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保守与开放相伴(1 / 1)

大学名言

谦虚是学习的朋友。

普林斯顿大学是一个充满人性的大学。当年受纳粹迫害的爱因斯坦作为该校研究院的第一批教授,快乐地在这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22年时光。在天才数学家纳什患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几乎没有任何治愈希望的时候,普林斯顿大学接纳了他,让其安心在校园静养并给予极大的关爱,

终于使他在与疾病抗争了30年后康复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安德鲁·怀尔斯教授九年没有写出一篇论文,作为一个孤独的战士,埋头苦干,潜心研究。作为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并没有因为怀尔斯九年来没有什么作为而难为他,反而更加关爱。正是这种学术上的宽容和人文上的博爱,使怀尔斯历时九年以130页长的篇幅完成了三个多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数学家前赴后继却壮志未酬的事业:证明了费尔马大定理,获得了历史上唯一的菲尔兹特别成就奖。

学校把学生的发展当成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务。普林斯顿大学的入学竞争十分强烈,每个考生都要经过单独审查,个别谈话。和有些贵族大学不同,这里不重视学生的家庭背景,主要看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本人的素质。它的招生口号是:“只要是优秀的,付学费不用顾虑。”不像其他大学那样将沉重的贷款包袱加在学生身上,而是用收到的捐款爽快地减免贫困学生的学费,所以普大在2001年成了全美第一所“无贷款”的学校。

为了使自己的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1902年,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伍德罗·威尔逊就任校长时制定了“导修制”,给学生以更大的空间去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在办学指导思想上,普大坚持非常严格的本科生教育和非常学术化的研究生教育。为了把这两件事情做到极致,普大至今不设商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这在美国高校中绝无仅有。正是由于规模不大,学科不全成就了普林斯顿大学独特的优势。

普林斯顿大学设立的学术规范标准严格程度远远超出美国学术界一般约定俗成的标准。本科生提交书面或口头学术成果的规范时,“在引文、意译、摘要、事实,信息和数据以及补充资料时,都需要标明引用来源。”在普林斯顿大学看来,不知不觉复写原文绝不是令人信服的解释。

因为研究者有责任在阅读资料时做好恰当记录,以免发生引用别人

资料却无法标明出处的情况。“引用论点与论据”标准规定:“任何借用的论点和论据都要以脚注的方式说明出处,即使这些论点或论据已被转述的作者做了更深入地阐述,学生如在准备自己的论文时参照了同一选题的其他学生的论文或笔记,就有必要就该事件进行声明。”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应该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真正的高等教育,是有特色的教育,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

普林斯顿大学,是多年名列美国榜首的世界顶尖大学(在哈佛后名列第二),她不仅有恬静的校园和优美大楼,更充满着大师和“大爱”:她只有6500名学生,不算大,又没有医学院,也不是综合性大学。正是因为她的宽容和“大爱”,安德鲁·怀尔斯教授才有可能9年不出一篇论文,埋头苦干、静心研究,解决了困扰世界数学界长达360余年的一大难题——费尔马大定理,她也允许患有精神病的天才数学家约翰·纳什静心地生活在校园内,并给予极大的关爱,终于使他在与疾病搏斗30年后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充分体现了人类应该具有的“美丽心灵”。这恐怕就是普林斯顿大学成为美国第一大学的真谛!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普林斯顿大学是如何广集大师的呢?其一,普林斯顿大学远离城市的喧嚣,拥有着迷人的田园风光;其二,她筹款有道,资金充裕;其三,教师聘任制度完善;更重要的是,这所大学的性格吸引了世界一流的科学大师和天才学生。

普林斯顿大学的性格是宽容大度的,她包容别人的个性甚至缺点。普林斯顿大学以人为本,处处洋溢着一种宽容的气氛。在这里,各种信仰的人和谐相处。这种不拘泥于意识形态与宗教信仰的广阔胸怀,使普林斯顿大学得以接纳各个领域的奇才怪客、科学狂人。

普林斯顿大学的宽容,除了体现在对意识形态的兼收并蓄上,而且还体现在对急功近利思想的摒弃和对人才的管理和应用上。对于精神失常的纳什,普林斯顿大学给予了他极大的宽容,“随他穿着不合身的衣服在图书馆看书或在校园里徘徊,还筹集资金为他治病,并提供了一个为期一年的研究数学兼讲师的职位”。这一切,都非常利于纳什恢复正常,并以“博弈论”获得诺贝尔奖。而1985年当上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的安德鲁·怀尔斯,在此后的九年里没有一篇论文发表。

是的,十年磨一剑,普林斯顿大学是追求自由的,她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组织方式来确保学术自由、个性自由,并将这些制度付诸实施。在普林斯顿大学,没有人会感到自己的个性受到了压抑,自己的抱负难以实现,自己的学术操守遭到外界压力的挑战而不得不妥协。

在这里,教师们静心地研究课题,悉心地教授学生,并热心地参与学校管理。而学校在有关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等问题上,从来都是同教师们经过反复讨论协商后才作决策。全体教师,包括校长等各级管理人员在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均享有充分平等的权利。

她们遵从大学是属于教师的,大学的一切事务应当由学校自己单独决定的原则,在这里,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快乐地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20余年。他说:我舒服得像一头冬眠的熊!马克·吐温也说过:普林斯顿实际上比天堂更适合我。

普林斯顿的胸怀是宽广的。不管国籍、种族,只要你是优秀的,普林斯顿就会想方设法把你“抢”过来。为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1998年,普林斯顿大学宣布,凡是家庭收入低于46500美元的学生,其贷款将全部用奖学金替代。2001年,普林斯顿大学索性把这一政策扩张覆盖到所有学生:只要你需要并有资格获得财政资助,你拿到的就全是奖学金,贷款上学在普林斯顿大学从此消失,这个计划等于给所有需要资助的学生提供免费的大学教育。

在美国名校中,普林斯顿大学的奖学金最高,普及面也最宽。在这里,约有51%的本科学生、90%的研究生都有奖学金,普林斯顿大学并不仅仅依靠成绩录取学生,她更看重学生的能力与潜能、各种学术与非学术的兴趣、特殊技能与天资、经验、抱负和背景等等因素。

普林斯顿大学在学术方面的特点就是全面,文理兼顾。在文科方面,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政治学、公共关系、历史学都是非常优秀的;在理科,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系、物理系都很有建树。尤其是物理系,因为爱因斯坦在这里工作的22年而闻名遐迩。普林斯顿大学不同于美国其他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没有设立在其他大学中非常普遍的法学院、医学院、商学院。

普林斯顿大学260多年的建校史上曾吸引众多名人来此任教,如爱因斯坦、数学大师冯诺伊曼,华罗庚、李政道和杨振宁都曾任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员。

普林斯顿大学小百科

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目前有1100万藏书。主要的馆址燧石图书馆(Firestone Library)拥有超过600万册藏书。在燧石图书馆之外,许多独立的学科(包括建筑学、美术历史、东亚研究、工程、地质学、国际关系和公共政策,以及近东研究)也都有自己的图书馆。传统上,每个有历史的学科都在图书馆有自己单独的研究室,可供本系学生各自参考专业书籍和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