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1 / 1)

先看诗题《送元二使安西》。元二,是指姓元,排行第二的人,而安西,是指安西都护府。这是唐朝管理西域的一个军政机构,治所在龟兹(qiū cí),也就是今天新疆的库车。王维写这首诗是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当时,安西都护府的管辖范围是天山以南直至葱岭以西,也就是说,跨越了今天的帕米尔高原,一直到中亚的阿姆河流域。唐朝在这里设安西四镇,驻兵防守,实施有效管辖。既然是有效管辖,当然就会和朝廷存在着方方面面的联系,这位元二,就是受朝廷委派,到安西都护府执行公务的官员。而王维当时也在朝廷做官,和元二应该是同僚兼朋友的关系,所以才有了这首《送元二使安西》。

这个题目一出来,盛唐气象也就出来了。因为元二出使安西这条路,就是大名鼎鼎的“丝绸之路”。古代交通何等不便,一般人生活范围极小。可是唐朝疆域广大,所以公务员元二才能从今天的陕西西安一直走到新疆库车,走出三千多公里。想想看,这是何等雄壮的旅行啊。这样的旅行,国土小做不到,治安乱也做不到,人没有豪情,还做不到。只有大唐盛世,才能支撑起这样雄壮的旅行,才能写出《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yì)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先看几个知识点。

首先是两个地理名词。第一,“渭城”。所谓渭城,其实就是秦朝的都城咸阳所在地,汉朝时改为渭城,在长安的西边。唐朝人从长安往西走,渭城是必经之地。正因如此,渭城在古代也是著名的送别之地,那里还有个名胜叫咸阳桥。比如,杜甫的《兵车行》里讲,“耶(yé)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就是在这儿给战士送行的。渭城距离长安大约有六十里,在古代,这是整整一天的路程。王维送元二一直送出六十里,这是不浅的情分。

第二,“阳关”。阳关在哪里?在敦煌的西南边。当年,汉武帝开通“丝绸之路”,在敦煌以西设立两座关,北边的叫玉门关,是从北道出西域的必经之路;南边的后设,因为在玉门关以南,而古代山南水北为阳,所以叫阳关,是从南道出西域的必经之路。在古代,玉门关也罢,阳关也罢,都是重要的地理标志,出了这两座关,就算离开中原内地了。所以王之涣才说“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维也会说“西出阳关无故人”。

其次是一个动词——“浥”。浥是三点水旁,跟水相关,意思是湿润。

知道了这些知识点,这首诗怎么翻译呢?

早晨醒来,一场春雨打湿了渭城,洗净了轻尘,驿站周围柳条青青,显得格外清新。

老朋友你就干了这杯送行酒吧,等你西出阳关,眼前可就再没有故人了。

这首诗有两个地方值得称道。第一,景中含情;第二,悲中有壮。

先说景中含情。“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两句诗写景真美,美得像画一样。这一天的清晨,渭城下了一场雨。雨不大,只打湿了地皮。可是,就因为这场小雨,一切都不一样了。要知道,渭城的驿站正在西出长安的大道上,平时车马簇簇,自然尘土飞扬,可是这一场小雨落下,浮土飞不起来了,空气好像被洗过一样,特别透明。这是一个多明媚的大环境啊。

第一句写渭城的大环境,第二句就落到了驿站这个小环境上。春雨洗过,驿站客舍的颜色加深了一点儿,周围垂柳的枝条也洗去了浮尘,显得焕然一新。这就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清朗的天空、洁净的道路、青青的客舍、绿得透亮的柳丝,是不是一幅色调特别清新的风景画?我们甚至好像都能闻到空气中泥土和青草的味道。王维本来就是画家,苏东坡说他“诗中有画”,这两句虽不典型,但也颇有画意。

