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急于求成,欲速不达(1 / 1)

【原文】

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子以为文弗过也,使之鉤百而反。颜阖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公密而不应。少焉,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译文】

东野稷因为善于驾车而得见鲁庄公,他驾车时进退能够在一条直线上,左右转弯形成规整的弧形。庄公认为就是编织花纹图案也未必赶得上,于是要他转上一百圈后再回来。颜阖遇上了这件事,入内会见庄公,说:“东野稷的马一定会失败的。”庄公默不作声。不多久,东野稷果然失败而回。庄公问:“你为什么事先就知道定会失败呢?”颜阖回答说:“东野稷的马力气已经用尽,可是还要它转圈奔走,所以说必定会失败的。”

【庄子的大智慧】

故事中,东野稷的马堪称良马,他的车技也确实娴熟,然而,他的马还是失败了,因为鲁庄公的要求超过了他的马的体力所许可的限度。

生活中,有许多人的失败,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本领,而是因为他们对客观条件缺乏正确的估计,主观愿望超过了客观条件所许可的限度。试想,鲁庄公如果懂得量才、爱才,东野稷的良马怎么可能失败呢?

东野稷的马术表演,用到八分力量与速度最为适宜。力不使尽,势不可去尽,福不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万事都应该留有余地。就像马拉松比赛一样,你刚开跑就一鼓作气,这当然让你一时间超越别人。但是别忘了,你前面还有几十里的路程在等着你,你一鼓作气免不了再而衰而竭。最终,你就是想努力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得和胜利失之交臂。

人生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一直在“努力”的奔驰,不是赢得人生旅程的筹码,相反,过于全力的奔驰容易导致跌倒,累跨,最终导致付出与回报成了反比。不要等到了“英年早逝”,“出师未捷身先死”时才悟到这点。

【庄子大智慧的解读】

古时候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农夫在地里种下了两粒种子,很快它们变成了两棵同样大小的树苗。第一棵树开始就决心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所以它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储备起来,用以滋润每一个细胞,盘算着怎样向上生长,完善自身。

由于这个原因,在最初的几年,它并没有结果实,这让农夫很恼火。而另一棵树同样也拼命地从地下吸取养料,打算早点开花结果,它做到了这一点。这使农夫很欣赏它,并经常浇灌它。

时光飞转,那棵久不开花的大树由于身强体壮,养分充足,终于结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实。而那棵过早开花的树,却由于还未成熟,便承担起了开花结果的任务,所以结出的果实苦涩难吃,并不讨人喜欢,而且自己也因此而累弯了腰。

农夫诧异地叹了口气,终于用斧头将它砍倒,当柴烧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那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操之过急,都需要狠下功夫,功到自然成,那些急于求成者终归会遭遇失败。很多时候,人们总是抱怨自己的付出没有回报,抱怨自己的头脑太笨,什么都做不好,其实,导致这些结果的真正原因往往就是功夫不到家,基础部牢固。

急于求成的结果就是欲速则不达。大凡急功近利者,都不可能成就大事业,因为他本来就没有什么长远追求,没有成就什么事业的大志向,他的全部精力、全部时间和全部生命都无形地消耗在短期行为当中,消耗在他虚浮浅薄的劳作之中了。相反,大凡成大事者,都不会太在意眼前的利益,或者暂时的损失,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前进,最后收获的自然是最大的利益。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走出每一步都是向目标靠近的一步,每一步后你都离目标更近了。相反,如果只是为了短期利益而急于求成,那反而会离目标越来越远。

杰克和他的好友希尔都在一家公司工作,是公司程序编辑组的技术骨干。

一天,一个神秘人物出现在希尔面前,向他提出要用重金购买他们俩参与的一项软件的数据库。希尔不敢独自做主,找杰克商量。但杰克坚决不同意。

“我想不明白,对方开出的10万美元,顶得上我们两个人一年的工资,为什么不可以答应?”希尔说。

“做人要有原则,不能出卖自己的良心。”

“我也知道这些道理,可良心又能值几个钱呢?”

看到杰克不再说话,希尔以为他同意了。

“退一步讲,就是我们卖出去,公司也未必能够发觉;即使发觉,也未必知道是我们干的,我们小组可有二十几个人。”

“别说了,反正我不同意!”没想到,杰克的态度非常坚决。

希尔看到杰克生气了,便表示放弃。但他心中并没有放弃,他决定瞒着杰克。

希尔把对方给他的10万美元酬金偷偷存进银行。但是,两个月后,竞争对手抢先一步推出相似软件,迅速占领市场,让杰克所在公司为此损失数百万美元时,很显然,公司的技术秘密被人出卖了。公司经过调查,知道是希尔出卖了数据库。为了挽回公司的经济损失,公司把希尔告上了法庭。

