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希望活着的时候富裕无忧,往生后也能有好的去处;因为现世富足、出世安乐,就是一个成功的人生。
但是一个人要想成功,必定要先有健全的理念和计划,即使只是经营一家小面摊,也要有煮得好吃,让人吃得欢喜的想法,甚至评估市场的地段,是否能招徕人潮;把这些条件统统都放在计划里加以考量,才能有致富的因缘。
所谓“理想是现实之因,现实是理想之果”,有理想、有愿力,总有一天能成就。就如佛光大学“百万人兴学运动”,虽然护持者每个月只缴交一百元,但是结合百万人的心力,点滴累积,就能形成一股相当大的力量。所以,我们要想成就“现世富足、出世安乐”的成功人生,就要先建立目标,继而努力实践。
妙慧童女对佛陀所提出的问题,总体来说,就是创造一个“现世富足、出世安乐”的成功人生。在现世富足的部分,包括了得端正身、大富尊贵、眷属不坏、处世无怨、说话人信;在出世安乐的部分,则包括佛前受化生、命终见佛,而自在神通、法障净除、永离魔业则是修持佛法时可获得的利益。
佛陀针对妙慧所提出的十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给予四个解决的方法;法门的核心理念是“菩萨行”,也就是大乘菩萨的行持。菩萨的特质,首要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愿,并且兼具出世、入世的圆满性格,所作所为非为私利,而是为了利益众生。所以,我们要想在菩萨道上有所成就,必须先确立理念——创造“现世富足、出世安乐”的成功人生,是为了实践利他服务的精神,不仅是求个人的享乐解脱而已,更求众生的安乐解脱。
佛教把人称为“众生”,意谓“众缘和合而生”。世间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单独存在,要存在,一定要靠大众相互依存,有了大众的因缘成就,个人才能存活。
众,蕴含着一个非常美好的意义,举凡“众生平等”、“以众为我”、“大众第一”,在在都说明有了“众”,才能“众擎易举”。就如佛经所述,任何一场法会,任何一项事业,都要有“众成就”;因此,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融入众中。
人的行为造作,会引起各种善恶业报,因而造成人的命运有所不同。不过,命运不是定型的,是可以改变的。为了一个人,可以改变命运;为了一件事,可以改变命运;为了一句话,可以改变命运;为了一块钱,可以改变命运;为了一个念头,可以改变命运。例如以前有一个小沙弥,原本只有七天的寿命,因为“救蚁”的善念善行,七天短暂的生命转而活到八十岁。所以,命运不是定型的,修善、修福都能改变命运。
因此,我们要以行善修福,以“众成就”来经营人生。一旦我们发心了,就是一个菩萨,再遵循佛陀教导的幸福之道做去,必然能成就“现世富足、出世安乐”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