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痘肌肤,“痘”与“痘”大不同怎么办?(1 / 1)

痘痘,是困扰着大部分少年、青年及中年人的皮肤问题,可不要小看它。你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态、生活环境状况、护肤方式,全用“长痘痘”的方式体现在你的脸上了。让我们一起来揭秘这些痘痘们想要告诉你的身体信息。

/痘痘的不同形态及形成原因/

青春痘、痘痘的学名都是“痤疮”,而痤疮在临**又有以下不同形态的兄弟姐妹: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等。

比如额头一颗颗的疙瘩、鼻子上的黑头、脸上发红的痘痘、下巴的白色脓头,甚至脸颊上又大又硬,挤又挤不出,还常年消不下去的结节,这些都是痤疮。

白头粉刺

黑头

结节型痘痘

囊肿型痘痘

脓疱型痘痘

丘疹型痘痘

痤疮形成的4大因素包括油脂堵塞、表皮过度角化、微生物紊乱、炎症。

痤疮的形成过程

/你知道自己是什么肤质类型吗?/

临**,皮肤的主要分类及判定标准分为以下三种。

(1)中性皮肤(normal skin,N)

角质层含水量10%~20%,油脂分泌适中,皮肤细腻,有弹性,紧致度好,是理想标准的皮肤状态。

(2)干性皮肤(dry skin,D)

角质层水分低于10%,油脂分泌量少,皮肤干燥、脱屑、毛糙,容易出现干纹,色素沉着,年龄偏大者多见。

(3)油性皮肤(oily skin,O)

角质层含水量正常,油脂分泌量大,皮肤表面光滑油腻,眉间、鼻翼旁双颊毛孔粗大,容易长痘痘。青春期人群多见。

混合性皮肤主要表现为面部T字区出油量大,但是双面颊正常或干燥。

以上为皮肤科基础分类法,为了更好地选择护肤品和皮肤医疗美容项目,可以进阶参考褒曼医生分类法:

①干性D/油性O;

②敏感性S/耐受性R;

③色素性P/非色素性N;

④皱纹性W/紧致性T。

根据8种不同的选项,共可以分出16种肤质,相对更加细致。比如“油性、敏感、色素、紧致”型皮肤,“干性、耐受、非色素、皱纹”型皮肤。如果了解了自己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就可以更注意个人平时的清洁力度,“刷酸”浓度和频率。而色素性和非色素性是对色素肤质的区分。例如,有些人容易长色素斑、留下痘印、晒黑,属于色素性,反之就是非色素性。色素性皮肤在做皮肤美容激光后,特别容易色素沉着,反黑,需要严格控制激光的能量、频率,以及术后的修护。日常护理中,色素性皮肤可以多选择联合美白类成分的抗衰、保湿产品,会对提升整体气色有很大的帮助。皱纹性和紧致性的区别在于,皮肤紧致性人群不容易出现法令纹、抬头纹、鱼尾纹,皮肤轮廓较为紧致,反之就是皱纹性。该分类也对日常护肤和医美选择有指导性意义。

/油性皮肤的罪魁祸首——皮脂腺/

产生油性皮肤的罪魁祸首是皮脂腺。皮脂腺在头皮、面部,特别是额、鼻翼等处最多,额部数量为400~900个/cm2,每小时分泌50~150 μg皮脂。

毛囊结构图

皮脂腺腺体活跃度受到以下多个因素影响。

(1)内分泌

雄激素分泌量多,刺激油脂分泌旺盛。肾上腺皮质也会少量分泌性激素。

(2)年龄

20~40岁年龄层皮脂腺的分叶结构明显,该结构随着年龄增大逐渐萎缩。所以儿童、中老年人皮肤偏干,而处于青春期、青年期的人皮肤偏油。

(3)性别

男性皮脂腺萎缩的程度和速度会比女性缓慢。

(4)温度

气温每升高1 ℃,皮脂腺活跃度增加10%,所以南方人皮肤偏油,北方人皮肤偏干;夏季出油多,冬季出油少。

(5)湿度

湿度高,皮脂乳化及扩散会变慢。

(6)饮食

1)高糖分饮食

高糖分会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分泌会带出少量胰岛素生长因子的释放,同时刺激皮脂腺油脂分泌活跃。

2)牛奶

牛奶中含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乳清蛋白,会刺激皮肤油脂分泌、体内脂质分泌。无论是全脂和脱脂牛奶都不适宜痘痘肌肤的人大量饮用,酸奶相对比较安全。

