子7岁时变卖家产,从下乡迁居至城中,又不惜花费家中有限的积蓄,将孔子送进最好的学校,并利用一切机会,拓展孔子的见识和学问。孔子17岁时,母亲因太过操劳而去世。孔子悲伤至极,经历了长时间的神情恍惚后,才从失去慈母的悲伤中缓过来。

年少时,孔子因迫于穷困而从事多种鄙陋的劳动。孔子自己就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成年之后,凭借着出众的学识和礼乐修养,孔子开始陆续担任一些微小的官职,如主管仓库的委吏,主管畜牧的司职吏等。在仕途辗转数十载之后,公元前500年,52岁的孔子由鲁国的中都宰升小司空,后又由小司空升大司寇,兼摄相事。孔子身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位,却为鲁国贵族大家之间的斗争所累,并不能将自己的思想主张真正地实践于鲁国国政。再到后来,由于思想主张不利于贵族集团的利益,孔子渐渐为鲁国朝廷所不容。

鲁国仕途受阻,没有浇灭孔子的从政热情。他打点行囊,离开家乡鲁国,开始了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他从鲁国出发,带着颜回、子路、冉有、子贡等弟子,先后来到卫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向各诸侯君王推行自己的仁政思想。这期间,孔子曾作为家臣依托于多位大夫,却始终没法得到重用。更多的情况下,孔子四处碰壁,屡次被他人拒于门外,甚至一度被困于陈、蔡之间,绝粮7日,并受到卫国人铲除足迹、曹国人砍倒习礼大树的待遇。68岁时,孔子被迎回鲁国,开始了他的晚年生活。

晚年治文 编定“六经”

结束周游,回到鲁国之后,孔子很受国人的尊敬,但依旧处于一种被敬而不被用的境遇。政治上依旧不得志的孔子,开始将精力集中于整理典籍,以及教授门徒。

《春秋》《诗》《书》《礼》《乐》《易》并称“六经”,这六本先秦古籍与孔子的关系及其密切。关于孔子和“六经”的关系,争议一直存在着争议。孔子到底是“六经”的作者还是编者?历代学者文人对于这一问题的探求从未间断。

《国语·楚语上》的记载,楚国大夫申叔时在谈论王室教育所需的教材时,罗列了《春秋》《世》《诗》《礼》《乐》《令》《语》《故志》和《训典》这九部典籍,其中就包括了《春秋》《诗》《礼》和《乐》这“六经”中的四部。申叔时侍奉于楚庄王,活动时间比孔子早出大半个世纪。可见,“六经”并非全是孔子的原创作品,其中某些在孔子之前就广为流传。但是,“六经”的形成,与孔子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史记》有云:“仲尼厄而作春秋。”孔子根据鲁国史官所编的史料,加以整理、修订,终于编成影响后世的伟大史书《春秋》。《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公元前722年~公元前481年间的历史,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重大的历史事件,宣扬了王道思想。

《史记》又载曰:“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汉书·儒林传》也说孔子“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孔子因好《易》而相关的众多文献收集、整理,将自己的见解、智慧溶于其中,写成《十翼》。“翼”者,羽翼也。“十翼”即辅助以解释、阐述《易》的意思。《十翼》又称《易传》,因全书共有《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说卦》《序卦》和《杂卦》10篇,而得名《十翼》。《易》的智慧深奥玄虚,《十翼》以孔子的智慧为桥梁,为我们开启了一扇可以一窥高深智慧的门。

《诗》是我国第一部诗经总集,孔子对《诗》相当重视,他曾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不学诗,无以言”。孔子“删诗说”最早由司马迁提出,后来的史学家班固、经学大师郑玄也都支持这一说法。司马迁通过对《诗经》及孔子的研究考证,认为《诗》原本有三千多首,后经孔子整理,十取其一,最终剩余305首,流传至汉代,被定为儒家经典,遂得《诗经》之名。尽管有欧阳修、程灏、顾炎武等后世大家支持“删诗说”,不认同“删诗说”的阵营中,却也有朱熹、吕祖谦、朱彝尊、王士祯、魏源等大家。孔子是否曾经删诗,已是一个千古公案。

《书》即《尚书》。“尚”者,“上”也,“尚书”即上古之书。《尚书》全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四部分,记录了我国上古时代虞、夏、商、周四代君臣的言论和事迹,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是研究上古政治、历史、法律、文学、道德和宗教等的重要史料。《礼》即《仪礼》,又称《士礼》,是记载古代礼仪制度的著作,与《周礼》《礼记》合称“三礼”。《仪礼》内容反复,记录了天子、诸侯、士大夫的各种不同的礼。《仪礼》传至汉代,只剩余17篇,以丧、祭、射、乡(御)、冠、昏、朝、聘八者作为“天下之达礼”,是汉代及之后历代礼典制定的重要依据。《乐》即《乐经》,一说其亡于秦朝的焚书,一说亡于汉,又有人说《乐经》就是《周礼·春官宗伯》之《大司乐章》,还有人认为,《乐经》根本不存在,其中以第一种说法为较多人所接受。此三部书都被认为经由孔子改编、修订。

总而言之,无论历史的真相是什么,《春秋》《诗》《书》《礼》《乐》《易》的形成和传播得益于孔子。汉代将此六者作为文人学士必读之书,遂有“六经”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