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孔子之楚,舍于蚁丘之浆。其邻有夫妻臣妄登极者,子路曰:“是稯稯何为者邪?”仲尼曰:“是圣人仆也。是自埋于民,自藏于畔。其声销,其志无穷,其口虽言,其心未尝言,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是陆沈者也,是其市南宜僚邪?”
子路请往召之。孔子曰:“已矣!彼知丘之著于己也,知丘之适楚也,以丘为必使楚王之召己也,彼且以丘为佞人也。夫若然者,其于佞人也羞闻其言,而况亲见其身乎!而何以为存?”子路往视之,其室虚矣。
【译文】
孔子到楚国去,寄宿在蚁丘的卖浆人家。卖浆人家的邻居夫妻奴仆全都登上了屋顶观看孔子的车骑,子路说:“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是干什么呢?”孔子说:“这些人都是圣人的仆从。这个圣哲之人把自己隐藏在百姓之中,藏身于田园生活里。他的声音从世上消失了,他的志向却是伟大的,他嘴里虽然在说着话,心里却好像不曾说过什么,处处与世俗相违背而且心理总不屑与世俗为伍。这是隐遁于世俗中的隐士,这个人恐怕就是楚国的市南宜僚吧?”
子路请求前去召见他。孔子说:“算了吧!他知道我对他十分了解,又知道我到了楚国,认为我必定会让楚王来召见他,他将把我看成是巧言献媚的人。如果真是这样,他对于巧言献媚的人一定会羞于听其言谈,更何况是亲自见到其人呢!你凭什么认为他还会留在那里呢?”子路前往探视,市南宜僚的居室已经空无一人了。
【庄子的大智慧】
东汉末年,曹操手下的主簿杨修积极为曹植出谋划策争夺太子地位,使曹操感到忧虑,在曹植失败后,曹操借故杀了杨修。曹操去见杨修的父亲杨彪并问候他,杨彪说:“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曹操十分尴尬。
这便是成语“先见之明”的典故。它的意思是指事先看清问题的能力,即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在此,庄子通过孔子与弟子子路的对话故事,也说明了这一道理:圣贤之人总能深明大道,从而先知先觉,这是常人所难以企及的。
【庄子大智慧的解读】
先见之明,是一种智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生如棋,走一步算一步是庸者,走一步想三步是常者,走一步想十步方为智者。
有先见之明者头脑壑智,目光敏锐,洞察世事,明晰事理。凡事看得准,看得远,遇事不慌,做事不盲,无事不惹,有事不怕。常未雨而绸缪,不临渴而掘井。有先见之明者看似遗世独立,实则洞若观火,常常抱着一颗平常心,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坐观空中云舒云卷。胸有成竹度日月,潇潇洒洒过一生。活出了人生的高境界,活出了自己的真性情。
说到先见之明,英国牛津大学曾发生这样一件事。
1985年,校方在工程检查后发现,有350年历史的学校大礼堂的安全性已经出了问题。20根由巨大橡木制成的横梁已经风干朽化,失去了支撑力,必须得更换才行。
校方请人估算了更换梁木的价格。由于巨大的橡木已经很稀少了,预计每根横梁要花25万美元,但即使出得了这么高的价,也没把握能找到那么大的橡树。巨额预算一出来,校方焦头烂额。若不募捐,恐怕没有办法进行修缮。
这时,一个天降的好消息化解了危机。园艺所负责人前来报告:在350年前,设计大礼堂的建筑师就已经想到后代会面临的困境,所以早早请园艺工人在学校的土地上种植了一片橡树林。现在每一棵橡树的尺寸都超过了横梁所需。不知名的建筑师墓园已荒芜,但在350年后,他的心让人肃然起敬。这才是真正的先见之明。
还有一个发生在春秋时代的事。
孔子的弟子宓子,在任鲁国单父地方官时,齐国人来攻打鲁国,单父是齐军的必经之路。这时有人向宓子请求说:“齐军马上就要打过来了,地里的麦子刚熟,还没有收,不如让大家任意收割吧。这样老百姓可以增加些粮食,总比留给齐军要好。”大家多次请求,宓子都没有同意。
没过多久,齐军打过来,把麦子都抢走了。鲁国执政的季孙氏对宓子非常不满,派人来斥责他。宓子皱着眉头说:“今年没有收到麦子,明年还可以种。但是,如果让不耕种的人趁机得到粮食,那就会使他们盼望敌人前来入侵了。单父这个地方一年的小麦能否收到,并不能影响鲁国的强弱。如果百姓有了侥幸之心,使世风日下,那将是几代人都无法根除的。”
季孙氏听后十分惭愧,说道:“如果有个地缝,我真想钻进去,实在没脸再见宓子。”
先见之明就是在别人都不以为然的时候,你能够发现它潜在的趋势。先见之明不是肥皂泡。也许,先见之明这个词可以成为肥皂泡,但真正要做到有先见之明,不是勇士、不是智者是难于做到的。
比尔?盖茨告诫我们:要有先见之明,要想得远一些。他说:“我的成功大部分应归功于我能够关注长远目标,而不受一些眼前利益的干扰。能够做到这一点并不需要什么天才的智力,但的确需要某种特别的努力。”
