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诚布公(1 / 1)

在三国时期,刘备得到了拥有大智慧的军师诸葛亮,对他非常器重;诸葛亮也对刘备非常忠诚,常常为刘备贡献计谋。

可惜刘备还没有完成匡扶汉室的理想,就病倒了。他在临死之前把诸葛亮叫到病榻前,诚恳地说:“你是我最信任的人,我只愿意把我唯一的儿子刘禅交给你辅佐,希望你一定要帮我照顾好他,协助他完成统一的大任。”

诸葛亮听了这番话,心里既感动又伤心,流着泪说:“主公放心吧,您既然这么相信我,那我更不能辜负您的信任,我一定会把太子照顾好,教给他做一位贤明君主的道理,辅佐他把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刘备满意地点点头,又慢慢说道,“可我担心刘禅他天生不是一个能做好君主的孩子,如果他没办法治理好蜀国,我希望你可以取代他,亲自来当蜀国的国君,替我把蜀国治理好,不要让蜀国的百姓失望。”

“这怎么可以!”诸葛亮没想到刘备居然会这样托付自己,可见对他是多么信任和欣赏啊,“主公,您放心吧,我一定会竭尽所能来辅佐太子,看着他成为一个好君主。至于我,我有幸遇到了您这样爱惜人才的君主,为您出谋献策,拥有了很高的地位,我怎么能把我效忠的国君拉下马,自己成为国君呢?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诸葛亮坚定的话语给了刘备一丝安慰,他放心地把年幼的太子刘禅交给了诸葛亮,就这样撒手而去。

太子刘禅当上国君后,诸葛亮果然尽心尽力地辅佐刘禅,所有的事情都要亲自管理,帮刘禅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相比之下,年幼的刘禅显得能力不足,什么都要依靠诸葛亮来计划和定夺,没有一点儿国君的样子,资质非常平庸,很多人都怀疑他的能力。后人在评价他的时候,也常常说他是“扶不起的阿斗”,可见人们对他的印象不怎么好。

有人看见刘禅平庸的样子,很是失望,就跑去和诸葛亮说:“您才能出众,对于治理国家有着独到的见解,而且您的声望很高,大家都非常爱戴您。您看国君的素质这么低,他根本不适合成为治理国家的人,那您为什么不自己称王呢,大家都会站在您这边的。”

“这是什么话!”诸葛亮非常生气,他严厉地拒绝这个人说,“我早就答应了主公,一定会好好照顾他的儿子,尽心辅佐,我怎么能够背弃承诺呢?虽然现在的国君没有治理国家的才能,但他并不昏庸啊。只要我用心帮他挑选人才,这些人都会帮助他把国家治理好的。我是绝对不会背叛国君的!”

那人听见诸葛亮这么坚定的话语,吓得灰溜溜地逃走了,再也不敢出现在诸葛亮的面前。

诸葛亮对国君非常忠诚,虽然才能居于国君之上,但他从来没有想要取而代之的意思,反而不辞辛苦地尽力辅佐国君,这就是诸葛亮受人敬重的地方。

对上,诸葛亮非常忠诚;而对下,他从来都是非常公正的,不会因为和谁交好而偏向谁。

诸葛亮制订向北进攻的计划以后,派出了自己非常欣赏的将领马谡,命令他去镇守街亭这个地方。

出发前,诸葛亮把马谡叫到面前,严肃地对他说:“街亭对于我们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地方,我把它交给你看守,是因为欣赏你的军事才能。希望你能够守护好这个地方,不要辜负我的信任。”

“您放心吧,我一定会把这个地方守住的。要是出于我的原因让这个地方被敌人占领,那您就把我的头砍下来,以此惩罚我吧。”马谡十分感激诸葛亮对他的信任,就立下了重重的誓言。

谁知道,马谡带领部下在街亭交战的时候,认为敌军的能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厉害,根本没有重视敌军,对其放松了警惕。诸葛亮派人来向马谡发布作战的指令,马谡认为根本没必要这样,只是说一句“知道了”,并没有按照诸葛亮的部署来行动。

结果,因为马谡的错误,敌军轻松地就把街亭拿下了,还使得马谡带领的军队受到了重创。

马谡看见自己犯下了大错,一时间非常羞愧,任由士兵把他抓到诸葛亮的面前。

诸葛亮见了马谡,气得指着他的鼻子大骂,质问他道:“我把这个重任交给你的时候,明明说过,街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嘱咐你要重视。可是你呢,自以为是,居然连我的命令也不听了。这下好了,街亭落到敌军的手里了。”

马谡痛哭着跪下说:“丞相,我辜负了您的信任,是我的错。还记得我出发前向您立下了军令状,说如果街亭在我的手上丢失的话,就让您把我的头砍下来。现在我已经犯下了大错,恳请您把我拖到众人面前,砍下我的头颅,给其他人一个警告吧。”

诸葛亮听了,心痛极了,这可是他最心爱的将领啊!“唉,我保不了你了。你也知道自己犯了怎样大的过错,必须接受惩罚。我虽然欣赏你,可是在这件事上,我不能偏爱你,只能按军法处置你。”

于是诸葛亮吩咐身边的人把马谡拖出去砍了头,算是给了将士们一个交代。

刀落下的时候,大家都看到诸葛亮泪流满面地站在原地,可见他有多喜爱这个将领啊,可是犯了错的人是必须接受惩罚的。

因为这件事,诸葛亮还亲自向国君请罪,把街亭失守的原因归到自己身上,请国君降低他的职位。

后来,人们在编写史书的时候,为了赞扬诸葛亮对国君忠诚、对下属不偏袒的品德,用“开诚心、布公道”来形容他,后来这句话逐渐演变成了“开诚布公”这一成语。

成语寓意

指坦白无私,打开自己的心扉,真诚待人。

近义词 待人以诚、襟怀坦白

反义词 钩心斗角、尔虞我诈

成语出处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