3)富含亮氨酸的食物

富含亮氨酸的食物会激活雄激素,加重皮肤油腻。例如,牛肉、奶酪、烤鱼、黑鳕鱼等都含有大量的亮氨酸。

4)酒精

酒精会降低皮肤免疫力,增加细菌感染程度和炎症,同时增加睾酮释放,使毛囊分泌更多油脂。

5)其他

高脂肪、高盐及煎、炸、烤的食物等,都会增加皮肤油脂分泌。

(7)生理周期

女性月经前后,雌激素减少,雄激素效应增强,因此油脂分泌量增多,容易出现痤疮。

(8)清洁方式

过度清洁,追求洗脸后的干爽感,其实是相当于把面部的皮脂全洗掉了,此时皮脂腺会应激性地分泌大量油脂来进行皮脂膜的恢复。

/不同的痘痘,如何区分?/

(1)“姨妈痘”——跟月经一起出现的下巴痘

原因:女性在月经前期雌激素会达到一个低点,虽然雄激素本身没有增加,但是雌激素降低了以后,雄激素的效应反而会增加,从而引起油脂分泌旺盛,毛孔堵塞。

部位:下巴属于雄激素受体敏感地带,受月经周期影响而突然长痘的概率较大。

解决方法:

①月经前7~10天,局部涂抹酸类产品,预防毛孔堵塞。

②痘痘部位涂抹夫西地酸乳膏,每天2次,连续3~5天。

(2)青春痘——过了青春期后照样可以疯长

原因:生长发育旺盛,油脂分泌代谢加快;学业工作压力大,精神焦虑。

表现:以粉刺丘疹为主,严重的可见脓疱、结节。一般于面颊、额、颞部散在分布。

解决方法:

①黑头闭口,夜间涂抹维A酸软膏或阿达帕林凝胶。

②红色痘痘及脓疱,涂抹夫西地酸乳膏或莫匹罗星软膏。

③结节、囊肿需使用红蓝光照射消炎,并至皮肤科处理。

(3)化妆品痤疮——护肤品不适合你的警报

原因:护肤品、清洁剂、香波中的刺激成分导致痘痘的发生。

表现:偶发数颗痘痘,以粉刺、丘疹为主。

解决方法:

①停止使用含致敏成分的护肤产品。

②使用舒缓和保湿护肤品加快屏障修护。

(4)玫瑰痤疮——不属于痤疮

原因:玫瑰痤疮并非寻常痤疮,而是自身免疫、面部微生态失衡引起的长期、顽固的面部皮肤慢性炎症。

表现:除了痤疮,以面中央(鼻部)泛红为典型表现。

解决方法:

①面部伴红色丘疹的需口服抗生素。

②强脉冲光去红血丝,减轻灼热泛红。

③点阵激光处理酒渣鼻的凸起。

(5)毛囊炎——后背长的“痘痘”不是痘痘

原因:金黄色葡萄球菌、马拉色菌、螨虫引起的毛囊炎症。油脂分泌旺盛、免疫力低下、不注重卫生的人群多发。

表现:发生在头皮、背部皮肤较厚的位置,以红色丘疹和白色小脓疱为主。男性在剃须不当时,也容易多发口周部位毛囊炎。

小贴士

轻度痤疮,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护肤习惯来控制;而中重度的痤疮,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解决方法:

①使用硫黄皂清洗背部皮肤。

②细菌性毛囊炎使用夫西地酸乳膏或莫匹罗星软膏。

③真菌性毛囊炎可以用酮康唑洗剂、益康唑乳膏涂抹。

/家用光电祛痘的三个科学维度/

(1)控油

射频类仪器:家用的射频仪,无论是双极、三极还是其他形式,都可以通过升高皮肤温度,抑制皮脂腺的活跃性,减少油脂分泌。

医美项目:深蓝射频、热玛吉、热拉提、黄金微针等都可以控油。

等离子:目前市面上有很多超声波、电离子促渗家用美容仪。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可以疏通毛孔,并将控油保湿成分导入,但是否有明显、持续性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验证。

祛痘仪:目前市面上有一些综合了蓝光、电流导入、射频的祛痘美容仪器,但其运用的医学光电机制还是离不开上述原理。

(2)去角质

清洁类仪器:洗脸仪、综合类美容仪器中第一步的清洁模式,可以洗去覆盖在皮肤表面的油脂。但不要过度使用,否则会刺激皮肤,磨损角质层,甚至损伤皮肤屏障。

黑头铲:以其平滑的表面对鼻部周围皮肤进行滑铲,有一定挤压毛孔排出角栓的作用,同时也会有剥脱角质的作用。

(3)消炎杀菌

光动力疗法:LED红蓝光中,415 nm左右的蓝光,可以激活皮肤中痤疮丙酸杆菌的卟啉,生成活性很强的单态氧。单态氧能与附近的细菌、坏细胞发生氧化反应,并将它们清除,恢复皮肤的健康。此疗法是一个非常精准的痘痘治疗方法,适合于皮肤涂抹维A酸软膏、阿达帕林凝胶等药物不耐受或效果不佳的长痘人群。

