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后学(1 / 1)

佛陀的教学方法有“观机逗教”“应病予药”,意指是什么样的机,就给什么样的教;是什么病,就给什么药。孔子的教学法讲究“因材施教”,佛陀的教学法是“观机逗教”,这都是针对每一位学生的资质给予指导。以下六点意见:

第一,苛薄者,教以宽厚

苛薄的人,言词锐利、小气吝啬,时常在不经意时候得罪他人,甚至无形中失去许多朋友、助缘。这时候,要施予“广结善缘”的教育,从宽厚待人当中,培养开阔大方、与人为善的气度。

第二,暴戾者,教以温和

如果子女行为凶残,表现粗鲁暴戾,要设法让他学习慈悲温和的性格。有许多儿童,常常在夜市路旁玩弄小鱼、小虾、小鸟,这种不尊重爱惜生命的态度,长大以后,杀人做坏事,不就是这样养成的吗?因此,从小导以温和的教育,非常重要。

第三,浮华者,教以诚恳

浮华的性格,表现于外是虚荣、奢侈和势利,潜藏于内是贪婪、傲慢及矫情。这样汲汲追求荣华富贵,即使成为社交名人,也难保不遭大众的批评轻视。所以,应该教导后辈子弟,虽然身处繁华虚浮的世界,也要掌握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学习诚恳的态度,才不致于迷失自己。

第四,肤浅者,教以含藏

肤浅,就难以厚实;短视,就难以看远;因此,要协助他含蓄内敛,养深积厚,不必急于表现自己,暴露自己的弱点。能够学习深藏谦虚,才是修身之法,保身之道。

第五,轻浮者,教以持重

有些子弟信心不够,言语轻薄,态度轻浮,或者以种种奇异装扮,极力博取他人注意。这时,要想方法给予信心,启发他的特质,教以端正庄重,不可随便。所谓“老成持重”,自尊自爱,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重视。

第六,烦躁者,教以宁静

常常内心不能安定,性格过于烦躁好动的人,可以教导他学习宁静。例如许多学校,在上课之前,让学生静坐5分钟;许多团体,在开会之前,让会员打坐3分钟。所谓“宁静致远”,由静而定,可以发挥更大的力量。

如何教导后学?最重要的还是为人父母、老师、长官者,以身作则,让子弟、学生、部属,有学习模范的榜样,可以达到教导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