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说:“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佛度许多众生,却说自己没有度一个众生,难道是说谎吗?不是的,佛陀对人格的尊重已到达极点,在佛陀心中,每个众生都有佛性,本来都是佛;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大家都是平等的。
一如《菩萨处胎经》所言:“法性如大海,不记有是非,凡夫贤圣人,平等无高下。”在众生的法性里,没有所谓的是非、善恶与好坏,就如同干净的水或污秽的水流到大海里,大海都一样予以包容,不做拣择。所以,无论是佛、菩萨、声闻、缘觉“四圣”,或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凡”,看起来似乎有高下,实际上佛性是平等的;众生与佛只是名词不同,但意义是一样的。
印度的阿育王是一位虔诚佛教徒,每次见到佛陀及弟子,都要磕头礼拜。然而大臣看到国王如此谦恭,却都颇有微词,经常劝说国王:“您是一国之尊,至高无上,为何看到一个比丘还要顶礼,难道国王的头那么卑贱吗?”
阿育王未发一语,为了让大臣们了解贵贱的区别,便差人用布包裹猪头,叫人拿到市场叫卖,并嘱咐那位差人在市场上高喊:“这是国王尊贵的头,特卖五十元!”但是市场上的人一听是国王的头,都吓得纷纷走避,唯恐惹祸上身。
过了几天,国王再请人拿着猪头到市场叫卖:“这是新鲜的猪头,特卖一百元,要买的人赶快来呀!”果然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抢买。
于是国王就跟大臣说:“你们看!一个低贱的猪头都可以卖到一百元,反而是我的头没有人敢买,但是你们却偏偏要说我的头无比尊贵,到底生命的尊贵在哪里呢?”
所以,吾人不应在形相上论价值。人虽有贫富贵贱、智愚美丑等差别,但是在自性上,人人都是平等的。一般人欢喜用二分法,而佛法强调的则是不二法,法法平等,无有高低贵贱,无是非美丑。
蛇爬行时,蛇头走在前面,蛇尾跟随在后。但是有一天,蛇尾觉得心有不平,说道:“喂、喂!我们能够往前走,都是因为我蛇尾在后面摆动的关系,如果我不动,看你怎么往前走?所以,应该让我走在前面才对啊!”
蛇头就说:“一向都是我走在前面的呀!”
蛇尾很不服气,就把尾巴捆在蛇头上,蛇头一时眼花缭乱,只好答应让蛇尾走在前面。但是蛇尾没长眼睛,搞不清楚方向,横冲直撞,最后就掉到悬崖去了。
所以,真正的平等,不是表面的平等,不是盲目、任性的平等;平等是理性的,是适得其所、分工合作的。世间无一法单独存在,一切法皆因缘和合而成,所以信仰佛教,应该进一步认识法性平等,不落入差别相。
大良禅师在盘珪禅师座下当典座时,为了顾及盘珪大师身体的健康,决定给师父吃新鲜的味噌。有一天,盘珪禅师发现他碗里的味噌与大众所食不一样,就问:“今天是谁掌厨?”
大良回答:“我认为以师父的威德,应该受到更好的供养。”
盘珪听后就说:“佛陀一再强调‘我是众中的一个’,哪里有什么高低的分别?”说完话之后,盘珪就返回丈室,房门反锁,关在房间里七天。大良请求师父原谅,但盘珪禅师仍默然不应。就这样,大良在门外守候了七天,不吃不喝。
一位信徒见状,心生同情,就向盘珪禅师说:“师父!您老人家不吃不喝没关系,但您年轻的徒弟总得吃些东西吧!”
盘珪禅师这才打开房门,对大良微笑说:“我坚持与徒弟吃一样的食物,等你以后做了老师,也要像佛一样有着平等心才行啊!”
盘珪禅师心中没有“老师”的相,泯灭尊卑之分,故能与佛心心相印。
一位禅师吐了一口痰在佛像身上,有人看了很生气,骂道:“真是可恶,怎么把痰吐在佛像上呢?”
禅师就问:“请各位告诉我,哪个地方没有佛?我现在又想要吐痰了。”现场大众无一人能答。
佛性遍满虚空,法性处处都在,哪个地方没有佛?哪个地方没有法?禅师体证“法性平等”之理,才是真正认识佛者。
天很平等,所以能覆盖大地;日月星辰很平等,所以能普照世间;地很平等,所以能普载众生,长养万物。佛陀说“法性平等”,也就是法界平等、生佛平等、你我平等、空有平等、内外平等、自他平等、时空平等。我心一平,无有不等。一个人若能有“法性平等”的认识,以平等心来看待这个世间,则“四海之内皆兄弟”。因此,平等心不但可以美化自己,还可以美化大众,美化世间一切,最后圆融法界也就能够现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