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相信价值(1 / 1)

财富池 吕晓彤 1010 字 2个月前

我们都知道巴菲特坚持的长期投资理念,他的核心价值观是始终相信价值。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1.投资依据的是上市公司基本面

巴菲特有一套完整的投资理论,其核心依据就是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这套理论在公司层面的四个认知点是:好行业、好企业、好管理、好价格,我们可以称之为“四好原则”。

这几个认知点说起来非常简单,就是投资小白也能一看就懂。先说好行业,朝阳行业的走势永远比夕阳行业的走势强劲,这是毋庸置疑的;再说好企业,好企业要么建立了自己的护城河,要么拥有了核心竞争优势,未来都能获得不错的收益;好管理是好企业持续盈利的基本条件之一,企业的管理者、领导人都是需要考察的对象;好价格也好理解,你买蓝筹股买高了也有风险。

这“四好原则”都可以通过“Money is OK”来做判断,凡是符合“四好原则”的,一般涨势都会很好。

2.极度自律,不会跟市场一起“嗨”

巴菲特的投资理论,除了公司层面的“四好原则”,还有长期持有、适当分散。

长期持有,看的是上市公司的未来行情,不会受股市震**的影响,这会让人有个好心态,而且长期复利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时间越长,利滚利的结果越可观;适当分散,这是防范风险的方法,多投几个金矿,总会遇到效益特别好的,让你收获得盆满钵满。偶尔遇到一两个臭蛋,也不会损失太惨。

从1956年到2018年,巴菲特创立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价上涨了12000倍,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8.7%。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同期标普500指数(美国投资组合指数的基准)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只有9.7%。巴菲特的股票几乎都会持有8年以上,中石油H股(持有3年)除外,对很多企业的股票甚至持有几十年,比一些人的婚姻持续时间还长。

比如GEICO(一家保险公司),巴菲特刚毕业就将自己的一半身家都投了这个公司,因为他特意到这个公司做了深入调研,后来又重仓GEICO,到1995年(持有20多年),巴菲特持有的GEICO的股票增值了50倍,盈利23亿美元。到1996年,巴菲特干脆买下了GEICO。另外,如吉列剃须刀、可口可乐、华盛顿邮报等,巴菲特都是长期持有,买入后一股都不动。这些企业也不负众望,给巴菲特都带来了可观的复利。

就算不算复利,我们还可以算一笔账:持有某只股票8年不动,手续费为1.5%。如果每个月都换手,那1年的手续费就要飙涨到18%,8年就是144%,这是手续费上的损失,再加上复利的损失,差距就更大了。

其实巴菲特的这套理论并不复杂,而且他很多年前就公之于众了,可为什么能复制他这套理论的人少之又少呢?巴菲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因为很少有人喜欢慢慢变富。”价值投资理论的一个基础条件是时间,选择一家公司,跟定一家公司,它好你也好。巴菲特最值得称道的就是自律,他不会跟着市场一起“嗨”,任尔东西南北风,他只在价值理论世界里逍遥。

但大多数人没有巴菲特这样的好心态,妄想一夜暴富,没有耐性也没有信心等待钱逐渐升值,在股市里追涨杀跌,忙得团团转,收益却是一团糟,竹篮打水一场空。

当然,获得这样的成绩,也有时代和国家因素,巴菲特投资的是最有价值的时代,国家一直处于上升通道。所以,人们常说,以后很难再有第二个巴菲特出现了。

3.只赚自己认知以内的钱

抛开2022年下半年不看,特斯拉在美国是神一样的个股,自2010年上市以来表现一直特别抢眼,初始上市价格为17美元,10多年来,股价一直上扬,最高价位超过1200美元,特斯拉市值达到1万亿美元。因此很多人说巴菲特错过了特斯拉。他的确错过了特斯拉的上升期,但他也躲过了特斯拉股灾一样的跌穿日。

其实,巴菲特经常告诫投资者要有“自知之明”,他经常跟股东说,他准确地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的认知边界在哪里,他不会赚认知以外的钱,这也是价值理论的核心。因为超越了认知的范围,风险更大,而价值理论是以风险最小的方式长期持有赚钱。

巴菲特不但没有投特斯拉,而且之前一直坚定地不投科技股,哪怕一些企业十几年都表现得特别优质,“Money is OK”了,他也不动心,他的理由就是自己看不透这些企业在未来10年的发展状态。当初,他甚至排斥苹果。只是在苹果暴跌时,他(也有消息说是他的投资经理)还是入场了,不过理由也很特别,因为苹果品牌占据了消费者的心智,而巴菲特善于买消费股,所以才会买入苹果。

普通投资者是难以做到这一点的。A股里的投资者中,能对股票背后的公司做分析的很少,能做详细调研的就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人都是跟着牛市一起“嗨”,跟着熊市一起“丧”,先不论对错,反正赚钱稀里糊涂的,赔钱更是莫名其妙的。通常来说,一个人凭幸运赚到的认知以外的钱,也会凭实力亏掉。

所以,芒格说,真正智慧的投资都是价值投资。价值投资安全可靠,有收益保障,还不会让人迷失自我、产生赚钱焦虑。学习价值投资,是非常明智的投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