成功来不得半点投机,它需要你全力以赴。不要存有一点取巧、碰运气的心态,或把时间花在赌桌上。这些一夜之间发达的痴心梦想,都是我们努力的绊脚石。为了避免犯希尔同样的错误,就要记住:“欲速则不达”。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1887年11月17日出生于英国伦敦一牧师家庭。19岁时,考入桑赫斯特英国皇家军事学院,次年离开学校,加入英国在印度的驻军行列,任上尉排长,由此开始了漫长的军旅生涯。1914年8月升中尉,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末期任司令部上尉参谋。1920年1月,蒙哥马利入坎伯利参谋学院深造,同年12月毕业后,被分配到步兵第17旅,任旅部少校参谋,参加了爱尔兰战争。1926年1月,被调回参谋学院任教官。1930年,他受陆军部指派重编步兵训练手册,在手册中他特别强调重视坦克的进攻威力。1938年10月,蒙哥马利奉调到巴勒斯坦,任新编第8师师长,升为少将。1938年8月,接任英国远征军第3师师长。

1939年9月1日,德国出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蒙哥马利率第3师横渡海峡,出征西欧大陆,参加了在法国和比利时的战斗,失利后随英军从敦克尔克撤退。蒙哥马利回国后,先后任第5军军长、第12军军长及东南守备区司令等职。

1942年8月,蒙哥马利被任命为英驻中东军第8集团军司令,他上任后,就着手建立一支具有完善装甲武器的后备军和一只装甲军。针对部队低落的士气,他向官兵发表讲话:“我们要在这里坚持战斗,不会有任何进一步的退却或撤退的问题。”“每个人都必须抱定英勇杀敌的决心,即使是随军牧师也要杀敌。”他的讲话极大的鼓舞了部队的士气。他还果断撤换了一批不称职的军官,调进一批年富力强的干将,充实了部队的人员和装备,使第8集团军的面貌换然一新。他以逸待劳,积极防御,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打阵地战的办法对付隆美尔,迫使隆美尔与他进行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这是缺少补给的隆美尔最不愿意进行的代价高昂的战争。他的这种战法,使他成了“沙漠之狐”隆美尔的克星。

蒙哥马利善于根据战略形势和攻势的需要制定作战计划。认为:“根据第8集团军的训练水平,轻率地放任他们去与敌碰闯是不行的”。他坚拒丘吉尔要他提早发动进攻的要求,坚持等到部队的准备和训练工作就绪后再发动进攻,为此,他不惜以辞职想抗争。

1942年10月,经过充分准备后,蒙哥马利在阿拉曼防线向隆美尔的德意部队发起代号为“轻步”的进攻,由于英军在人员和装备上都占压到优势,隆美尔的非洲军在遭受重创后不得不撤出埃及。但蒙哥马利没能及时察觉隆美尔的撤退行动,察觉后又用兵过于谨慎,没有抓住最有利的追击时机,使隆美尔的溃退之军摆脱了被全歼的恶运。由于阿拉曼战役的胜利扭转了英军在北非的危机,蒙哥马利因功被提升为上将,同时被授予巴斯骑士勋章。

非洲之战结束后,蒙哥马利与美国的巴顿将军协同作战,在西西里岛登陆,后进军意大利。接着又率领盟军第21集团军在诺曼底登陆,此后转战西北欧,参与指挥了沙纳姆战役和阿登战役。1944年9月1日,蒙哥马利被英国王室晋升为元帅。1945年3月,蒙哥马利率英美联军强渡莱茵河,之后便日夜兼程,向波罗的海进发。5月,驻荷兰、德国西北部和丹麦的150万德军向蒙哥马利投降。欧战结束后,蒙哥马利被任命为英国驻德占领军总司令和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英国代表。

1946年1月,蒙哥马利升任英军总参谋长。1948年10月出任西欧联盟各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委员会常任主席。到任后,他极力推动美国加入这个体系。1949年4月,美国与西欧11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12国共同结成防务联盟。1951年4月2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最高司令部正式成立,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将军任最高司令部司令,蒙哥马利任最高副司令。

1958年9月,蒙哥马利从北约退休。1976年3月24日,蒙哥马利于奥尔顿去世,终年89岁。

从蒙哥马利戎马一生的经历可以看出,正是由于他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谨慎和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作风,才使得他成就了自己辉煌的一生。

因此,我们要想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发展进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除此之外,还要拥有一份沉着冷静、稳扎稳打的耐心。

【家长里短说庄子的大智慧】

大凡急功近利者,虽与好高骛远者殊途,却同归。同归于二:一同于一事无成,二同于无幸福可言,只有空忙一场。急功近利者不可能成就什么事业,因为你本来就没有什么长远追求,没有成就什么事业的志向,你的全部精力、全部时间和全部生命都无形地消耗在你的短期行为之中,消耗在你虚浮浅薄的劳作之中。