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忧国忧民之外,宋朝的士大夫还有一个特征,他们特别富于理性思考,写出了很多哲理诗。比较典型的,就是苏轼的七言绝句《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现代人说起苏轼,都觉得他是神仙一样的人物。在他身上,有三绝最令人羡慕。哪三绝呢?家学一绝,才华一绝,潇洒一绝。
先说家学。苏轼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行列。在历史上恐怕只有曹操、曹丕、曹植,这“三曹”父子可以相媲美。“一门父子三词客”,当然可以说是家学一绝。
再说才华。苏轼属于天才型人物,各种学问无一不精。他写诗好,和黄庭坚合称“苏黄”;写词好,开宋词豪放一派,和辛弃疾合称“苏辛”;写文章好,和欧阳修合称“欧苏”;书法好,与黄庭坚、米芾(fú)、蔡襄(蔡京)合称“宋四家”。除此之外,他画画也好,是北宋文人画的掌门人。诗、词、文、书、画五个方面都做到了顶尖,这是才华一绝。
最后看潇洒。苏轼本来是少年得志,21岁就考中进士,在当时的文坛和政坛都备受瞩目。可是,到了中年,他的人生就开始颠簸不顺了。怎么回事呢?当时,宋朝面临着两大问题,一个是积贫,一个是积弱。所谓“积贫”,就是朝廷没钱,财政总是亏空。所谓“积弱”,就是军队不强,总打败仗。怎样才能扭转这样的局面呢?当时的皇帝宋神宗任命了一位非常有理想,也非常有闯劲的宰相,名叫王安石。王安石大力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历史上称为“王安石变法”。这些改革措施有些还不错,有些却只是“想得美”,实际上行不通。苏轼是个耿直的人,提出了不少反对意见,结果就被改革派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了。他们在苏轼的诗文之中挑出了一些字句,罗织罪名,说他对皇帝不忠。把他抓到了御史台里,一关就是一百多天,差点儿丢了命。幸好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传统,他才最终逃过一劫,被贬官黄州了事。后来,皇帝换了,王安石这一派新党也被打压下去,换上了保守派,按说,苏轼该苦尽甘来了吧?可是这个时候苏轼又说,王安石的一些做法并没有错,这样一来他又成了保守派的打击对象。总之,新党觉得他旧,旧党觉得他新,他就在这两派之间起起落落,先后贬官黄州、惠州、儋(dān)州,真是九死一生。这样折腾下来,一般人早就心如死灰了。可是,苏轼不一样。他心态特别好,一路走一路吃,在黄州发明东坡肉,在惠州吃荔枝,在儋州吃牡蛎,吃出了好多传世名菜。同时,他也一路走一路写,写出了我们耳熟能详的那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似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不就是潇洒走一回吗?我为什么要讲这些呢?因为这首《题西林壁》就和苏轼的经历直接相关,也和他的心态直接相关。
再看题目,《题西林壁》。所谓西林壁,就是西林寺的墙壁。古代庐山有三座寺庙非常有名,一座大林寺,一座西林寺,还有一座东林寺。古代文人喜欢到寺庙游玩,游玩之后还喜欢在墙壁上题诗,所以这三座寺院都有名篇。比如,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写的就是大林寺,而这首《题西林壁》,就题在了西林寺的墙壁上。当时,苏轼不是被贬官了吗?贬到黄州好几年,之后才让他去了稍微好一点儿的汝州。黄州在湖北,汝州在河南,那个时候管理也不太严格,苏轼就一路走一路玩儿,还特意到庐山游览了几天,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从各个角度都写过了,总结一下,庐山到底什么样子呢?这首《题西林壁》就是他对庐山的总结。
先看知识点。这首诗的知识点只有一个,“横看成岭侧成峰”。什么是“岭”?岭是起伏相连的山。什么是“峰”?峰是高而尖的山头。那什么又是“横看”呢?庐山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边或者西边看过去,看到的是一系列连绵的山岭。什么又是“侧看”呢?侧看就是从南北两头看过去,这时候你看不到整座山,而是看到了高耸的山头。可能有人会说,这个句式很熟悉呀,它很像“秦时明月汉时关”,或者“烟笼寒水月笼沙”,当时,我们说这是互文。那么,“横看成岭侧成峰”是不是互文呢?其实也是。所以,我们也不必特别执着于正面如何、侧面如何,可以笼统地理解为,从不同的角度看过去,庐山有的时候起伏连绵,有的时候又山势峥嵘。
理解了这个知识点,再看整首诗怎么翻译。
从正面、侧面不同的视角看,庐山有时连绵起伏,有时头角峥嵘。从远、近、高、低各处看,庐山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姿容。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正身处庐山之中。
这首诗最大的好处,就是即物说理。
这首《题西林壁》,从表面上看当然是在写庐山,并且是作者写了若干首咏庐山的诗之后的总结性诗作,所以,他不能单写香炉峰,也不能单写庐山瀑布,而是要全面描绘一下庐山。庐山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看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朴实无华,但是也实事求是。这几天来,诗人已经从若干个角度观赏过庐山了,每个角度看到的庐山都不一样。刚要说它平缓,它又山势峥嵘起来;刚要说它草木葱茏,却又看到了寸草不生的山崖。诗人所处的位置一变,马上,看到的景致也就变了,真是千姿百态,让人无法形容。问题是,苏轼是个天才人物,既能诗,又能画,怎么会无法描绘庐山呢?
看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说前两句是在写景,那么这两句就是在写人了。写人的什么呢?写人的反省。我为什么辨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因为我就在这座山里呀!我被自己的视角困住了,只能看到眼前的一峰一壑、一丘一峦,当然就不知道整座庐山的样子啦。换句话说,怎样才能知道庐山的真面目呢?那就只有跳出大山,才能获得全面的视角。这是不是在写对庐山的所见所思?当然是,但又不只如此。
它其实是通过庐山讲了一个道理,什么道理呢?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这就叫“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难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怎样才能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呢?那就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这才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个道理很大很深吧?但是,他并不是直接讲出来的,而是把它隐藏在庐山里,让我们自己悟出来,而我们一旦悟出来之后,又会觉得它那么巧妙,那么贴切,可以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叫“即物说理”。这可是宋诗的一大特色。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唐诗跟宋诗的差别来了。什么差别呢?唐诗以情胜,宋诗以理胜。唐朝写庐山最有名的诗是哪一首?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诗,真是豪情万丈。我们今天只要一看到大瀑布,无论是壶口瀑布、黄果树瀑布,还是尼亚加拉瀑布,都会立刻想起这首诗来,而且自己也跟着豪迈起来。
但是,《题西林壁》就不一样了,我们不见得非得到瀑布前再想起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想起它。比如,大家一起做活动策划,每个人的方案都不一样,老板就会说,这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啊!又如,两个人合作,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想法最好,还为此吵了起来,其实他们没想到,把两个想法合到一起,正好可以相互补充。这就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其实苏轼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历经坎坷,为什么能够如此潇洒?除了性格达观之外,还有一点,他是一个善于反思的人。朝廷到底是什么走向?一会儿改革,一会儿保守,真让人摸不清头脑。可是,回过头来一想,自己也是局中人,也曾经当局者迷。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跳出纷争,更达观一些呢?这就是宋朝人的理性。这种理性,不仅属于朱熹这样的哲人,也属于苏轼这样的诗人。
这首诗讲了哪些内容呢?
1.苏轼有哪“三绝”?
2.怎样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宋诗和唐诗有什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