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一家之言”(1 / 1)

在大约五个半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是在社会动**、诸侯纷争、变法迭兴中发展和前进的。对于这一时期的社会进步,人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秦始皇在完成统一事业之后,在总结历史经验方面有一点是认识得很深刻的,即他认为“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30]。因此,他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不为封国而设郡县。这在历史认识和政治实践上都是一件大事。秦始皇巡视天下,群臣刻石记功:“普天之下,专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31]秦的统一和在全国实行郡县制,确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然而,秦始皇并没有把认识、总结历史经验的事情继续做下去,而用“焚书坑儒”的办法来统一思想,演出了“非秦记皆烧之”的悲剧。

刘邦作为楚汉战争中的胜利者,他在建立西汉皇朝以后,起初也没有认识到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刘邦的高明之处,是他适时地接受了陆贾的“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的启发,命陆贾“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于是,陆贾“粗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32]。可以想见,刘邦君臣为巩固统治而如此重视总结历史经验,这在当时是何等庄严深沉而又富有生气的场面!这种场面,就其深刻的思想意识和历史影响来看,都是秦始皇君臣刻石记功所不能比拟的。这里可以略见其发展的必然之势。

秦汉的政治统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这种政治统一对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大一统思想的发展。汉初思想家对秦朝速亡历史教训的总结及其与现实结合所作的思考,大大丰富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促进了历史观点的进步。这两点,对于史学的发展都有直接的意义。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司马迁提出了“成一家之言”的宏旨,写出了辉煌的巨著《史记》。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他的史学活动是在汉武帝在位时期。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曾总结先秦以来的学术思想而撰《论六家要旨》,评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各家主旨及其得失。司马谈有志于撰写汉兴以来“海内一统”的历史,因应当参与而又未能参与汉武帝封泰山的大典忧愤而死。他临终之前,嘱咐司马迁“无忘吾所欲论著”[33]。司马迁执行父亲遗言,历尽艰辛,终于撰成《史记》(当时称《太史公书》)130篇,记述了自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太初时约3000年的历史。

《史记》是中国史学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通史著作。它的出现,为中国史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划时代意义。

司马迁撰《史记》有明确的宗旨和崇高的目标,这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34]天人关系、古今关系,这在司马迁以前是人们已涉及的重大问题,而把它们综合起来进行考察,使它们获得历史的形式而“成一家之言”,却是司马迁第一次提出来的。

《史记》创造了中国史学上纪传体史书的表现形式,用以表述丰富、生动的历史内容。这是《史记》“成一家之言”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由五种互相联系的体例结合而成:

——本纪,12篇。记五帝、夏、商、周、秦、秦始皇、项羽、高祖、吕后、文帝、景帝、武帝大事。集中反映了司马迁“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35]的撰述思想,也是全书表达历史进程的总纲,意在“原始察终,见盛观衰”,阐述历代兴亡大势。

——表,10篇。有世表、年表、月表,自三代迄于太初。意在反映“并时异世,年差不明”而头绪纷繁的历史事件及侯王置废的年月。其中《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六国年表》,还反映了司马迁对历史进程的阶段划分的思想。

——书,8篇。包含礼、乐、律、历、天官、河渠、封禅、平准。涉及礼乐、历法、天文、地理、重大祭祀、经济财政等社会生活及人与自然之关系的诸多方面。意在明其“损益”、“改易”之迹,“承敝通变”之故。

——世家,30篇。意在记述王朝或皇朝的“辅拂股肱之臣”的“忠信行道,以奉主上”的史事,写出朝廷与地方的关系及其变化。

——列传,70篇。是为古往今来“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的各种历史人物立传,写出了社会各个阶层、各种行业代表人物的形形色色的面貌和心态。

《史记》是中国史学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通史,是一部记述了上起远古,下至西汉前期,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民族、思想、文化、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群像的百科全书。它尤其详尽、深刻地写出了秦与西汉前期的历史,总结了秦汉之际的历史经验,储存了丰富的历史知识,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智慧。它以黄帝作为中国历史的开端,对后来的历史发展和史学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司马迁的恢廓的历史视野和他创造出来的纪传体史书的表现形式,把人们对于历史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上,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司马迁所著《史记》,在历史编纂、历史内容、历史观点这三个重要方面,都大大迈越了前人,达到了当时所能达到的辉煌成就。这不仅使司马迁本人以其著述“成一家之言”,而且也使史学得以在意识形态领域卓然自立而“成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