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容易悟道难,不下功夫总是闲;
能信不行空费力,空谈论说也徒然。
【公案】
百丈怀海禅师承继了开创丛林的马祖道一禅师的禅法以后,立下一套极有系统的丛林规矩,人称“百丈清规”①。所谓“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即是此意。
百丈禅师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他所住持的丛林就在百丈山绝顶,故号百丈禅师。他每日除了领众修行之外,必定亲执劳役,勤苦工作。对生活中的自食其力极其认真,日常琐碎事务尤其不肯假手他人。
渐渐地,百丈禅师老了,每天仍然随众上山担柴、下田种地,因为农禅生活就是自耕自食的生活。弟子们不忍心让年迈的师父继续做这种粗重的工作,因此,大家恳请他不要随众出坡去劳动服务。
百丈禅师以坚决的口吻说:“我无德劳烦他人服务,人生在世,若不亲自劳动,岂不成废人?”
弟子们见阻止不了,只好将禅师所用的扁担、锄头等工具藏起来,不让他工作。
百丈禅师无奈,便以绝食来抗议。
弟子焦急地劝食,百丈禅师却说:“既然没有工作,哪能吃饭?”
弟子们没办法,只得将工具还给他,让他随众生活。
百丈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禅风,成为丛林千古的楷模。
有人以为,参禅不但要摒绝尘缘,甚至连工作也不必去做,只要打坐就可以了。其实不工作,离开了生活,哪里还有禅呢?
百丈禅师为了拯救禅者的时病,不但服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甚至认为“搬柴运水,无非是禅”!
不管念佛也好,参禅也好,修行绝不能成为懒惰和逃避弘法利生的借口。
【注释】
①百丈清规:禅宗形成初期,禅林尚无制度、仪式,故该清规设有法堂、僧堂、方丈等制度,又规定众僧分别担任东序、寮元、堂主、化主等各种职务,为八九世纪间中国禅宗维持教团生活之必要规范。
【思考】
1.百丈禅师为什么能成为丛林千古楷模?
2.为什么搬柴运水也是禅?
3.你对“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有何看法?
【延伸——缁门崇行录】
唐朝从谏法师,南阳人,壮年出家,顿悟佛法精微的义理。唐武宗会昌五年,毁天下佛寺,并勒令僧尼还俗,佛法大受摧残排斥,于是大师逃往皇甫枚的温泉别墅隐居。唐宣宗大中初年恢复佛教,于是大师又再回到昔日住的地方。他俗家的儿子从广陵来看他,和他在寺门口相遇,已认不出他了,问说:“从谏大德还住在这里吗?”大师明知是自己的儿子,却手指向东南方,他的儿子就往东南方去找。从谏大师于是关起门来不再出去,这样忍痛割爱,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得到的啊!
——阖门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