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千金(1 / 1)

一个人的信用是很重要的,守信的人会得到大家的喜爱,而不守信的人则会被大家厌恶。做一个守信用的人,有时候会给自己带来意外的好处,秦朝末年的季布就得到了这样的好处。

季布乃是楚地人,他为人非常热心,只要是答应了别人的事情,无论有多么困难,都会努力地做到。得到了季布的承诺,就等于这件事一定能办成,所以大家都非常喜爱季布,以得到他的承诺为荣。

秦朝覆灭以后,以项羽为首的楚和以刘邦为首的汉为了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季布身为楚地人,加入了项羽的部队,好几次向项羽献出良策,使得项羽几次把刘邦的队伍打得溃不成军。刘邦从别人那里听说了这个献策的人,心里十分痛恨他,决心要把季布抓起来杀掉,以平自己的怨恨。为此,刘邦还拿出一千两黄金作为赏赐,谁要是能把季布交出来,就能获得这一千两黄金,而谁要是敢帮助他藏起来,刘邦就会杀掉他家三族人。

悬赏一出,许多人都贪图那一千两黄金,到处搜寻季布的身影。季布的处境变得非常危险,他不得不躲起来。季布把自己打扮了一番,扮作一个普通工匠的样子,去了一个朱姓人家里做帮工。那朱姓人家一眼便看出来这不是普通人,慢慢了解之后发现,这就是被汉王追捕的犯人季布。但是朱姓人家并没有把季布交出去的打算,因为他们听说过季布的名声,知道季布是一个非常讲诚信的人,大家都打心眼儿里尊敬他。

一次,刘邦派去各地搜寻的人找到了朱姓人家所在的村子里,于是朱家找到季布说:“现在官府里的人已经搜寻到我们附近了,你的处境很危险啊。”

季布听朱家这么说,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郑重地向大家作了个揖,愧疚地说:“实不相瞒,我其实就是被通缉的罪犯季布。这段时间乔装打扮来到您这儿做工,没想到还是被发现了。为了避免给您惹下祸端,希望您把我交出去,可以获得刘邦悬赏的一千两黄金。”

朱家连忙把季布扶起来,高兴地说:“果然是你!我们早已知晓您的身份,不过为了保护您,从未对外声张。您的名声传遍了各地,大家都以得到您的承诺为荣,我们能够帮助您藏身,这也是我们的荣幸啊。您放心吧,我们是不会将您交出去的,那千两黄金哪有一个重诚信的人重要呢?”

季布听了非常感动,但他害怕因为自己暴露而给朱家人带来杀身之祸,忧虑地说:“可是我在项羽手下做事的时候,为项羽献出许多击败刘邦的计谋,几次三番把刘邦的队伍打得惨败而归,刘邦心里一定十分记恨我,不会轻易放过我。我在这里,只会连累你们啊。”

朱家人郑重地拍着季布的肩膀,劝慰他说:“您就放心吧,我们是不会让您这样的好人落入虎口的。您在项羽的手下做事,为他出谋献策是应当的,要是汉王因为这件事怪罪于您的话,倒显得他肚量小了。请您安心地在这里住下吧,我会去为您奔走说情的。”

“实在是太感谢您了。”季布听着朱家宽慰自己的话,越发觉得诚信的重要,居然能在这样的时刻救自己一命,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朱家安顿好季布之后,连夜奔赴洛阳,去找刘邦的好友汝阴侯。汝阴侯夏侯婴也听说过季布的事迹,对季布重诚信这样的品德十分敬佩,就答应去找刘邦为季布求情。

夏侯婴去面见刘邦,诚恳地说:“陛下,那季布是一个非常重承诺的人,他的名声传到了全国各地,大家都非常敬仰他。希望您能够放下心中的怨恨,不再捉拿季布。”

“那怎么能行!他曾帮助项羽把我的部队打得落荒而逃,这口气你让我怎么咽得下去?”刘邦生气地质问道。

“您早已发出一千两黄金这样的赏赐来悬赏季布,可是过了这么久都没有捉住他,您想过原因吗?”夏侯婴小心翼翼地问道。

“这……大概是季布藏得太好了吧。”

夏侯婴摇摇头,诚实地说道:“并不是这样的,是因为季布的诚信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大家宁愿舍弃一千两黄金,也想要保全他。百姓对季布如此爱戴,希望陛下不要因为个人的怨恨而遭到百姓的厌烦呀。”

刘邦听了,心想:这季布居然这么受百姓的爱戴,看来他的确是一个有着高尚人格的人,这样的人应当得到重用才是,我怎么能追杀他呢?于是刘邦取消了捉拿季布的命令,还给了季布一个官职。

听到季布当上了官之后,有一个和季布同乡的人,名叫曹邱生,他喜欢和权贵交往,就托人引见。季布不愿意和这样的人交往,与曹邱生见面的时候并不理会他,没给他好脸色看。

曹邱生见季布这副模样,心里并没有感到生气,而是问季布:“大人,你和我都是楚地的人,算起来是同乡啊。大家都知道您是一个非常讲诚信的人,但您可知道,‘得到一千两黄金,不如得到季布的一个承诺’这样的话,是我处处替您宣扬的结果,为什么您反而不愿意和我交往呢?”

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话非常惊讶,原来不知不觉中,曹邱生也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季布羞愧地向曹邱生道了歉,把他敬为贵宾来对待。

成语寓意

指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讲究信用。

近义词 言而有信、君子一言

反义词 言而无信、胡说八道

成语出处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