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心理学在投资中的应用(1 / 1)

财富池 吕晓彤 803 字 2个月前

在投资领域,有这样一种说法,那些能够“蛊惑”人心的产业,往往能够得到长久的发展。这个道理其实不难理解,每个人的内心当中都存在着一些深层的需求,当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人的内心就可以感受到极大的满足,从此欲罢不能。而类似这样的产业,我们通常将其分为三类,分别是“黄”“赌”“毒”。

1.生理层面对美的追求

《孟子·告子上》中曾经提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饮食男女,是人类的天性,是基因中所隐藏的动物本能。无论是在什么阶段,面对美好的人或事物,我们总是会从生理层面被吸引。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产业,就是瞄准了消费者对美的追求,而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明星经济。对于演艺公司来说,明星本质上是他们打造、包装出来的一款精美的“产品”。除了自身才华和专业技术以外,明星们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出色的外表,即便是花瓶也能吸引很多的粉丝。而有了足够的流量,演艺公司就可以把艺人推向更高的舞台,获取更多的收益。

时代或许会变,市场或许会变,但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却不会消失。所以,相应的以此为核心的产业,也会长久地存续下去。

2.寻求以小博大的刺激

我们这里所说的“以小博大”,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赌博,而是以小投入、大回报的刺激,去吸引人消费的一种经营逻辑。我相信很多人都做过一夜暴富的美梦,但依靠平时的积累,很难实现这种愿望。所以,有些产业就针对人们的欲望,推出了各种各样抽奖类型的产品,虽然概率极低,但依然能够**很多人来“以小博大”,期待自己会成为那个幸运儿。

比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福利彩票、体育彩票,虽然中奖的概率不高,但依然可以吸引很多人源源不断地去购买。再如,现在在年轻群体当中非常流行的盲盒,其实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彩票”。只不过,彩票是用物质层面的利益去吸引人来消费,而盲盒针对的是人们的收集癖好与猎奇的心理,通过在系列产品中加入特别款、隐藏款的设计,吸引人不断购买。

在现实生活中,拥有赌徒心态的人不在少数,只要内心当中寻求刺激的火没有被熄灭,无论是赌赢还是赌输,都会继续赌下去。

3.欲罢不能的成瘾性

有些产品能使消费者在生理或心理层面上瘾。对于企业来说,消费者一旦成瘾,意味着已经养成了一种固有的消费习惯,之后自然是源源不断的复购。

这类迎合人类深层需求的产品,确实能够让很多人欲罢不能。但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如果我们处在一个稳定或者上升的商业时代,消费者收入稳定,未来发展前景光明,他们确实愿意为自己的嗜好买单;但不巧的是,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市场盘整、消费降级的时期,比起满足自身的某些嗜好,人们的消费会更加理性。所以,从2022年来看,这类企业也遭遇了困境。

以盲盒产业中的佼佼者为例,进入2022年之后,该企业的股价一直下跌。当年该企业的一个珍藏版的手办,在海外能卖到1万元以上,但现在由于业绩失速,股价暴跌,产品的价值也在不断下降。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很简单,在疫情的冲击下,很多人的收入受到了影响,为了满足日常开销,自然只能放弃自己的某些嗜好。而企业的业绩不断下滑,投资者也会失去信心,从而选择放弃该企业。

我们必须理解“饱暖思**欲”的道理,只有在有丰富的物质储备和稳定的生活环境时,我们才会有信心、有兴趣去布局这类产业。

比如数字货币也是典型的盛世产物。在全球经济欣欣向荣的时候,马斯克一直在积极地宣传和购买相关产品。但当美国的经济陷入困境后,马斯克又果断地抛售了75%的该产品。这一番操作其实说明了马斯克也明白,在经济低迷的环境下,投资数字货币并不能带来充足的收益。

很多人都认为这三类产业是可以长期投资的三种选择,但由于时代的变化,这种本就不严谨的“定律”进一步失去了效力。所以,作为投资者,我们不要人云亦云,而是要独立思考。要知道,巨大的回报往往都是独立思考之后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