1969年,盖茨所在的西雅图湖滨中学是美国最早开设电脑课程的学校。当时还没有PC机,学校只搞到一台终端机,还是从社会和家长那里集了大批资金才买来的。这台终端机连接其他单位所拥有的小型电子计算机,每天只能使用很短时间,每小时的费用也很高。盖茨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只要一有时间,便钻进计算机房去操作那台终端机,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13岁时,盖茨便独立编出了第一个电脑程序,可以在电脑屏幕上玩月球软着陆的游戏。可是好景不长,只过了半年,湖滨中学就再也没有钱支付昂贵的小型计算机的使用租金了。这件事使盖茨像失去了上学机会那么痛苦,因为这时候他对电脑已经入迷到神魂颠倒的地步。
于是,他和同学四处奔走,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就是帮助一家名为CCC的电脑公司抓臭虫,用除虫的报酬来支付他们操作电脑的费用。什么叫臭虫,这是电脑行业里人们称呼软件中的错误的代名词,即讨厌的臭虫(Bug)。因为一旦有了这种臭虫,就会使电脑导出错误结果或死机,美国发往金星的水手号火箭和法国职权利亚娜火箭,就曾因为电脑软件的故障(臭虫)而使发射失败,损失几亿美元。
盖茨兴冲冲地约了同学中的几个电脑爱好者,每天晚上6点左右,CCC公司员工下班之后,他们便骑自行车来到那里上班了。那里有许多台电传打字终端机可用,有各种电脑软件可尽情研究,真是如鱼得水。
盖茨对电脑软件太着迷了,几乎整晚都呆在那里,就像他在小学时就立志要搞出新名堂一样地执着,每个晚上,他都要在CCC公司的记录本上写满了他和伙伴们发现的电脑臭虫。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抓臭虫,盖茨使自己在电脑硬件和软件方面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和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为日后的研究开发,打下了精深的功底。
1970年,当盖茨15岁时,他的电脑才能已远近闻名了。一家名叫信息科学的公司找到盖茨,要求他为公司设计工资管理软件。这样就使他获得了足够使用一学年的电脑时间,他不禁高兴万分。
1971年,湖滨中学又让盖茨帮学校设计一套排课用的电脑软件。当时的排课表全靠人工,由于学生人数多,课程又复杂多样,人排课常常分配不均,造成某些课程学生过度拥挤的现象。盖茨圆满地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1973年,美国国防项目承包商TRW公司要开发一套用于管理水库的电脑监督控制系统,可是老是消灭不了各种电脑臭虫,进度缓慢,眼看要遭到违约处罚了。在这紧急关头,TRW公司得知盖茨和保罗?艾伦两个小电脑天才的事情后,便向他俩求援,两个男孩高兴地答应了。这是一件很专业化又很艰难的工作,而且按规定,中学生只能拿工读生的低工资。但是盖茨并不计较,他主要目的是通过这种工作来提高和锻炼自己的软件设计能力。湖滨中学也很开明,允许高年级学生在完成规定课程后去企业实习和工作。由于盖茨和保罗的加入,终于使TRW公司按时完成了项目,免受巨额罚款。而盖茨和保罗则得到了该公司一位电脑专家的具体指导,使两人的软件技巧得到了提高。
青年盖茨在1970年代早期,写了一封著名的《致爱好者的公开信》,震惊了计算机界。盖茨宣称计算机软件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商业市场,计算机爱好者们不应该在未获得原作者同意的情况下随意复制电脑程序。当时的计算机界受到黑客文化影响,认为创意与知识应该被共享。盖茨随后离开校园,一手创办了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微软公司,并逐渐将软件产业化。
盖茨的成功,一方面固然与他的才华和努力分不开,另一方面,日后他之所以能成为全球首富,微软成为全球最著名的公司之一,与他的远见卓识是息息相关的。这就是做人的先见之明,做事的先见之明。
平常我们说,在工作中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意即要拓展眼界,广开言路,不要仅仅局限于鼻子尖上的一时一事。这其间的全方位中,又以向“前”看最为紧要。放开眼光,立足现在,预测未来,即先见之明。
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要想成功,就必须有先知先觉,有先见之明,这样才能使人永远追随在鞍前马后。什么事都能先人一手,先人一着,就能取胜。等他人赶到了,你又向前推进一步,与他拉开了距离,如此一来,你就永远处于领先地位,站在时代前头,引领时代潮流。
【家长里短说庄子的大智慧】
先见之明所以重要,是因为没有它就会犯错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先见之明能帮助我们避开面临的危险。它基于对现实的准确判断。一个人有先见之明,他必定少走弯路。少走弯路,自然能够较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