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完李白的飘逸,接下来自然要探讨杜甫的沉郁。在五言律诗中,最能体现杜甫这一特点的,就是《春望》。
所谓《春望》,顾名思义,就是在春天极目四望。这是一个很大众化的题目,在古代,以这样的诗题写作的人特别多,唐朝留下了好几十首《春望》,宋朝也留下了好几十首《春望》。杜甫的《春望》有什么特别之处呢?那就得先来看看时代背景了。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跟《早发白帝城》一样,都是在“安史之乱”时期。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从范阳(今北京西南涿州一带)一路向西杀将过来,唐玄宗带着爱妃杨贵妃、太子李亨等少数亲信仓促西逃。逃到马嵬(wéi)坡的时候,随行士兵发动兵变,杀死了杨贵妃。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嵬之变”。
“马嵬之变”后,唐玄宗和太子就分道扬镳(biāo)了。玄宗南下四川,基本算是放弃了权力,当了太上皇;而太子李亨则率军北上,在灵武(今宁夏灵武)称帝,史称唐肃宗,举起了平叛的大旗。杜甫在这个过程中跟着谁走?他谁也没跟,因为他的官太小了,当时才是一个右卫率府胄(zhòu)曹参军,也就是掌管兵器甲仗的八品小官,唐玄宗父子逃跑的时候,他根本不知道。但是,杜甫是个忠君爱国的人,虽然皇帝逃走的时候没带他,但他一听说唐肃宗在灵武即位了,马上就把妻子儿女安置到鄜(fū)州(今陕西富县),自己只身北上,要到灵武去追随唐肃宗。
可是,当时这条路早就被安史叛军掐断了。他出发没多久,就被叛军俘虏,押回了长安。当时,长安城也是一片混乱,被叛军抓到的大官比比皆是。比如王维,当时是五品官,就被叛军俘虏,而且还投降了叛军。杜甫在这些被俘官僚之中地位实在太低,因此,连叛军都顾不上理他,又把他放了。于是,他就滞留在了长安。这时候,皇帝是什么情况?杜甫不知道,家人是什么情况?杜甫也不知道,每天都是愁肠百结。就在这种情况下,又一个春天不知不觉降临了。杜甫感时伤世,这才写下了这首别具一格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ēn)。
先看知识点。
第一,“国破山河在”的“国”。我们今天说国,是指国家。而在古代,国指的是国都,也就是长安,和下一句“城春草木深”的“城”是一回事。
第二,“烽火连三月”的“烽火”。烽和火都是火字旁,跟火相关,一般指边防报警的烟火,但在这里就泛指战火。
第三,“浑欲不胜簪”的“簪”。“簪”字在《平水韵》中归入下平“十二侵”部,和“深”“心”“金”押韵,因此为了押韵,可以读作zēn。
知道了知识点,再看这首诗怎么翻译。
国都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天到来,城里荒草深深。
感伤国事,看花开不禁流泪;别离家人,听鸟鸣反觉惊心。
立春以来,战火已连绵三月;家信珍贵,每封都价值万金。
愁绪烦扰,白发越搔越短;头发疏稀,几乎没法插上发簪(zān)。
这首诗在三方面堪称表率。第一,对仗完美;第二,冲突鲜明;第三,家国情深。
先看对仗完美。我们之前讲《过故人庄》的时候说过,五言律诗的颔联(第三、四句)和颈联(第五、六句)需要对仗。但是,这首诗不仅颔联和颈联对仗,首联也对仗。“国破”对“城春”,“山河在”对“草木深”。“感时”对“恨别”,“花溅泪”对“鸟惊心”。“烽火”对“家书”,“连三月”对“抵万金”。对得都特别工整,这是两句之间的对仗。除此之外,这首诗还包含了句内对。
哪里是句内对呢?看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跟“河”是不是相互对仗?“草”和“木”是不是也相互对仗?本来,格律诗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就可以,但是,杜甫是学霸,习惯性地超额完成任务,人家要求两联对仗,他就搞成三联对仗;人家要求两句之间两两相对,他又额外加了两个句内对。这么多整齐的对仗放在一起,还又那么自然不呆板,这就是杜甫的本事。
可能有人会疑惑,难道对仗越多就越有本事吗?这倒也不一定。李白写过好多律诗,比如《夜泊牛渚(zhǔ)怀古》,通篇根本不对仗,但是却特别洒脱,让人不得不服。可是,虽说对仗有对仗的好处,不对仗有不对仗的好处,若选一个人当老师,选谁呢?应该选杜甫。因为李白天分高,可以做到随心所欲,跟着李白学,除非你也是天才,否则很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什么也学不会。但杜甫不一样,他讲规矩,还经常给自己制定更严的规矩。跟着他学,就算学得没有那么好,至少也是“刻鹄(hú)不成尚类鹜(wù)”,出不了大错。学作诗也罢,学做人也罢,一定要先学规矩,再讲自由。
再看冲突鲜明。通篇一看,这首诗到处都有冲突。冲突在哪里呢?比如第一句,“国破山河在”,这“破”和“在”就是一对冲突。“破”是残破,“在”是照旧。山川无情,不管人事变迁,这不是一对冲突吗?
