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创业者抱怨找不到人。其实,无论什么样的企业,找优秀的人都很困难。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种办法:一是花足够的时间找人,至少70%;二是把现有的产品和业务做好,展示未来的发展空间和机会,筑巢引凤!
什么都可以缺,人才不能缺
企业最大的投资失误,不在于一个项目的得失,而在于找错了人。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本,谁拥有最多最优秀的人才,谁就拥有最大的资本。美国麦肯锡公司曾把现代世界各国对各类专门人才的争夺称为“人才大战”,高层次人才成为最稀缺的资源,最大化的占有人才、用好人才是企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
苹果为什么会成功呢?雷军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家公司成功的标准是软件、硬件和移动互联网三种资源的高度匹配。苹果做到了三项资源的完美匹配,所以它成功了。因此,小米要想从竞争激烈的移动互联网市场中突围,就要玩“铁人三项”,那么,应该如何实现呢?
“一个硬件公司把软件做好,和一个软件公司把硬件做好,都是天下最难的事情。我曾经干过一件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也很难的事情:我创建了金山软件,又想把金山从一个传统的软件公司改造成一个互联网公司,努力了几年以后失败了。看起来这么简单的事情,实际上做起来就会发现有很大差距。”雷军曾受过深刻的教训,深知其中的难度,所以做起来格外谨慎。
“我觉得只有从零创建一家公司,寻找几个具备不同背景和技能的合伙人,一起努力才有机会。”雷军认为,三种背景的人才融合是实现“铁人三项”的唯一途径。在小米创立之初,他的最主要工作就是寻找合适的人才。
“当我决定做手机的时候,我见了100多个人,才找到光平博士。”雷军介绍,在创立之初,为了找到最棒的团队,他曾经费了不少周折,“一开始,我找软件公司圈子里的,这个行业大家都熟悉我,很快找到了,但是硬件公司的人一个也找不来。那时候我每天见很多人,我跟每一个人介绍我是谁,我做了什么事情,我想找什么人,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见面谈谈。几乎来小米的每个同事我都打过电话,每天面试,恨不得从早上谈到晚上一两点。”
虽然“很痛苦”,一番奔波后,雷军终于会集了分别来自谷歌、微软、摩托罗拉、金山的7人组成豪华创始人团队。除雷军外,洪锋是谷歌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黄江吉是微软工程院首席工程师,黎万强是金山软件人机交互设计总监、金山词霸总经理,周光平是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总工程师,而刘德是美国顶级设计院校Art Center毕业的工业设计师。
“怎么样才有可能产生一家像苹果这样的公司呢?如果能把谷歌、摩托罗拉和微软合并了,那就一定有戏。”创始人团队建立起来后,雷军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下来了。有了创业的想法后,他最大的心理压力就是担心会失败,有了这样的团队,他开始相信小米成功的概率会很大。
也正是因为这个团队的存在,综合实力并不突出的小米能有力的说服投资商。
2010年年底,小米完成第一轮融资,金额4100万美元。2011年12月,小米完成第二轮9000万美元的融资。2012年6月26日,雷军宣布小米已获得新一轮融资,金额为2.16亿美元,估值达40亿美元,这一数字接近传统手机厂商黑莓49亿美元的市值,相当于诺基亚市值的一半。
小米的融资之路格外顺畅,因此,业内有很多质疑的声音:小米是非法融资吗?创立两年的小米值这个价钱吗?
对此,雷军披露:投资者此次对小米的估值依靠的不是传统的市盈率,而是“市梦率”,赌的是小米能不能做到百亿美元公司。通信业专家则分析,投资商最有可能是看中了小米团队的执行力。团队成为小米最大的价值。
对于成功企业来说,什么都可以缺,人才不能缺;什么都可以少,人才不能少;什么都可以不争,人才不能不争。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人才,其次是产品技术,再次是客户资源。
雷军认为:“长该干啥?我琢磨了一下,主要有三点:1.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事情,这决定了公司的方向和战略。2.用什么样的人来干这件事情,寻找德才兼备的人不容易,3.怎么让人有动力愿意打仗,怎么样能够把事情做成。做好这个位置,最重要的是看人看事的眼光,是经验、阅历和胸怀。”
在现实中,大部分企业面临发展的最大瓶颈并不是产品不够好、市场不够大或者技术不过硬,而是缺乏合适的人才,在岗的人才不能真正发挥其所长。
什么样的人是人才?有一位企业家说:“有用即是人才!”在商人的眼里,人才的学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技之长,能够独立开展工作,有创新精神,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地工作。不管他人的文凭有多低,职称有多低,只要他能够为你创造价值,这样的人就是人才。几乎每一位浙商都非常重视寻找合适的人才。
娃哈哈宗庆后说得好:“有用的人为我所用,有用的人各施其用,那企业就活了。”也正是这句话成为“娃哈哈集团”的用人标准。宗庆后的“娃哈哈集团”是第一个在全国推行“只看本事,不看学历”的用人标准的公司。的确,作为一个明智的决策者,作为一个精干的领导者应该做到“唯才是用”。
吉列的总经理马可勒先生有三个最爱:家庭、哈佛大学、公司。他是这么解释的:“我的工作很简单:找到适合的人,把他放在适合的位置,提供适合的训练。然后,我就可以享受人生。”美国Nucor钢铁公司的总经理艾弗森曾说过:员工不是公司最重要的资本,适合的人才,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资本。
随着事业的发展,你不可能亲力亲为,许多事情,都需要寻找合适的人才来做,而什么叫作合适的人才,那就是人才与岗位匹配的原则。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尤其是技术方面的。
有资历的人都有一定的能力。但是,资历只是反映过去的工作经历,不能说明以后的发展。而且,对于有些人来说,资历仅仅是反映他的工作时间长短,并不能反映他的工作业绩怎样。
许多企业家在寻找人才的时候,往往会落入一个误区,那就是高学历的人才是合适的人才。事实上,真正合适的人才并不是那些非常能干、学历特别高的人,而是那些适应企业文化,适合这个岗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