我们说景中有情,情在哪儿呢?在“柳色新”这三个字上。王维这幅画可不是平均分配笔墨,它最后的落脚点是“柳色新”。为什么要落在“柳色新”上面?因为柳树不是一般的树,它在中国文化中有特别的意义,是中国的送别树。柳的谐音是留,代表着送行之人依依惜别的心情。这是一层意思。另外,还有一层意思,人离开家乡,不就像枝条离开树干一样吗?“在家千日好,出门处处难”(《增广贤文》)。旅途之中,总会遇到很多困难吧?而柳树是最好活的树,它的枝条可以随插随活,所以,就用它来送给远行的人,祝愿他像柳条一样,随遇而安,四海为家。有这么多意思在,柳条就成了古人送别的代名词。所以,这首诗写出了“柳色新”,也就牵出了像柳丝一样又柔又长的情丝,这情丝隐藏在柳丝背后,牵着元二的马,牵着诗人的心,也牵着我们的感情。这就是景中含情。

再看悲中有壮。悲在哪里呢?看第三、四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端起一杯酒,递给即将离开的朋友,说:“你就再干了这杯酒吧,西出阳关,可就再见不到老朋友了!”这“西出阳关无故人”悲凉不悲凉?当然悲凉。从长安到阳关,有一千多公里,从阳关到安西,还有一千多公里。西出阳关,就已经没有故人了,那阳关再往西呢?就更是绝壁大漠,荒无人烟了!此时还是执子之手,此后却要千里独行,一暖一冷,这是多么大的反差!临别之际,怎能不让人悲从中来呢?

那为什么又说它悲中有壮呢?壮在“劝君更尽一杯酒”的“尽”字上。大家注意,这个“尽”是“穷尽”的尽,而不是“进步”的进。为什么必须是穷尽的尽?因为这个“尽”字意味着干杯,一饮而尽。而进步的“进”呢?意味着进食,也就是再喝一口。肩负着朝廷的使命,面对着漫漫征途,王维是劝元二干了这杯酒,还是再喝一口酒?当然是干了这杯酒。只有干了这杯酒,才是两条好汉之间的告别,虽然依依不舍,却也绝不拖泥带水。前路漫漫,重任在肩,从此各自珍重,后会有期了!

我一直觉得,这句诗特别有镜头感。像1986年版电视剧《西游记》里,唐僧从长安出发,唐太宗给他送行的那一刻。当时,唐太宗不是捏了一点儿土,撒在酒杯里,递给唐僧吗?唐僧说,贫僧不饮酒。唐太宗告诉他,这杯酒你必须喝,宁恋本乡一捻(niē)土,莫爱他乡万两金呀!唐僧听了之后不再推辞,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纵马西去。同样,在王维说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之后,元二也一定会一饮而尽,纵马西去。它不是一般的歧路沾巾,黯然销魂,而是仗剑去国,大道如天。这就是既悲且壮的盛唐之音。

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在唐诗之中属于送别诗。唐朝的诗人到处做官,到处旅行,送别诗写得特别多,也特别好。像我们熟悉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都非常有名。但是,在所有的送别诗中,这首《送元二使安西》流传最广。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个“最”字,说得太绝对了吧。其实一点儿也不绝对。因为其他的送别诗,都只能看,只能吟诵。而这首诗写成之后,很快就谱了曲,编入乐府,成了离别宴会的标配,不仅在诗人之中传颂,也在歌儿舞女口中传唱,从唐朝一直唱到了宋朝。宋朝之后,原来的曲子丢了,但是明朝人又对这首诗进行了再创造,重新编词谱曲,成为一首琴歌。现在作为十大古琴曲之一的《阳关三叠》,就是根据明朝的琴歌改编而来的。所以,这首诗的别名又叫《渭城曲》也叫《阳关三叠》,从唐朝一直传唱到了今天。

我为什么要选这首诗呢?一方面,我想用它来代表丝绸之路,代表唐朝人意气风发、勇闯天涯的精神,代表我们由衷赞赏的盛唐气象;另一方面,我也想用它来代表送别诗,代表唐代送别诗既含蓄又明朗的深情。

这首诗讲了哪些内容呢?

1.渭城、阳关具体指哪里?

2.柳树在中国文化中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3.你也试着写一写“景中含情”的句子吧。

4.在送别诗中,为什么这首诗流传最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