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相当重视人际关系的处理,包括亲子、夫妻、朋友、职场、师生之间等等,社会上也提供了各种人际、情绪管理训练。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和人相处,彼此就是有缘分。如何经营一份好缘分,有以下四点:
第一,不亏人
人与人相处,难免有所不公与欠缺,在吃亏时不计较,可以积累人生的经验;从吃亏中不比较,可以学会处世的退让。鲍叔牙肯吃亏,不但交到一位好朋友,自己也流芳万世;哲学家苏格拉底临终前,犹不忘记亏欠邻人一只鸡尚未偿还。一般人大都不愿意“吃亏”,其实喜欢占便宜的人,到头来是真正吃亏的人。
第二,不昧心
任何人可以天不怕、地不怕,但不能不怕自己的良心,不能不怕因果报应。古德云:“诚者万善之本。”无论做什么,纵使不能事事尽如人意,也要无愧于心。有些人昧于事理,为了个人私欲,不惜牺牲大众利益,一旦让人失去信任,自然没有立足之地。因此,待人处世要不昧良心,才能活得心安理得。
第三,不欺瞒
现在是讲究“透明化”的时代,凡事要能摊在阳光下,经得起别人的检视。古人有“君子不欺暗室”之教,曾子也云:“十目所视,十指所指,其严乎。”一个人有“事无不可对人言”的坦**胸怀,不论临众或独处,都能光明磊落、表里如一,没有半分伪装巧饰,心地质直无曲,就能够得到大众的信赖与尊重。
第四,不遮掩
人都会有所期望与追求,正当的欲求是被允许的。孔子言:“君子坦****。”君子行事不遮掩,即使犯错也不怕人知,因为他们有心改过,甚至庆幸他人知道,以此警惕自己不能蒙混过关,自我欺瞒。因此,即使是一个平凡人,如果他的思想行为有如朗月入怀,光明彻见,所行所欲,没有什么不可告人之处,自然有他的人格与修养。
所谓:“勿计得失,应计善恶;勿计成败,应计是非;勿计贬褒,应计心安;勿计收获,应计耕耘。”为人之道要能知理、知事、知人、知情,不必患人不重己,应患己不重人。只要自己人格上养深积厚,人际间广结善缘,坚守分际,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