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常勤念佛,生起信愿(1 / 1)

很多人认为念佛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其实念佛的真义在于导引众生生起大信大愿。《十住毗婆沙论》说:“初学者,修念佛、忏悔、劝请等法,心得清净,信心增长,从此修智慧、慈悲等深法。”刚开始学佛的人,可以先念佛求忏悔,消除一些习气、业障,心清净了,信心自然增长,那么再修智慧和慈悲也就容易了。

可是又有人说,念佛只是培养福德因缘,没能修得智慧,这也不尽然。所谓“念佛一声,罪灭河沙;念佛一声,成佛作祖”,一句“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是无量光、无量寿的意思。无量光代表智慧,无量寿代表永恒的生命,所以,念佛不但是修福德,更是修智慧;念佛可以降伏其心,将清净的本性发掘出来,找回失落的自我。

念佛的方法有很多种,举凡默念、金刚念、追顶念、觉照念、礼拜念、记数念、十口气念等等,每个人都可依照自己的方式将佛号念熟。而我比较提倡的念佛方法是:

(一)欢欢喜喜地念:用欢喜心念佛,将自己观想的佛与佛的名号融为一体;以纯净的心念佛,念得欢喜踊跃,念得手舞足蹈,念得摇头摆身,如此必能收到极大的效果。

(二)悲悲切切地念:一般人受了苦,总会叫喊:“我受苦了,妈妈啊!”用这种向亲人投诉委屈般的悲切感情来念佛,将内心真情实义的佛念出来,自然就能与佛灵犀相通了。

(三)空空虚虚地念:一心称念佛号,念得心无挂碍,念得无身无手无世界,只有悠悠扬扬的一句佛号,从全身毛孔若有似无地念出来;念得人我是非都没有了,念得天也空,地也空,你也空,我也空,所谓“心中有佛将心念,念得心空及第归”,这样也就能体会忘却时空、身心脱落的快乐了。

(四)实实在在地念:念佛的关键在于净念相续,若能将每句佛号念得清清楚楚,一句佛号紧跟着一句佛号,将所见的山河大地,一棵树、一片田、一间屋、一个人,所有的形形色色都念成阿弥陀佛,念到没有妄想杂念的境界,那么我又怎么不是阿弥陀佛呢?当下的世界又何尝不是净土呢?

总说念佛,若能精进将一句佛号,念得如背书般滚瓜烂熟,时时现出,便能与诸佛相应,那么自然也就能远离魔障,成就正道了。

所以,念佛不只是将佛号念在嘴边而已,念佛要口到、耳到、心到。有个趣谈:

极乐世界有一间仓库,专门收集娑婆世界的眼睛、耳朵、嘴巴、手、脚等等,因为有的人不用口念佛,只用眼睛看人念佛,眼睛就往生净土;有的人只用耳朵听人念佛,耳朵就往生净土;有的人只用手数念珠念佛,手就往生净土;有的人口不念,耳不听,只用脚跟着大家绕佛,脚就往生净土;有的人只用心去感受佛号,心就往生净土。若要让整个身心都能往生净土,当然念佛也就要做到身、口、意一致,口念佛号清清楚楚,耳听佛号明明白白,句句佛号都要了然于心。

念佛的方法也不只是口中称念而已,念佛的种类有:

(一)持名念佛:不论上中下根机者,都能称念佛的名号,若达一心不乱,便能得念佛三昧。

(二)观想念佛:内心观想佛的相好光明。

(三)观像念佛:对佛的塑画等像,谛观分明。

(四)实相念佛:观想自身及一切万法的真实自性,是无形无相,犹如虚空。

甚至佛教有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我们念佛也不只有念十方三世诸佛,更要进一步念自身是佛。

有个信徒问禅师说:“什么是佛?”

禅师很为难地说:“倘若我告诉你,恐怕你是不会相信。”

信徒就说:“师父的话,我怎么会不相信呢?我是很诚恳地要来问道的。”

禅师便说:“好吧!既然你相信,那么我就告诉你,你就是佛啊!”

信徒一听,惊讶大叫:“我是佛,我怎么不知道呢?”

禅师就说:“因为你不敢承担啊!”

每个人本来就是佛,佛陀悟道的那一刻,就说:“人人都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只因颠倒妄想而不能证得。”所以,凡事只要自己肯承担,自己就是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