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不是名字,而是和尚的法号。也就是说,诗题里的这位惠崇是个僧人。但是,他又不只是个僧人,他还是个诗人。自从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国的文人和僧人一向大有渊源。好多诗人都信仰佛教,王维甚至号称“诗佛”;同样,好多僧人也都擅长诗文,号称“诗僧”。
北宋初年,有九位僧人都以写诗出名,惠崇是九僧之首,写过好多山水诗,很受欧阳修等大诗人的推崇。另外,他还是位画家,擅长画鹅、雁、鹭鸶(lù sī)这类水鸟,更擅画小景。什么是小景呢?所谓小景就是局部风景。不是连绵的山脉,而是峰峦的一角;不是万里江河,而是江河的一小段。《春江晚景》其实也是小景,画的是长江流域仲春时节的风景。当时惠崇画了两幅,一幅是鸭戏图,画寒鸭戏水;另一幅是归雁图,画大雁北归,都非常传神。
那么,惠崇跟苏轼又是什么关系呢?惠崇生活的年代比苏轼早,他去世的时候,苏轼还没有出生。但是,苏轼本身既是诗人,也是画家,对这位前辈非常推崇,于是,就给他这两幅《春江晚景》分别题了诗。我们今天讲的这一首,是给《鸭戏图》题的诗,也就是说,这是一首题画诗。
题画诗有什么特点呢?第一,题画诗要就事论事。人家画什么,你就得写什么,不能脱离画作,随意发挥。第二,题画诗还得借题发挥。按照古人的说法,就是“画之不足,题以发之”,不仅仅要给画作说明,还得写出画之外的韵味来。这首《惠崇春江晚景》就是典范。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谈不上什么特定的知识点,只想跟大家说点儿河豚的习性。河豚是一种鱼,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它平时生活在沿海,每年春天都要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所以,诗里说“河豚欲上”,不是从水下浮上水面,而是溯江而上的意思。
这首诗怎么翻译呢?
竹林之外,桃花刚刚开了两三枝;春江水暖,戏水的鸭子最先查知。
河滩上蒌蒿满地,芦苇开始抽芽;河豚逆流而上,从大海回到长江,也正在此时。
这首诗取景典型,而又虚实结合,写得妙趣横生。
先说取景典型。这首诗既然叫作《惠崇春江晚景》,写的自然是春天的景色。春天又分孟、仲、季三春,这首诗究竟在写哪一春呢?最像是仲春。为什么不是孟春?因为孟春乍暖还寒,应该是“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诗中已经是“蒌蒿满地”了,想来不是早春。那为什么不是季春呢?因为季春春色将阑,应该是“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花都开败了,只剩下杨花还在漫天飞舞。这首诗中还有桃花绽放,显然也不是晚春。
既不是早春,也不是晚春,那自然就是仲春,而且是仲春偏早的时候,怎么体现出来的呢?通篇其实都有体现,但最经典的是“三两枝”和“芦芽短”两处。“三两枝”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桃花开了,但是还开得不盛。等到开得盛了,那就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不是“竹外桃花三两枝”了。同样,“芦芽短”也是如此。等到再晚一些,芦芽就会长成长长的芦苇了。“竹外桃花三两枝”和“蒌蒿满地芦芽短”就是最经典的仲春景色,绿色的竹林外透出几点桃红,黄色的芦苇丛冒出了嫩绿的新芽,真是无限娇美,无限生机。这也是中国文人最喜欢的审美原则,花半开,酒微醺,正是我们心目中春天的样子。
再看虚实结合。这首诗中,哪些是画里真实存在的?恰恰就是我们刚才说的“竹外桃花三两枝”和“蒌蒿满地芦芽短”。这翠竹与桃花、蒌蒿与芦芽,是画里一定会画出来的。我们刚才说它取景典型,不光是在称颂苏轼,也是在称颂惠崇。这两个人一下子就抓住了仲春的精华,这就是实的部分。那哪些又是虚的呢?“春江水暖鸭先知”是半实半虚,“正是河豚欲上时”就全然是虚的了。
