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
雄汉盛唐,是我们中国人永久的骄傲。将盛唐与雄汉相比较,会比出什么结果呢?我想,如果用一句诗形容,那就是“更上一层楼”。而这耳熟能详的诗句,就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guàn)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先说诗体。我们之前讲《诗经》也罢,《汉乐府》也罢,都属于古体诗。但是,这首《登鹳雀楼》不一样,它是一首五言绝句,属于近体诗。近体诗又叫格律诗,比古体诗规矩多。就拿五言绝句来说吧,每句五个字,一共四句话,二十个字,却要写出丰富的含义,还要讲究平仄和对仗,非常难写。但是,一旦写好了,又会觉得短而有味,既朗朗上口,又余韵悠长。
再说诗题——《登鹳雀楼》。鹳雀楼在山西省的永济市。永济古称蒲州,扼(è)守黄河要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南北朝的时候,这里是北周和北齐对峙的前沿阵地,北周权臣宇文护就在这儿修建了一座戍(shù)楼,瞭(liào)望敌情,当时也没有名字。楼修好之后,因为挨着黄河,总有鹳鸟云集,所以就叫鹳雀楼。到了唐朝,国家统一,这座楼没有了军事价值,却成了文人墨客的登临之地。王之涣也是其中之一,他登高览胜,大笔一挥,一首《登鹳雀楼》喷薄而出。也正是因为这首诗,原本默默无闻的鹳雀楼名扬四海,最终跻身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列。
这首诗写得明白晓畅,需要解释的知识点只有“白日”。很多人容易望文生义,以为白日是指白色的太阳。对不对呢?肯定不对。诗里说“白日依山尽”,那是太阳要落山了。太阳落山的时候是橘红色的,怎么可能是白色的呢?事实上,当时的白日不是指白色的太阳,它就是指太阳,或者是明亮的太阳。
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很容易就能把这首诗翻译出来。
太阳依着群山逐渐西沉,黄河向着大海滚滚东流。
若想要饱览千里风光,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这首诗好在哪里?它对仗好,气势好,意思更好。
先看对仗好。仗本来是指古代衙门里的仪仗,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同样的穿着打扮,同样的身份,两两相对,就叫对仗。用到诗里,就是要求每一联诗中,上下两句相同位置的词句两两相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五言绝句,本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比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xié),此物最相思。”就完全不对仗。
但是这首《登鹳雀楼》不一样,它的两联诗都对仗,而且对得特别工整。
第一联,“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白日”对“黄河”,这是名词对名词;“依山尽”对“入海流”,这是动词词组对动词词组;再往细里说,“山”和“海”是名词两两相对,“白”和“黄”又是形容词两两相对。
第二联,“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欲穷”对“更上”,这是动词对动词;“千里目”对“一层楼”,这是名词对名词,其中“千里”对“一层”,又是数量词对数量词。
对仗是格律诗的一个重要特点,它让诗句显得特别平衡,特别整齐,而这种平衡和整齐,最符合我们中国人的审美情趣,让我们一看就觉得美。
再看气势好。这首诗一上来,就是一幅特别大的风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太阳渐渐地靠近连绵起伏的大山,又一点点地沉没到大山的背后。一条黄河咆哮而来,又向着远方的大海滚滚奔流。这两句诗一共十个字,但是,上边有日,下边有河;远处有海,近处有山;从天到地,从东到西,都被笼罩进来,这是何等壮阔的画面啊!可能有人会说,这不是全仗着鹳雀楼位置好吗?王之涣登楼一看,信手拈来,就写下这么一联诗。是不是这样?其实并不是。这幅画卷绝不是看出来的,而是想出来的。为什么呢?因为站在山西,眼睛再好,也是不可能看见大海的。
事实上,在古代鹳雀楼的位置上,别说看不到海,就连黄河东流也看不到。因为黄河是一个“几”字形,而永济在“几”字形大拐弯右边,也就是说,在鹳雀楼看到的黄河是从北往南流的。
看海不行,看山总可以吧?其实也不行。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过:“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站在鹳雀楼上能看到的山是中条山,但中条山并不在鹳雀楼的西边,而是在鹳雀楼的东南方向,也就是说,夕阳西下的时候,王之涣是看不到“白日依山尽”的!既然如此,王之涣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因为他心里有这一番胜景呀。
根据史书记载,王之涣是个慷慨有大略的人,内心非常豪迈。他登上鹳雀楼,极目远眺,眼睛里看到的是高山耸立,大河奔流,而心里升腾起来的是一幅比这更大的画面。这画面铺天盖地,把从东到西、从山到海的千里江山全都容纳了进去,这就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它既是实写,也是虚构,而且虽然有虚构的成分,但是给人的感觉又是那么真实,这就是中国文化的韵味了。中国诗也好,中国画也好,不讲究形似,而讲究神似。只要神韵到了,气势到了,我们就相信它是真的,因为这是艺术的真实。
最后看意思好。眼前的风景太好了,让人怎么看都看不够,怎样才能看到更大的场面呢?这时候,一个念头自然而然就出现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呀,为什么不再上一层楼呢?所以下两句也就顺理成章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一联诗从表面上看不过是写登楼,但是往深里想,它背后的意思又是那么丰富。这“千里”和“一层”一定是真的吗?有人特别实在,还据此推测说,当年的鹳雀楼一共三层,王之涣写诗的时候是在第二层,心里还想着要往第三层去。这样想未免太迂腐了。其实,“千里”也罢,“一层”也罢,都是虚指。“千里”不仅仅意味着横向的距离,更意味着人生的广度;而“一层”也不仅意味着纵向的距离,它还意味着人生的高度。
这样一来,这两句诗就不仅仅是登高望远那么简单了。“欲穷千里目”,包含着多少渴望;而“更上一层楼”,又包含着多大的雄心啊。想要实现更大的梦想,就必须付出不断向上的追求,这是最朴素而又最深刻的道理,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诗言志”。可是,这志向又和风景衔接得那么紧密,那么浑然天成,让人一点儿都不觉得生硬。它把高瞻远瞩的议论化成了诗意,让大道理变得无比鲜活。也正因如此,这两句诗才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全都可以使用,全都可以获得力量。
中国有四大名楼的说法。这四大名楼,是指山西永济的鹳雀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和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它们成为名楼,不仅因为名胜,更因为名诗。鹳雀楼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滕王阁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黄鹤楼有“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岳阳楼有“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这些诗全都是唐诗,而且是最美的唐诗。唐朝是如此富有诗意,以至于有学者干脆管它叫“诗唐”。
王之涣正属于这个伟大的时代。他生活的年代,是从武则天到唐玄宗时期,这个时代在历史上号称盛唐。可以说,王之涣自出生以来,看到的就是国家蒸蒸日上,更上一层楼,而这样生机勃勃的时代也刺激了诗人,让他产生了千里之志,渴望更上一层楼。这种个人、国家和社会相互呼应的蓬勃精神,正是我们最喜爱的盛唐雄风,所以,我们才用这首诗来给唐朝开篇。
这首诗讲了哪些内容呢?
1.什么是近体诗?
2.“白日”是指什么?什么叫对仗?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蕴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
4.中国四大名楼是哪四楼?它们为什么能成为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