/有效祛痘的两种方法/

(1)“刷酸”

脂溶性酸类产品,渗透性更强,不仅可以加快角质代谢,同时还可以渗入毛囊起到消炎、溶解角栓的作用。其中的水杨酸和杏仁酸是比较常用的脂溶性酸类。

水杨酸可起到控油、去角质、收缩毛孔的作用。日常面部护肤品建议使用浓度在2%左右,过高则会有皮肤过敏的风险。孕妇不建议使用。

甘醇酸:医用的甘醇酸有20%、30%、50%、70%等不同浓度,使用浓度超过50%者需要在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操作。

柠檬酸:一般有20%~35%的浓度,可以起到提亮肤色的作用。可以和甘醇酸、杏仁酸进行混合使用。

维A酸:医用药品,护肤品中不可直接添加,一般使用维A酸的衍生物——视黄醇。维A酸刺激性比较强,会有干燥、灼热、脱皮等明显不适感,需要建立耐受。0.025%~0.05%的浓度就有稳定的治疗效果。有很强的光毒性,需要避光使用。

(2)使用有祛痘成分的护肤品

茶树精油:其可以抑菌抗菌,可以改善皮脂分泌旺盛、脂溢性皮炎、痤疮等症状。

烟酰胺:其可以减少皮脂中的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产生,从而控制皮脂分泌。有实验证明,2%的烟酰胺对皮肤有一定的控油效果。外用烟酰胺能够提高神经酰胺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防止皮肤水分流失,并促进真皮层的微循环,增强皮肤的屏障功能。

视黄醇:在皮肤内转化为维A酸进行作用,使得表皮和结缔组织增生、消除皱纹,常添加在护肤品中使用。同时对于皮脂腺体活跃度有抑制作用,对于已形成的痤疮有消炎作用。

丹参酮:丹参提取物,对雄激素有拮抗作用,可以抑制皮脂的分泌。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雌激素在临**对于痤疮有显著的作用。但由于雌激素或合成雌激素均为甾体类激素,在使用的同时会有许多不良反应,如引发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宫癌,以及诱发心脏病、中风等血栓栓塞性疾病等。因此,植物类雌激素就成了非常好的替代品,既没有上述不良反应,又能达到相似的效果,但作用强度与动物雌激素相比较还是偏弱。

水杨酸酯、茉莉酸酯、白藜芦醇、异黄酮、二氢黄酮类、苯酚类、蒽醌类等植物类雌激素可以起到抑制皮脂腺分泌、减轻炎症、抑制表皮过度增生、促进胶原蛋白再生等作用。

研究表明,涂抹过大豆异黄酮的大鼠皮肤中的原胶原蛋白的含量比阴性对照平均多25% ,其机理可能与雌激素相同。

目前,大多抗粉刺类护肤品中除了酸类的成分,都会配合添加一些植物类雌激素成分,一是为了起到上述4个抗痘作用,二是可以减轻酸类成分对皮肤的刺激程度,保护皮肤。植物类雌激素成分是和酸类成分相辅相成的功效性成分。

/内调“祛痘”怎么做?/

平时可以多吃一些下列食物,它们含有天然的雌激素:黑豆、大豆、海带、蜂王浆、枸杞子、芹菜、葛根、鱼腥草、红薯、无花果、猕猴桃、柿饼、草莓、柚子、桑葚。

其中每100克大豆就含有16~150毫克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属于植物类雌激素,有模拟人体雌激素的作用。在双向调节雌激素的同时具有抗氧化、减少血栓、减轻动脉硬化的作用,豆浆就属于很好的饮品。海带除了含有黄体酮,其中含有的海带多糖肽对急性辐射损伤也有一定的修护作用。

高糖、油腻饮食会加重出油,因此以下食物要较少摄入:牛奶、奶茶、蛋糕、巧克力、亮氨酸含量高的肉类食物(如牛肉、猪肉)。

研究证实高亮氨酸食物可以通过激活TLR通路促进炎症产生,激发痘痘。牛奶里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会导致油脂分泌旺盛。据统计,每天喝400毫升以上脱脂牛奶的女性,长痘概率增加44%。这最早是在2005年由哈佛医学院提出的,国内专家对此也达成了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