为什么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半实半虚呢?它实的部分是江水和鸭子。可以想象,画里一定画着一江春水,水中也一定会有一两只或者一群嬉戏的鸭子。既然如此,为什么又说它是虚的呢?这句诗虚在一个“暖”字上。暖是一种触觉,一幅画可以画出江水,可以画出鸭子。但是,它怎么可能画出“暖”来呢?这就是虚的。仔细想想,这“暖”字用得好不好?真是好。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动物对自然的变化最敏感了,江水温度升高了一度半度,我们人类可能感觉不到,但是,水陆两栖的鸭子必定知道。所以,它们才会扑通跳下水去,在水里自由嬉戏了。还有什么比“春江水暖鸭先知”更能透露出春天的温暖与蓬勃呢!所以,这一句诗不仅把春天写活了,而且,它还不知不觉地生发出一个哲理: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通过最微小的变化来把握大方向。比如这几年,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连带出版社都加印了好多版《唐诗三百首》,这也叫“春江水暖鸭先知”。
再看“正是河豚欲上时”。如果说“春江水暖鸭先知”是半虚半实,这句“正是河豚欲上时”就纯粹是虚的了。为什么呢?因为“欲上”就是还没上,既然还没上,肯定就不可能出现在惠崇的画里,而只能是出现在苏轼的想象中。问题是,既然惠崇没画,为什么苏东坡会想象出河豚来呢?大概因为苏东坡是个老饕(tāo),而蒌蒿、芦芽炖河豚,是当时的一道名菜吧。
苏轼有一个学生叫张耒(lěi),写过一本《明道杂志》,专记当时的文人逸事和社会风俗。根据《明道杂志》的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dí)笋(芦芽)、菘(sōng)菜三物”烹煮,最为可口。苏东坡是个美食家,一定熟悉这道佳肴。看看画上,蒌蒿也有了,芦芽也有了,他不由自主地脑补出了肥美的河豚,此刻春江水暖,蒌蒿满地,河豚也应该逆流而上了吧?就这样,一句“正是河豚欲上时”就脱口而出了。加上这句神脑补,多有动感,多有灵气!
虚实结合好在哪里呢?我们之前说,题画诗一定要就事论事,人家画什么你写什么,这就是实的部分。但是,在就事论事的基础上,题画诗也一定要借题发挥,这就是虚的部分。有了这虚的部分,题画诗才能真的有诗意。就像“春江水暖鸭先知”和“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句,不仅把春色写出来了,也把春意写出来了。这春意既存在于惠崇的心里,也存在于苏东坡的心里,它还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所以,今天我们虽然看不到惠崇这幅画了,但是我们还能通过苏东坡的诗体味到当时的春意,这就是虚实结合的力量。
我为什么要给大家选这首诗呢?我想用它来代表宋朝的文人气质。宋朝是一个著名的文质彬彬的时代。什么叫文质彬彬?其实就是像苏东坡这样,精神上讲究,生活上也讲究。因为精神上讲究,所以他对什么都有兴趣,不仅会做官,还会写诗,会画画,内心非常充盈。其实,不仅苏东坡如此,惠崇也如此,当时好多的文人、僧人都如此,这才让北宋的文坛特别繁荣,精神也特别活泼。
又因为生活上讲究,他才能活得那么有滋有味。苏东坡为什么能从“蒌蒿满地芦芽短”联想到“正是河豚欲上时”?因为他是美食家。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就是讲他跟河豚的渊源。据说苏轼谪(zhé)居常州时,就爱吃河豚。有一位士大夫家烹制河豚有独到之处,想请大名鼎鼎的苏学士尝一尝,苏东坡当然满口答应。这么妇孺皆知的大名士能到家里来,士大夫的家人都很兴奋。苏轼吃河豚时,他们都躲在屏风后面,想听听苏学士如何品评他们精心准备的这道名菜。可是,一顿饭下来,苏轼只是埋头大吃,一句话都没说。正当这一家人失望之际,已经酒足饭饱的苏东坡又狠狠地夹了一大口河豚,口中喃喃说道:“也值得一死!”这一家人忍不住哄堂大笑。
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什么?正说明当时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种对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追求,也正是宋朝全盛时期的特点,它不像唐朝那么威武雄壮,而是温柔细腻,透露出一种富足年代的风雅,让人留恋不已。
这首诗讲了哪些内容呢?
1.什么叫题画诗?题画诗有哪些特点?
2.你理解“虚实结合”的写法了吗?
3.宋朝是一个怎样的朝代?
4.如果穿越到宋朝,你会和苏轼交朋友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