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丽逾千前未有
汉武帝时改革后宫制度,使嫔妃等级明显增多,其宫女数量也大大增加。
汉武帝时期的皇后、嫔妃、宫女制度主要情况如下:
“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谪(嫡)称皇后。”可见汉代皇后的称号是因袭秦代而来的,按辈数区别分为三级:
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正妻称皇后。皇后的地位不是臣,而是君,这是值得特别注意的。
从汉朝的历史来看,太皇太后、皇太后皆时时干预朝政,太皇太后,皇太后还可以以长辈的身份管教皇帝。
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的家族在朝廷中亦有很高的地位。
汉武帝时形成了嫔妃十四等级制。皇帝除正妻称皇后之外,有妾,“妾皆称夫人”。此外,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至汉元帝时又加“昭仪之号”。这十四等制不包括皇后在内,是皇后之下的宫中的妃嫔(女官)制度。
这十四等嫔妃制是在汉初的制度基础上经武帝、元帝时的变化而形成的。
汉时还有诸多宫女。不过这些是没有等级,未有职号的,从民间选拔入宫的女子。
西汉的后宫制度可谓繁杂,故此在光武中兴以后,改为“六宫称号,唯皇后、贵人。又置美人、宫人、采女”。实际上分为五个等级,较西汉大为简化。
秦灭六国后,宫室和后宫的美女人数大为增加,但具体人数不详。至于说后宫“爵列八品”也是事实,据前引《汉书·外威传上》载这八品应是王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
西汉时武帝、元帝时的增加,仅嫔妃就有十四个等级,若加上皇后和最下层的宫女那就达到了十六个等级。这比西周与秦朝后宫的等级增加。
西汉“自武元之后,世增**费,至乃掖庭三千,增级十四”。这里所说的“掖庭三千”与后来所说的“后宫三千”是一个意思,均指后宫美女数量众多而言,而非限定就是三千。
从记载可以看出,武帝以后不仅后宫嫔妃设了十四个等级,而且数量至“数千”,或“七八千”。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的。
汉武帝这种**侈奢靡的生活,影响了其继承者昭、宣以后的诸帝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整个社会。
元帝时,贡禹就痛切地指出: “故使天下承化,取女皆大过度,诸侯妻妾或至数百人,豪富吏民畜歌者数十人,是以内多怨女,外多旷夫。及众庶葬理,皆虚地上以实地下。其过自上生,皆在大臣循故事之罪也。”
整个社会上的统治阶级都盛行着**侈的习风,这与武帝以来社会的贫富分化加剧等现象有关,同武帝以来皇帝后宫生活的**侈无度的影响也有极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