第二句,“城春草木深”,这“春”和“深”也是一对冲突。“春”是什么?是明媚鲜艳。“深”是什么?是草木荒疏,四处疯长的样子。敌兵残害,老百姓死的死,走的走,原来的亭台楼阁都长满了荒草,繁华的长安城沦为一片大野地,这不也是一对冲突吗?
而第三句“感时花溅泪”,“花”和“泪”又是一对冲突。“人面桃花相映红”才是正理,看见花开,为什么要溅泪呢?
第四句,“恨别鸟惊心”,“鸟”和“惊”还是一对冲突。孟浩然说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晓》)。鸟叫是多么令人快乐的声音,怎么会惊心呢?所以说,这首诗到处都是冲突。
为什么有这么多冲突呢?因为国破家亡啊。如果国没破,家没亡,春天来了,极目四望,应该是什么样子呀?那大概应该像杜甫自己说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丽人行》)吧?到处繁花似锦,到处游人如织。杜甫若是愿意,完全可以像孟郊那样,“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就算不爱凑热闹,也可以像谢灵运那样,静静地欣赏“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可是现在,国都破了,皇帝走了,家人也杳无音信,杜甫哪还有心情欣赏春光,只觉得看花开不是花开,听鸟叫不是鸟叫了!这其实是古诗词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叫以乐景写哀。景越美,心越痛,景和情之间反差越大,冲突越深,让人觉得诗句越有力量。
最后看家国情深。李白为什么有魅力?因为他眼里永远有一个大大的自己。自己得志了,就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péng hāo)人”(《南陵别儿童入京》);重获自由了,就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一直到死都像个牛气冲天的少年。杜甫为什么有魅力?因为他的眼里永远有国有家。对国家,他是“感时花溅泪”;对家庭,他是“恨别鸟惊心”。对国家,他看到“烽火连三月”;对家庭,他想着“家书抵万金”。这种感情太深厚了,以至于后来再出现类似的情况,这两句诗就会立刻涌上心头。一千多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热泪横流,吟诵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爱家也爱国,可是,无论哪一头,他都没有办法。想要帮忙,却又无法帮忙,所以他才会“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要知道,杜甫当年才46岁,只是个中年人,但是为了国、为了家,他把头发都愁白了,愁没了!写到这里,这首诗的层次也就出来了,先写景,再抒情;先写国,再写家,最后落到自己。整首诗层次分明,而又家国情深。
李白眼里永远有个大大的自己,这是英雄人格,我们衷心地仰慕,也衷心地喜欢。杜甫呢?他的眼里永远有国、有家、有朋友,还有老百姓,他永远想把自己最赤诚的心都捧出来给这些人,这是圣人人格,我们衷心地佩服,也衷心地喜欢。这是“诗仙”和“诗圣”的不同,也是“诗仙”和“诗圣”各自难以替代的光彩。
这首诗讲了哪些内容呢?
1.“马嵬之变”是指什么?
2.“以乐景写哀”在这首诗中是怎么体现的?
3.杜甫在什么情况下写了这首诗?
4.李白和杜甫有哪些不同的性格特点?
5.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有哪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