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
《关雎》[1],后妃[2]之德也,风[3]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4]焉,用之邦国[5]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6]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7],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性情,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
本文节选自《毛诗》序,子夏著。万安伦、何唯祺据《毛诗》清乾隆四十八年武英殿刻本点校。
【导读】
《毛诗》序是我国第一篇关于诗歌理论的专论。《诗经》的序言分为大序和小序,《毛诗》序是其作者为《诗经》所做的总序,称为“大序”,而“小序”是《诗经》305篇中每一篇的序言。关于《毛诗》序的作者,还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是孔子的弟子子夏,还有另一种说法是汉代的卫宏。
《毛诗》序以《关雎》开始,讲解了何为“诗”。体现心中所想、饱含情感且可以用歌舞表达出来的即为诗,而诗歌具有矫正政治得失、感动天地鬼神的功能,还可以用来巩固纲常、整顿风气。《毛诗》序对诗歌的内容、分类、表现手法和作用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是第一篇研究我国诗歌理论的文章,其主要意义在于首次提出“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诗六义”中体现出了孔子的编辑思想。
孔子删定六经是春秋战国时期一次影响深远的编辑出版活动,《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部经典著作皆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其中《诗》为《诗经》。汉代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于礼仪,而成之。”也就是说,孔子从三千多篇中选取了三百多篇有礼教之用的诗歌,将之编纂为《诗经》,也称之为“诗三百”。而这体现了孔子在编修《诗经》时,有着很明确的目的——施于礼教,维护社会秩序。
而关于孔子所做的工作是否属于编辑活动,学界也存在着一定争议。姚福申先生认为:“历代史官对文献资料虽然也不断进行删补和编校,但都局限于自己所管辖的有限范围之内,对我国古典文献作如此全面的审读、删订和编篡的,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是第一人。”[8]他肯定了孔子所做工作是编辑活动,并且是编辑史上的一件大事。
根据《毛诗》序所下的定义来看,“风”是吟诵一个邦国之事的地方音乐,能表现世人个人的情感;“雅”是周王朝地区的乐歌,可展现四方风俗;“颂”是祭祀的舞曲歌辞,用来向祖宗神明赞美君王的盛德。而孔子又将“风”分为“十五国风”,将“雅”分为“大雅”“小雅”,将“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乐而不**,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孔子的选诗标准是“温柔柔厚”,“怪力乱神”是其排斥的对象。
孔子在编辑《诗经》时有着很明确的指导思想。首先,他将多个诸侯国看为一个整体,将跨越多个地区的作品汇聚在一起进行编辑,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中华大一统”的理念。其次,他从三千多篇作品中精选出可用于教育礼义的诗歌,使《诗经》不仅是文学作品,还成为了可以对人进行道德修养教化的教材,体现了他作为教育家的智慧。此外,孔子编辑《诗经》还出于宣传儒家思想、维护周王朝统治的目的。《诗经》的问世,可以使读者了解社会风俗,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并有利于统一思想观念、稳定社会,使人们更加认可、支持周王朝的统治。由此可见,孔子对《诗经》的编辑活动有着较为成熟的指导思想体系。
综上诉述,孔子对《诗经》的编辑活动,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诗经》原有三千多篇,其作者包括贵族与平民,时间跨越五百多年,地理跨越黄河、长江,内容更是包括战争、经济、政治、生活、爱情等多个方面。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作品,孔子按性质将诗歌分为风、雅、颂,再按时间、地域、对象分为十五国风、大小雅和周鲁商颂,选出有礼教之用的作品编成一部诗歌总集,使之能够广为流传,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孔子还是我国第一个拥有明确而清晰的编辑思想的人,他在我国的出版史上拥有极高的地位。
通过阅读《毛诗》序,我们可以了解到“六义”及“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的含义,对《诗经》的编辑思想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认识到孔子这位伟大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为我国先秦文献的编辑出版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姜虹冰)
[1] 《关雎》:《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2] 后妃:天子的妻子,指周文王妃太姒。
[3] 风:有二义,一指《诗三百》中的十五国风,二为教化义。
[4] 乡人:指百姓,周时以一万两千二百五十户为一乡。
[5] 邦国:指诸侯国。
[6] 永:通“咏”。
[7] 谲谏:指以旁敲侧击的方式对君主尊长进行劝谏。
[8] 姚福申:《中国编辑史》,30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