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梁国和楚国挨在一起,梁国一位名叫宋就的大夫曾经被调配到和楚国挨着的边境县担任县令。两国的军营也驻扎在相邻的地方,并且都种上了瓜,大家都有自己的灌溉方法,瓜苗也就长得不一样。
按道理来说,在同一片土地上栽种的瓜,应该生长情况差不多才是。但是因为梁国的士兵十分勤劳,常常灌溉自己的瓜田,细心地照顾这些瓜苗,所以梁国士兵种的瓜长势特别好,一片绿油油的。而楚国的士兵则比梁国的士兵要懒惰些,他们很少去瓜田里看自己种的瓜,更别说每天去仔细地浇水了,可想而知,那些瓜长得自然不如旁边梁国种的瓜。
有一次,楚国的县令来到军营里察看,看见隔壁梁国的瓜长得绿油油的,非常讨人喜欢,而楚国这边的瓜田里稀稀拉拉地长着几棵半死不活的小瓜苗,看起来荒凉极了。县令非常生气,就大骂楚国的士兵说:“你看看你们!连种瓜都不如旁边梁国种得好,还有什么用处?连这么简单的事情你们都做不好,将来在战场上恐怕也要被他们打倒。真是太不像话了!”
楚国的士兵听了非常生气,他们看着梁国绿油油的瓜地,越想越憋屈,一些不怀好意的坏家伙趁机出主意说:“哼!都怪隔壁梁国的瓜种得这么好,害我们平白无故被骂。种瓜是种瓜,哪能和打仗比,种瓜厉害有什么用,看我们不让他们好看!”众人急忙问道:“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把隔壁比下去呢?”
有人脑子一热,想出来一个损招,对周围人大声喊道:“来!让我们今晚悄悄地去把他们的瓜田毁了,让他们得意!”话一出便得到了许多士兵的认同,于是他们决定晚上乔装打扮一下,去把梁国人种的瓜苗毁掉。
晚上,一群人悄悄地溜到梁国的瓜田上,一脚一个,狠命地践踏着瓜苗,把瓜苗都给踩死了。第二天,梁国人来到瓜田一看:“哎呀!怎么瓜苗全死了?这是哪个缺德的干的坏事?”楚国人在旁边听了,都捂着嘴直笑,有人还暗戳戳地说着“让你们比我们好”的话,一听就知道是楚国士兵干的好事。
梁国士兵十分生气,跑到宋就的面前,愤怒地说:“大人,那楚国士兵实在是太欺负人了,明明是他们不去灌溉自己的瓜田,却嫉妒我们的瓜长得好,还偷偷地毁掉我们的瓜苗。请您允许我们晚上也去把他们的瓜田毁掉,不然这口气我们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呀!”
“这怎么能行呢?”宋就听了直摇头,不赞同士兵们的方法,劝导他们说,“他们来毁坏我们的瓜田,我们再去毁掉他们的,这一来二去的,不就结下了仇恨吗?人家做坏事你也跟着做,显得心胸太狭隘了。”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任由他们做这样的事吗?”士兵们不解。
“听我的,你们哪,不要去毁掉他们的瓜田,反倒要每天晚上偷偷地潜过去,帮他们好好地浇灌瓜苗。千万不要让他们发现呀。”宋就这话一出,士兵们都非常泄气,但还是按照宋就说的去做了,每天都偷偷地去灌溉楚国士兵种的瓜。渐渐地,楚国士兵的瓜田里,也爬满了一地的西瓜藤。
楚国士兵看见瓜田里的瓜越长越好,都傻了眼,决心晚上去看看是怎么一回事。到了晚上,他们看见梁国士兵偷偷跑到瓜田里来,居然在给瓜苗细心地浇水,一时间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只好去报告给县令。
他们来到县令面前,支支吾吾地说道:“因为最近我们种的瓜长得越来越好了,半夜去察看,居然发现梁国人在为我们浇灌,不知道他们到底神神秘秘地做些什么呢。”
楚国县令听了也非常惊奇,决定把这件事告诉楚王,天不亮就进宫去了。
楚王听说了这件事,非但没有感到高兴,反而忧虑起来,觉得非常惭愧。于是他问身边的官吏:“长久以来我们和梁国的关系很不好,常常盯着他们的行动,在我们的士兵去破坏了他们辛苦打理的瓜田之后,他们却反过来为我们浇水,这样的行为实在是让我感到羞愧啊。不知道我们还有没有做错的地方,梁国对我们这么宽容,实际上是在指责我们的气量小啊。”
在身边人的建议下,楚王带着丰厚的礼物前去会见梁王,充满歉意地对梁王说:“梁王啊,从前都是我的不对,一直将梁国当作敌人,现在我知道了自己的错误,希望我们两国能够结交成为友好的邻国,从此以后好好地相处。”
梁王看见楚王这么有诚意,欣然地接受了,还把宋就叫到殿上来。楚王知道这就是那个让梁国士兵浇水的县令,对梁王称赞说:“您的部下中有宋就这样的好官员,实在是梁国的幸运,也是我们楚国的幸运呀!”
梁王听了非常高兴,重重地赏赐了宋就。正是宋就不以仇恨报复仇恨的行为,才使得梁楚两国结成了友好的关系。
成语寓意
指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近义词 不念旧恶
反义词 孤恩负德、恩将仇报
成语出处 《新序·杂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